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作者&投稿:宇文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各类场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一、蒲县压气站
蒲县压气站位于蒲县鹿场东侧(桩号EC048—EC049),属西气东输工程第16号站。占地面积为5万m2。
拟建压气站位于昕水河南岸一级阶地,阶地宽约500m左右,由第四系冲洪积粉土、粉质粘土、砂等组成,第四系地层厚5~10m,下部为三叠系砂岩。阶地南侧为蒲县黄土塬边坡,坡度30°~500,坡体下部为第三系红土,上部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沿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与第三系红土界面,易发生黄土顺层滑坡,H27滑坡即位于此边坡。阶地北侧为昕水河河床边坡,河床宽10~30m,由冲洪积砂砾石类组成,厚3~5m,下部为三叠系砂页岩。河床北部边坡由三叠系砂页岩组成,部分地段上覆很薄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砂页岩倾向与坡向斜交,倾角3°~10°,属稳定边坡。
综观压气站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压气站地表5~10m为第四系冲洪积物,下部为三叠系砂页岩,地基稳定性较好,其北部边坡由三叠系砂页岩组成,坡向与地层倾向斜交,边坡倾角介于20°~50°之间,属稳定边坡;其南部边坡虽有H27滑坡存在,但经滑坡稳定性验算,滑坡稳定系数为2.352,属稳定滑坡。在压气站施工过程中,对滑坡体没有任何影响,不会改变滑坡稳定系数;压气站建在昕水河一级阶地上,施工过程中对所有边坡不会产生影响,不会诱发新滑坡的产生。因此,判定压气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小,适宜工程建设。
二、阳城清管站
阳城清管站分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第17号站,位于阳城北留南部,起止桩号EH125—EH128,占地面积为1.5万m2。
(一)环境地质背景条件
站址位于侵蚀溶蚀黄土丘陵区,地形平缓,总体向西倾斜,倾角2°~3°,平均海拔标高734.8m。
丘陵顶部覆盖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粉土、粉质粘土,沟谷出露石炭系砂泥岩和奥陶系灰岩地层,其地层岩性特征是:
上更新统粉土、粉质粘土( ):呈褐黄、浅黄、红褐色,硬塑—坚硬状,湿,含铁锰质结核和钙质结核,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天然含水量(w)19.2%~23%,天然容重(γ)14.7~18.8kN/m3,天然隙比(e)0.7~1.192,饱和度(Sr)37.1%~74.3%,液限(WL)27%~40.6%,塑限(WP)18.2%~24.8%,压缩系数(α1-2)0.08~0.45MPa-1,为中—低压缩性土。厚度约21.Om。
石炭系(C):出露于沟谷内,为本溪组以及太原组底部地层,岩性为铝土岩、灰岩、砂岩、泥页岩,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出露厚度约10m。
奥陶系(O2):只出露奥陶系中统,主要岩性为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岩层产状200°∠120,出露厚度5~10m。
场区位于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东缘,距东部晋获断裂约10km。场区内未见褶皱、断裂构造。
场区北部采矿活动强烈,矿层为本溪组硫铁矿、铁矿。距场区最近的矿有小沟铁矿、硫铁矿(30)、崇上硫铁矿(32),面积为0.25~0.294km2,均为露天开采,采深5~10m,目前已闭坑。
(二)地质灾害
主要灾种为黄土湿陷,根据探井资料,自重湿陷系数为0.023~0.1068,总自重湿陷量(Δzs)为6.53cm,总湿陷量为43.44cm,为Ⅱ级非自重湿陷黄土。湿陷厚度为9.1m。场区及其周边未发现黄土湿陷对建筑物破坏的实例,但工程建设和建成后潜在此种灾害有可能发生,若地面排水不畅或地基处理不当,会出现建筑物变形和裂缝等灾害。
另外,在场区北部采矿区还潜在滑坡、崩塌灾害,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建站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因素,适当保持与采矿边界的距离。
综上所述,黄土湿陷、滑坡、崩塌现状评估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危险性中等,经过地质灾害防治,可消除此类灾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场区适宜清管站建设。

甘肃段沿线的兰州西固首站、定西分输泵站、张家川分输泵站和天水支线北道末站。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列于表5-32中。

甘肃段全线设有站场4个,它们分别是:兰州西固首站、定西分输泵站、张家川分输泵站和天水北道末站。下面将逐个对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一)兰州西固首站

里程桩号为0.0km段,地貌位置为黄河南岸二级阶地,地形平坦,地表无侵蚀切割,距离南侧山坡大于2km。地基具二元结构,自上而下分别是黄土状土和砂砾土,其中表层黄土状土厚约10m左右,具非自重湿陷性;下伏厚层砂砾土。由于地下水埋深5~10m,黄土状土中含水量普遍较高,饱水部位呈软塑—流塑状态时,承载力低,易发生湿陷。此外,西固及其南部为高矿化地下水,硫酸盐含量一般为1500~2500mg/L,对混凝土具有中等侵蚀性。可能的地质灾害为黄土湿陷,但规模小发生频率也低,对站场的危害小。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二)定西分输泵站

里程桩号为 137.7km段,位于南河南岸,地貌上为河谷平原,南河沿两岸发育一级阶地,阶地和漫滩宽约50~100m,干旱季节流量小或断流,暴雨时有洪峰产生,最大流量100m3/s,对岸边侧蚀强烈,常有崩塌发生,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上部为黄土状土,具有湿陷性,下部砂卵石,是良好的持力层。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砂卵石中,埋深大于10m。矿化度高,硫酸盐含量大于1000~3000mg/1,对混凝土具有弱—中等腐蚀性。该站场地主要地质灾害为洪水冲蚀,包括暴雨洪流对主河道的两岸及谷坡支沟的冲蚀和地表的面蚀,洪水暴发规模及频率均较小,对站场的危害性小,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议站场的建设中对有侧向侵蚀的沟岸采取加固措施,对有洪水威胁的冲沟采取工程排导措施。

(三)张家川分输泵站

里程桩号为325.0km,位于张家川镇南后川河西岸与其支流交汇附近,地貌上为河谷平原,地形平坦,谷底宽约1000m,沟谷走向近南北,两岸发育一、二级阶地。一、二级阶地宽1000~2000m,河漫滩宽100~200m,阶地前缘高出漫滩2~5m。具二元结构,有黄土状土和砂砾石组成,地下水储存于砂砾石中,埋深8~10m,矿化度1900~2500mg/1,硫酸盐含量小于450mg/1,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现沿河两岸建有防洪堤,洪水对岸边土体无冲蚀或轻微冲蚀,造成灾害的可能性很低,预测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议选建场地应与山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滑坡危害。

(四)天水北道末站

里程桩号为天水支线73km,位于渭河北岸,地貌上为河谷平原,由一、二级阶地组成,地形平坦,尤其以一级阶地最为发育,谷底宽约 800~1000m,沿渭河两岸连续分布,阶地前缘高出漫滩2~5m,河漫滩宽100~200m。平原区具多元结构,上部为黄土状土,厚5~6m以下为砂砾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砂层,所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砂层为透镜体状,厚度不稳定,一般厚度为 2~10m,上述地基土中除砂砾层承载力较高外,其余承载力较低,特别是淤泥质亚粘土和砂层,容易发生液化和滑移,场地附近地下水分布于砂砾石中,埋深大于6m,水质良好,北岸附近山地带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弱腐蚀性。平原区属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为河流洪水对岸边的冲蚀,目前沿河岸均修建有堤防,可能造成灾害的危险性小。场站北侧谷坡附近大部分地带分布有古滑坡,整体虽然稳定,但土体较松散,在靠近边坡附近建设时,建议对边坡部位进行工程治理,或者坡脚保证一定的距离,预防滑坡发生。

由以上分析可知,甘肃段管线工程建设地段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以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水冲蚀以及黄土湿陷和潜蚀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来源于已有的地质灾害和诱发及加剧的地质灾害共同威胁。工程所遭受的灾种首推崩塌和滑坡,它们大多分布于丘陵区和峡谷段,对管线的危害方式有压埋、推移、悬空等破坏作用,危险性大—中等。泥石流和洪水冲蚀灾害分布于沟谷地段,管线经过的泥石流沟主要在泥石流堆积区,下切作用不强,而淤埋和推移作用强烈。洪水冲蚀以侧蚀作用为主,当管道距河床较近时可能存在侧蚀架空。泥石流和洪水冲蚀危险性中等—小。黄土湿陷和潜蚀灾害除阎家店以东外,绝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尤其是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分布地段危害更大,危险性大—中等。

综上所述,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大的地段是:

小坪子—雷坛河—直沟门段可能遭受崩塌、泥石流、洪水冲蚀及黄土湿陷和潜蚀灾害。

高崖—红土窑—马营段可能遭受崩塌、泥石流灾害。

马营—碧玉段可能遭受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局部有洪水冲蚀。

碧玉—魏店—莲花镇段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黄土湿陷和潜蚀灾害。

龙山镇—张家川镇—阎家店段可能遭受滑坡、泥石流、洪水冲蚀灾害。

韩家A—张堡—北道段可能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黄土湿陷和潜蚀灾害。

甘肃段场站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地质灾害危险性如何评估
答: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法律依据:《地质灾害...

站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答:泥石流和洪水冲蚀危险性中等—小。黄土湿陷和潜蚀灾害除阎家店以东外,绝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尤其是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分布地段危害更大,危险性大—中等。综上所述,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大的地段是:小坪子—雷坛河—直沟门段可能遭受崩塌、泥石流、洪水冲蚀及黄土湿陷和潜...

站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答:位于周口市西南河庄以南(里程桩号 L53),站场地处淮河冲洪积平原,地表岩性由全新统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地面高程46m左右,地形十分开阔平坦,地质灾害不发育。(二)站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上述8个站场分别处于黄土丘陵和黄河、淮河冲洪积平原上,地形相对开阔平坦,地质灾害不发育或发育较弱。预测评...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答: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为辅的评估方法,按“技术要求”规定,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已有取得资料,采用地质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稳定状态,按大、中等、小三级(表5-14)对各类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进行评估。 表5-14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一)崩塌(危岩) 首先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之后结合危害对象进行灾害(危害...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答:评估区内潜在岸崩段主要分布于管线里程371~377km的大悟河右岸;其次是管线穿越其他各河流的迎流顶冲段。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四)膨胀土胀缩灾害 评估区由膨胀土胀缩变形引起的灾害,主要表现为对二层及其以下房屋的拉裂破坏和局部陡坎、沟坡的小型坍滑。由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引起的建筑变形破坏,...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对策
答:(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级标准 采取综合性、预防性原则和定性、半定量方法,拟定苏沪段主要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危险性分级标准(表13-9)。具体综合评估时本着以防为主,两种或以上灾害就重不就轻来划分其危险性大小。表13-9 苏沪段主要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级标准表 土地适宜性评估仅根据地质...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答:由前面的分析可知,评估区内各类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对输油管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均有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危害。以下将按灾种分别作预测评估。 1.崩塌(危害) 根据崩塌与工程的相对位置、稳定程度、规模大小、危害方式及长度等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评估危险性。首先确定崩塌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如距离管道(或站场)远近;位于同一水...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对策
答:1.危险性大区;2.危险性中等区;3.危险性小区;4.输气管线;5.里程桩号;6.站场 纵观西气东输安徽段,主要以缓变性地质灾害为主,西部以地面沉降为主,中部存在地面塌陷,东部为膨胀土、小规模崩塌灾害,总体危险性小,土地适宜性较好。综合评估认为全线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土地适宜性差的地段长18.5...

各类场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答:另外,在场区北部采矿区还潜在滑坡、崩塌灾害,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建站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影响因素,适当保持与采矿边界的距离。综上所述,黄土湿陷、滑坡、崩塌现状评估危险性小,预测评估危险性中等,经过地质灾害防治,可消除此类灾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场区适宜清管站建设。

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防治措施
答:3. 泥石流:东沟和寺沟为评估区泥石流沟谷,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 崩塌灾害:在自然状态下,危险性小;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性中等。2. 滑坡灾害:龟山滑坡体稳定,危险性小;但上水库蓄水后,稳定性降低,危险性较大。3. 泥石流灾害:东沟和寺沟泥石流危险性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