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新奇的事物都接踵而至,我们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叫什么?

作者&投稿:长兴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推荐几部关于民工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

民工是电视剧来的


片名:泥鳅也是鱼
英文名:Loach is Fish too
导演:杨亚洲
编剧:李唯
主演:倪萍 饰 女泥鳅 倪大红 饰 男泥鳅
潘虹 饰 谢林林 李唐 饰 谢父
彭媛媛 饰 大嫚 彭艳艳 饰 小嫚
王丽娜 饰 杨大花
出品人:南广成
制片人:艾庆华、倪玮、刘敏
类型:剧情
剧情简介
2005年,据官方统计,迄今已有超过一亿一千四百万农民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这还不包括数千万随同他们进城的家属。他们带着梦想,来到大城市。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今天,他们积极地生活,辛苦地劳动,本片讲述的是在这个流动群体里发生的一个爱情故事。
泥鳅,一个刚刚离婚的农村女人,带着她的双胞胎女儿来到北京。在火车上,她遇到了一个也叫泥鳅的包工头。他一直试图说服她与他"晚上一起睡觉做个伴",还经常说要给她"买个大宅子",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但是女泥鳅始终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性,就像她坚信没有住着一家人的房子不能叫做家一样。
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然而他们一起挣扎着学会了很多东西:怎样生存,怎样爱,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磨难,伤痛,恐惧,威胁,接踵而至,然而两颗心开始一点点地靠近。他们相依为命,在困苦中寻找欢乐,期望明天。
但是这一切最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得粉碎。有幸活下来的人,靠着心中爱情的暖意在风雪中走向明天……

民工回家》

主演:巫刚 冯恩鹤 郑卫莉

剧情介绍:

本片讲述了一个在外打工的民工与一个新上任的市委书在一次偶然的电梯事故中相遇、相识、患难与共的故事。

一个因政府拖欠工程款而使他们不能回家过年的民工,一个因女儿生病而心急如焚的市委书记,几小时的相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市委书记把女儿的手术费送给民工们作为工资,重病无望的民工最后决定死后将自己的角膜捐献给书记的女儿。民工们终于欢天喜地地回家过年了……

片 名:求求你表扬我
导 演:黄建新
领衔主演:王志文 范 伟
陈 好 苗 圃
类 型:喜剧
制作年份:2004年
摄制单位: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剧情简介
《求求你表扬我》是黄建新导演筹备了三年的新片,影片再次延续他一贯的关注小人物、小事件的风格。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家住农村的打工仔(范伟饰),因为父亲当了一辈子劳模,心里特别期待自己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想来想去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陈好饰)的事迹,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他便不断地四处讲述,终于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派记者(王志文饰)对事情的真实度进行调查。但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时,女大学生站出来要阻止这件事,面对女孩儿一生的声誉和一个农民儿子一辈子的心愿,记者也不知如何取舍。

电视剧和电影的表演平台,是摄像机和摄影机的镜头,镜头又分不同的景别。全景,演员可以参照话剧的表演尺寸,进行肢体和语言的适度放大;中景,演员就要回归到生活化的表演尺寸;近景和特写,则需要演员在生活化的基础上,适度的缩减尺寸。举个例子:话剧中的吃惊,也许猛地站起身是合适的,在镜头里,如果是近景,你猛地站起身,就“出画”了。所以从技术层面上讲,影视剧演员,是为镜头表演的,尺寸必须在镜头的方寸之间,让观众看着舒服。
影视剧演员的观众从时空上而言,是间接看到他们的表演的。观看的介质是电视机、电脑、移动客户端和电影院。电视机、电脑和移动客户端的屏幕尺寸很小,所以略有瑕疵或者夸张,观众不会太计较。不是观众不想计较,实在是我们的肉眼没有那么强大的纠错能力。但是电影,是为电影银幕服务的,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无限的放大,再加上观影的环境是封闭的、黑暗的,观众的投入度更强,于是,电影里的表演就要格外的谨慎,严格按照观众可以接受的尺寸执行。观众可以接受的尺寸又是什么呢?生活的尺寸,或者符合生活尺寸的,艺术化的尺寸。
影视剧全是近乎实景的拍摄,追求的是真实,通过真实,引导观众进入一场梦境般的观赏体验,以尽可能真实的情绪感染观众,力求与观众同喜同悲。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都可以达到这种催眠的效果。因此电视剧的表演尺寸很小,尽量靠近生活,而电影,我们主要指的是现实主义的电影,在上述全部的现实主义表演行当之中,电影表演的尺寸是最小的。在电影里表现吃惊,也许,只需要眨一下眼睛。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实验广播时播出的《一口菜饼子》
中国第一部连续剧,是1981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敌营十八年》
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是1990年制作的《渴望》
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是1991年制作的《编辑部的故事》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实验广播时播出的《一口菜饼子》。

  《一口菜饼子》是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它塑造了一个承受生活重压,为救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口莱饼子,最后死在饥寒交迫之中的母亲的形象。

  中国第一部连续剧,是1981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敌营十八年》。《敌营十八年》是中央电视台在1980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一共九集,它是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上映后产生了轰动效应,为日后大陆电视连续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

该影片完美地塑造出来一个忆苦思甜承受了生活重压,为救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于饥寒交迫的伟大母亲形象。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是在1958年的5月1日,那时候的称呼是叫作北京电视台,也就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在电视台设立后便开始试播电视节目,每周播映的次数是两次,每次播映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

而这部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是在试播期间的1958年6月15日播映的。

这部电视剧是用直播的方式播映的,通过摄像机和话筒把声音和图像变成电信号,送到导演操纵台由导演切换组直接播映出去,因此电视剧的演播和电视观众的收看是同时进行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口菜饼子



在我国的电视发展史上,电视刷的起步是不晚的。1958年5月1日,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广播。6月15日,它就播出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莱饼子》。

《一口菜饼子》是根据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它叙述一个忆苦思甜的故事,塑造了—个承受生活重压,为救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口莱饼子,最后死在饥寒交迫之中的母亲的形象。这部黑白电视剧全长只有20多分钟,但播出后观众的反映却很热烈。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创作这部电视剧的物质条件是非常简陋的:北京电视台非但没有录像设备,就连过得去的演播室也没有,加上所有的编、导、演、职员都是第一次搞电视剧,还谈不上有一点保证成功的实践经验。但他们还是大胆地进行了我国电视剧史上的第一次现场演播。在用两问普通办公室稍加改装建成的临时演播室
里,只有一个破窝棚和几件简单的闩用品作布景和道具,灯光、音响设备都是因陋就简架设的。开演的信号一发出,所有在场的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工作。三台台式摄像机不仅笨重,而且没有变焦镜头,根据剧情的
需要和事先设计好的镜头顺序,摄像员分别批拉着机器在狭小有限的场地里不停地移动位置,既要赶时间,又不能互相妨碍,还要根据镜别不时更换镜头。尤其在拍摄演员表情或道具的近景、特写时,那种老式摄像机
必须推得离被摄对象很近,这就无形中为拍摄增添了不少麻烦和难度。再说,因为那是现场直接播出,演播中的任何一点差错、场内的任何一点细小杂音,都会影响全剧的观看效果,造成不可补救的遗憾,所以全体工作人员个个屏声敛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直至结束。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刚就是这样在当时简陋困难的条件·F,达到了艺术表演一次完成、现场运用多机拍摄、音画同期同步播出的良好效果。但也jE因为受直播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它的剧情结构形态墓本上还是一出舞台剧,拍摄镜头和角度的变化也不够丰富和自如,而且最终还不能作为资料保存下来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英国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电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银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钟!

第一部电视剧(单本电视剧小戏):《一口菜饼子》,1958年6月15日,由北京电视台播出。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1981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内地大陆),真正的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有台湾地区在1969年11月3日开演的黑白电视连续剧《晶晶》,这部剧不止是台湾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同时也是真正的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当然因为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因素,这部剧没有在内地播出,所以我们就认为1980年播出的《敌营18年》是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1990年有中央电视台播出。
第一部电视喜剧片:《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有中央电视台播出.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影片以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剧为蓝本,对原剧进行了删减,用16毫米彩色胶片摄制,然后翻制为35毫米。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此后,中国大陆再无拍摄彩色片的纪录。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新奇的事物都接踵而至,我们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叫什 ...
答: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实验广播时播出的《一口菜饼子》中国第一部连续剧,是1981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敌营十八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是1990年制作的《渴望》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是1991年制作的《编辑部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来中国的变化
答: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

中国曾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答:1、耻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共与列强签订了近1000条不平等条约,每一条都是我国被欺负侵略的证据。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偿军费白银给英法各800万两,开放营口、天津、大连、南京、镇江、淡水、台湾、汕头、琼州等11处为通商口岸,拆毁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在此期间英法联军攻占...

关于建国前后变化的作文
答: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

新中国史手抄报的内容?
答:1、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在探索中走过弯路,遭受过巨大挫折,痛定思痛,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
答:在学硕士生234万人,也位居世界第一。5、自称“大半辈子跟泥巴打交道”的浙江大学龚晓南院士,近30年来不断突破传统地基处理技术瓶颈。他的成果,在京津城际高铁、京沪高铁、浙江杭宁高速公路等许多重大工程中起到了关键支撑。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深度——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述评之四 ...

我国民国时期就有电了,为何后来又点了40年煤油灯?
答:如今,中国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经过这么多年努力,不仅仅在城市里电力已经普遍应用,在很多偏远地区,人们也能够使用上点灯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电力的飞速发展,完全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而且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器了,不管是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等,这些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 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 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 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 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

走进新中国作文550字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

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新事物吗?
答: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及形式新奇与否,而在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事物产生之初,总是不完善的、弱小的,但它在与暂时强大的旧事物的斗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是由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新生事物的本性决定的。因为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