核定工龄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投稿:甫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法律分析: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以社保局的工龄认定为主要依据。

一、工龄时间长短认定主要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二、工龄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规定:

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1、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2、本企业工龄(通称连续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单位或若干个单位工作,按规定前后可以连续或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这种情况按照一般工龄计算,如认定错误,可以申请重新计算。

3、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现在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现在已经失去意义。

4、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劳动保险条例)第二条甲款关于“有工人职员100人以上”的规定,系指工厂、矿场本身的工人职员人数而言,其业务管理机关及附属单位人数不包括在内。在计算人数时,应包括工资制、供给制人员及学徒、临时工(临时性的建筑工人及搬运工人除外)、试用人员在内。

第二条 凡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其业务管理机关与附属单位,应与企业同时实行劳动保险条例。“业务管理机关”系指其全部经费由业务收入或基本建设费或事业费内开支的机构而言。“附属单位”系指企业中所附设的有关业务及职工文化教育、福利等机构而言。

第三条 凡在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附属单位内工作的工人职员及工会的工作人员,不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直接支付工资者,其生育假期工资、病伤假期工资及因工死亡丧葬费由支付工资的单位付给,支付工资的单位应按各该单位工人职员的工资总额3%缴纳劳动保险金(原在企业工作的工会基层委员会脱离生产的委员,其劳动保险金可以免缴),交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一并缴纳。工人职员及工会的工作人员医疗期间的医药费用,按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第四条 在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中的供给制人员,仍应按供给制的规定办理,不适用劳动保险条例。厂矿企业的武装警卫人员,如系属于人民解放军建制的现役军人,仍应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各种待遇,不适用劳动保险条例。

第五条 不实行劳动保险条例的企业订立劳动保险集体合同时,应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精神,及本企业、本产业或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协商签订,并报请所在地劳动行政机关批准实行。集体合同中所规定的各项劳动保险费用,均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



2023工龄认定最新政策
答:2023工龄认定最新政策如下:1、加入雇主日期,工龄通常是从员工正式加入雇主的日期开始计算。这是员工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或开始正式工作的日期;2、 连续工作时间,工龄通常要求员工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工作才能算作工龄。这段时间的要求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一般为满足一年或更长的连续工作...

工龄怎么认定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一般职工的工龄是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职工享受社保的工龄是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为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三十八条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

人社局认定工龄的依据
答:1. 自1992年起,工龄的认定遵循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以实际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作为计算工龄的依据。2. 对于1992年之前开始工作的员工,即使未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其工作年限也被视同为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3. 员工的工龄若跨越1992年,且未曾失业,则其1992年之前和之后的工作时间视为连续工龄。将...

工龄的认定
答:法律分析:1、工龄是指从参加工作到连续工作到现在的时间;2、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3、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法律...

工龄怎么认定
答:【法律分析】:所谓累计工作年限即社会工龄,指员工自参加工作之日起累计工作时间,不单指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还包括员虚或族工之前在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而且中间允许有间断,现在通常的认定标准的证明材料是社保缴费记录 【法律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

工龄怎么认定
答:【法律分析】: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工作的总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这些工作时间的证明一般在用人单位内有相关...

2021年人社局认定工龄的依据
答:2021年人社局认定工龄的依据如下:1、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2、本企业工龄(通称连续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单位或若干个单位工作,按规定前后可以连续或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日算起。这种情况按照一般工龄计算,如认定...

人社局认定工龄的依据
答:一、工龄怎么认定 1、参加工作时间是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为准。2、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3、工龄计算方法:(1)、连续计算法。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

企业工龄怎么认定
答:法律分析:工龄时间长短认定主要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法律依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

劳动局认定工龄的方法
答:1、工龄的认定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2、同时可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是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进行认定。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工作的总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