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去

作者&投稿:贠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把佛法应用在生活当中~

佛法离不开生活 ,要是脱离了 就不是佛法.......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在《佛说善生经》中,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又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包括财布施和法布施。所谓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所谓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乃至解脱生死。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着爱心和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不善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实语时,在生命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这也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势必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实语,一方面要说利他语,如果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必说。  
第三是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健康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参与或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凡夫因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于己。哪怕在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子对丈夫,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理解、彼此体谅。所以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处世,那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爱心和慈悲心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四、我们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对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反映。  
因为我们有嗔恨心,所以听到别人的辱骂就会烦恼、会愤怒,会感到深深的伤害。而一个修行人,会将生活中的挫折当做修行的助缘。佛经记载,佛陀在因地为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截截肢解身体,但不起丝毫嗔心,最终证得佛果。  
因为我们有贪心,即使拥有很多的财富,但还在为占有更多而烦恼,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反之,少欲知足的人,纵然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也能在简朴的物质条件中发现人生乐趣。正如孔子所赞叹的颜回那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皆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   

佛法离不开生活 ,要是脱离了 就不是佛法.......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在《佛说善生经》中,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又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包括财布施和法布施。所谓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所谓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乃至解脱生死。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着爱心和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不善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实语时,在生命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这也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势必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实语,一方面要说利他语,如果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必说。  
第三是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健康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参与或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凡夫因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于己。哪怕在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子对丈夫,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理解、彼此体谅。所以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处世,那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爱心和慈悲心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四、我们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对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反映。  
因为我们有嗔恨心,所以听到别人的辱骂就会烦恼、会愤怒,会感到深深的伤害。而一个修行人,会将生活中的挫折当做修行的助缘。佛经记载,佛陀在因地为忍辱仙人时,被歌利王截截肢解身体,但不起丝毫嗔心,最终证得佛果。  
因为我们有贪心,即使拥有很多的财富,但还在为占有更多而烦恼,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反之,少欲知足的人,纵然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也能在简朴的物质条件中发现人生乐趣。正如孔子所赞叹的颜回那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皆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   

佛法不是神话,不是神通幻化法。佛法是讲生命本质的方法。生命的本质不同于生命的现象,本质只有一个,现象却有千万种。无论思想如何变换,都离不开生命的那个本源。如同因水而起浪,浪花形态各异,水性不变。生活中的种种言行举止思想意识如同种种浪花,生命的根源如水。浪起于水,浪灭复归于水。思想意识言行举止起于生命的那个根源,灭复归于这个根源。思想意识形态各异,生灭不停,无量无边,但是根源不变,也不增减,也不生灭变化。如果能时时刻刻观照这一点,即是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

请教

梦参法师:怎样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答:就是要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你当前所生活的环境,若是认识了当前所生活的环境,你就不会受环境的迷惑和伤害;能够随顺这个环境,使这个环境中生存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能够愉快安定,你就是行菩萨道了。这次我们在医院演讲,这所医院里所有的医生、护士、勤务人员都是在行菩萨道,这就是菩提心中的大悲心,要能对一...

如何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去
答:如果能时时刻刻观照这一点,即是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

怎么用佛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答:一、善知识吕真观在其所著的《实证佛教导论》中讲到: 佛教在降服贪爱的时候首先是从观行入手的,通过观行得到事实真相而“厌离”。因为“无常故苦”。如若用意守丹田或者数息等方法把贪爱强行压抑住的话,不是佛教的正道。当你不修禅定的时候你的贪爱就会现起。 依据《大乘百法明门论》,有情的烦恼大致可以总结...

...去运用,如果出家了。就和社会接触少了。怎么运用呢
答:在家居士,运用佛法主要是护持三宝、孝敬父母、勤奋工作,扶危济困。出家人,运用佛法,主要在严持戒律,勤苦修行,讲经说法,做佛门榜样。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佛法 (功德无量)
答:1、从家庭 做起。父母在世的居士,必须孝敬好父母,必须尊敬爱人,把家里的亲缘都当成阿弥陀佛去恭敬。家人无论以什么方式对自己,都是自己以前这种下的因所得到的果报,如果是逆境决不能逃避,要真诚念佛为家人回向。这样做才是深信因果、随缘了业。以后扩大到恭敬一切众生。 2、转念。早晨起床时观想...

怎样在生活中运用佛法
答: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包括财布施和法布施。所谓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所谓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

如何把佛法融入日常生活中
答:从内心发心,修心修身,其实就是运用了佛法了 看破放下,能看破的自会淡然,看不破的,也不勉强,尽人力而随缘 多与人结善缘勿邪念,多办好事,自得善果【实证不虚】少恶念,少贪欲,嗔怒,痴惘。做好本职工作,不误人害人之心,既是用佛法修佛啊 若能持戒律,归依三宝,那更好,其实努力做到...

天天都在世俗中忙如何落实佛法哪?
答:佛法的根本是善心,只要在世俗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利他的善心,就是在落实佛法、修行佛法。一般人认为修行或者落实佛法就是一定要通过礼拜、念经、打坐等方式。这样的观点并没有错,因为礼拜、念经、打坐等确实是佛法的修行方法, 但是却忽视了佛法的根本—利他的善心,没有善心作为基础,修任何法都只是一种...

如何运用佛法来解决现实人生问题
答:这样便少去许多痛苦。佛法讲“见地、修证、行愿”。我们平时多读经,多思索,如法地做一些修行,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使得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有感召力、说服力,这也是人生事业的一个助力。佛法说“一切治生产力,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做事业就是做人 ...

怎样运用佛法来对治现实生活中的烦恼?
答:师传其法,善持不忘。对亲友:时常布施。善言相谈。给予利益。共同从事。不欺骗对方。对领导:早起不迟到。做事周密。做事有条理。不与不取。宗教师的做人准则: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以时施。门不制止。诸善奉行,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四无量心,自他相换。《长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