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巢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思修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辨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选自《周纪·周纪一 》作者:司马光,原文如下: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译文:
臣司马光曰: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才,无善恶,只是单纯的指技能。
如果光有德,而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即使有做好事的心,但也会受到才能的限制;
如果光有才,当然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 德是善的,确保技能用在善的地方,如果无德,才能越大,祸患就可能越大!
德是正方向,无德(恶)是负方向!
才是做功,既可以作用在正方向,也可以作用在负方向!
以上均是个人看法,非正统解释,大家自行判断接收吧!

这句话的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选自《周纪·周纪一 》作者:司马光,原文如下: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译文:

臣司马光曰: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解释: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这是司马光在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兴衰成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是《资治通鉴》这部书中的名言,非常有道理。

拼音:sī xiū cái zhě dé zhī zī yě ,dé zhě cái zhī shuài yě

出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传统文化书意思)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的意思
答: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品德是多方面的,良好...

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什么意思
答:“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的意思是品德是一个人才能的主人,而才能是品德的奴婢。原文出自《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

急求理想人才以德为主的辩词
答: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① 中国历史上,对选用人才的德才考虑有如下三种理论。 唯德论:...

有德有才之人文言文
答:是否可以引申来说:做坏事的聪明人都无德,笨人无德也做不出坏事。 当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曾有言:“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 那么,德与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就如同一只鸟的双翼,缺少哪一只都无法畅游于天宇。 西周贤相周公旦,...

司马光《家范》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赏析
答:1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3、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14、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15、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16...

德、才、机、资、台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

德、才,圣人、君子、愚人、小人
答:    臣光曰: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你怎么理解?
答: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做人开始的.古往今来,对人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本.《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后继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德者,才之帅也”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第几页?
答:选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原文: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

答案版 2013年思修试题库
答:A.智B.体C.德D.美4.“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说( )A.校园所学不如生活所学B.在生活中学习、锻炼,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C.在生活中才能学到科技知识D.有了生活所学可以不用上大学5.中国古代思想家()讲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A.孔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