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的流星雨记录

作者&投稿:方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天空中有流星划过。有时候,一大片流星会连续不断地划空坠落,这样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或流星雨都是天体小块从地球外部闯进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燃烧而发光的现象。没有烧完的流星落到地面便形成陨石,如果有许多流星落到地上,就称为陨石雨。

《竹书纪年》中“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记录的便是公元前2133年降落在今河南省的一场陨石雨,这是人类 历史 上最早的陨石雨记录。之后关于流星雨的记录不断,总数达二三百条之多,对于流星雨的描述都非常生动形象,常用“星陨如雨”“众星交流如织”“流星如织”等加以形容。有些记录很全面,包括时间、地点、流向、个数、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的还记录了颜色和响声。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知道陨石是从天上的流星陨落而来的。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也说“星坠为石”。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流星陨落的全部过程,从摩擦生热发光,光球的大小,爆炸声,流星飞行的方向,余热,陨石的形状、大小,陨石坑,直到陨石的性质和收藏经过等都有记录,甚至还对它们的来源进行了 探索 ,提出了基本正确的观点。

流星雨和陨石记录为研究流星雨和陨石提供了依据,对认识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彗星的轨道、天体的化学成分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的流星雨记录
答:在晴朗的夜空,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天空中有流星划过。有时候,一大片流星会连续不断地划空坠落,这样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或流星雨都是天体小块从地球外部闯进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燃烧而发光的现象。没有烧完的流星落到地面便形成陨石,如果有许多流星落到地上,就称为陨石雨。《竹书纪年》中“帝禹后氏...

地球之最天文篇:天空中最暗淡的行星
答:在晴朗无月的夜空中,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能看到最暗的星是6等星。天王星最亮时的星等是5.5等,比6等星要亮60%左右。按理说,它早就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不知为什么,在18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中,竟会无人注意它。一直到1781年,英国一个音乐师威廉.赫歇尔,在用他自制的望远镜作巡天观测时...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神秘的宇宙风暴
答: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宇宙风暴又称曼斯克帝斯之风,它和宇宙黑洞并称为宇宙的两大杀手,因为是德国人曼斯克帝斯首先发现的,所以命名为曼斯克帝斯之风。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宇宙风暴的发生起因于巨大的恒星死亡塌缩,此时会产生巨大的吸力,但恒星的质量又不足以形成黑洞,便会形成一个旋涡状的风暴眼,...

地球之最天文篇:太阳系中“跑”得最快的行星
答:在它的轨道上,水星平均每秒移动48公里,这一速度使得它成为太阳系中移动最快的行星。水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仅为88天。除此之外,水星本身也在自转,其自转周期为58天15小时30分钟。在水星上,一天的长度大约是地球上的59天。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大的卫星木卫3
答:提坦也是除月球外人们最感兴趣、最关心的卫星。用望远镜观测,它是一个橙红色的星,离土星中心的距离是土星直径的100倍。最奇特的是,它具有可与我们地球相比拟的浓厚大气层(其他两个卫星木卫3和海王卫可能也有大气,但没有它那样浓密)。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氢以及乙烷、乙烯、乙炔等有机分子,这恰与...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实现宇宙会合与对接的飞行器
答:最早实现宇宙会合的是美国两艘“双子号”飞船。“双子7号”发射于1965年12月4日。11天后,“双子8A”按时升空,在围绕地球飞到第四圈时,“8A号”宇航员希拉和斯塔福德、7号宇航员博尔曼和洛弗尔靠火箭的推动,使双方飞行的轨道差不多变成两个相重的椭圆。在他们的默契配合下,两艘飞船比翼齐飞,最近...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快的人造飞行器
答:世界上最快的人造飞行器是大名鼎鼎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它要踏上一段航程约50亿千米、时间长达9年半的漫漫征途。在发射升空大约45分钟后,“新地平线号”成功与运载火箭分离。它的时速高达约5.8万千米/小时(约16千米每秒),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速度最快的太空飞行器。也许你会觉得制造如此...

地球之最天文篇:最早的多人驾驶宇宙飞船
答:1964年10月12日,前苏联发射的“上升1号”飞船、重达320吨,上面三个宇航员中有两名科学家:技术科学家奥克季斯托夫和医学家叶戈罗夫。“上升1号”是世界上最早的多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它以90.10分钟的周期绕地球运行了16圈。它最突出的成就是第一次实现了飞船和人同时完整无损地返回了地球。在此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