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Ⅲ)

作者&投稿:斐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云南省普洱市生活水平~

不知道生活水平怎么回答,太广泛了。我是普洱的,只能告诉你我们生活的现状。普洱以前叫思茅地区,后面改名为普洱市,原来的思茅地区有个县叫普洱,现在改名为宁洱。 普洱市是个小地方,城不大,拥挤,干净,人朴实。打工收入600--1000不等。人口基本上以本地人为主,没有什么大的工厂,加工企业。1.吃:早点3元--4.5元一碗。快餐一个人的话3--6元,如果点菜,一个小菜5--10元,肉10--30元一个,鸡70----200一只。夜间烧烤吃2个人60--160元。2.住:标间一般40---300不等,路边停车很少收停车费。原来外地朋友到普洱来最喜欢住梅子湖大酒店,安静,旁边就是水库,环境好,可现在在建设中,停业了。3.行:“打的”5元起价,出城了就是10--20左右。4.菜市场价钱:普洱讲东西是公斤。猪肉20--28一公斤,青菜5元一公斤。5.生活节奏不快,作为小城市,买东西方便,出门方便。比如到飞机场一般10--20分钟;到车站也是10--20分钟。6.城边上有2个水库:洗马河、梅子湖。晚饭后可以去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7.夜间娱乐有烧烤、KTV(新珍爱、TOP ONE)等,这些地方消费相对高点。 有时间到普洱来生活吧,个人认为,生活在一个中小地方,交通方便,物质充足,生活便利,已经很知足。相对来说大城市收入高,可是时间消耗多了。

气候适宜~真正的春城~城市环境很好~要是你喜欢安静一点的话思茅到是很适合居住、当然条件肯定没有大城市好了、但是该有的也不见少~

其西界为昌宁—孟连—清迈—庄他武里—劳勿缝合带,东界为红河—哀牢山断裂,南界为奠边府—难河—程逸缝合带。该成矿带形成于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以澜沧江—南邦断裂和九甲—墨江断裂为界,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二级成矿带: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无量山—南邦成矿带和镇沅—金平断褶成矿带。

4.2.3.1 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Ⅲ1

该成矿带位于一条延深规模较大、活动期数较多、延续时间较长的叠加型火山岛弧。该火山岛弧总的延伸中心线约在东经100°线上,南北长约1000km,东西出露50~150km。西界与保山—掸邦弧后盆地毗邻,东界为澜沧江—南邦断裂与无量山—南邦成矿带分界。岛弧形成于新元古代,其后活动期数至少有两期。第一期俯冲活动发生在华力西中期泰滇马板块与冈瓦纳大陆分离前的断裂活动期,时间大致在泥盆纪、石炭纪之间(351~280Ma),俯冲带位置大致在现今澜沧江以西临沧花岗岩侵入地带,表现为北段临沧地区有蓝闪石高压低温带,与蓝闪石共生的多硅白云母Rb-Sr同位素年龄值为260~280Ma,华力西期火山岩及295Ma花岗岩侵位(凤庆)。中段清迈地区存在华力西期镁铁质超基性岩、蛇绿岩及片麻状结构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带,它们侵入到奥陶系—泥盆系浅变质岩中,而又为上石炭统砾岩所不整合覆盖。第二期俯冲活动发生在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滇泰马板块与印支板块碰撞缝合期,时限界于华力西晚期至印支期,俯冲带在澜沧江东岸,大体可能为中生代晚期地层覆盖后清莱断裂带附近东部洋壳向西俯冲,西侧北段临沧地区为大面积深溶花岗岩侵入(244~210Ma);泰国中部深熔“S”型花岗岩亦在同期形成,清迈一带主要花岗岩基形成时间为240±64Ma(芬县—夜连岩体)、237±25Ma(通廊岩体)。两区所见花岗岩构成岛弧带中主体含锡花岗岩带,其87Sr/86Sr初始值较高,多数为0.722~0.733之间,应属造山期形成的低压高温岩浆岩带。之后尚有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其时限延至燕山期。北段临沧地区东部为优地槽沉积区,属深变质混合岩带,称澜沧群,内有与火山岩系和有成生联系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澜沧西部地区为冒地槽沉积区,有一套浅变质的冒地槽沉积,称勐洪群及西盟群,时代包含震旦纪至早寒武世地层。岛弧中段清迈地区为一套混合岩化黑云母片麻岩、眼球状片麻岩、变质程度明显高于有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确切时代尚无直接依据,一般称特鲁陶群(缅甸部分称抹谷岩系)。

该带矿产与华力西晚期—印支早期花岗岩有关,其中锡、钨矿化是重要矿化之一,主要分布在泰国北部清莱、清迈及达府一带,向北沿湄公河延伸至中国临沧地区。已知的有关花岗岩体有茅县—夜速(同位素年龄值为240±94Ma)、斑洪(同位素年龄值为242±9Ma)、通廊(同位素年龄值为234±25Ma)等华力西期花岗岩体以及沙蒙(同位素年龄值为201±22Ma)、堆沙吉—巴宝(同位素年龄值为215±13Ma)、达府(同位素年龄值为213±10Ma)、坤丹(同位素年龄值为212±12Ma)等印支期花岗岩体。该带的花岗岩体均属碰撞期深熔高侵位的S型花岗岩带。花岗岩体主要为斑状黑云母—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本带的锡矿床类型以伟晶岩及细晶岩含矿为主,带中的花岗岩平均锡含量为64×10-6,是世界花岗岩平均Sn含量(3×10-6,Turekianand and Wedepohl,1961)的20倍,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

该带还有锑矿化,主要呈囊状及交代脉状,产出在碎屑岩及花岗岩中。主要的矿石矿物为辉锑矿和黄锑矿。矿石矿物与产出在容矿岩及花岗岩中的石英或玉髓共生。有些锑矿脉与萤石,重晶石及硫化物共生。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主要为三叠纪—侏罗纪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此外,在清迈岛弧地带中的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花岗岩中也有锡、钼及铜矿化。泰国惟一有意义的接触交代型钨矿床就产出在该带之中。在清迈岛弧前缝合线挤压带有呈NNE向展布的金矿化。沿清莱—达府缝合带蛇绿岩带及其东侧分布。金矿点集中出露在石英正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岩侵入体发育的区域,但其围岩多为古生代变质岩系及火山岩。黑云母花岗岩的侵位对金的富集有重要作用。破碎挤压带、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带是金矿化富集的有利场所。该带主要金矿化类型有与花岗岩破碎蚀变带有关的矿床,主要分布在澜沧岛弧内及其西侧,沿澜沧断裂带分布有与蛇绿岩有关的基性火山岩和与超基性有关的金矿床。

4.2.3.2 无量山—南邦成矿带(Ⅲ2

该带位于印支板块向北西推挤延伸的楔状中生代边缘坳陷,西以澜沧—清莱断裂带与澜沧—清迈岛弧分界,东以九甲—墨江断裂带为界,南以奠边府—难河—程逸缝合带为界。坳陷无明显基底,华力西期可能处于洋壳之上。自晚古生代起,特提斯洋壳开始向东西两侧俯冲,在其俯冲前沿海沟内,沉积多期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这些岛弧型火山岩在澜沧江东岸为中基性及基性安山玄武岩及玄武质安山岩,在南邦与难府之间见有二叠系火山集块岩、拉斑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流纹岩夹含纺锤虫灰岩的完整层序。石炭系沉积层中亦有类似火山岩组合。坳陷中部上古生界则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冒地槽沉积,东部邻近墨江—黑水河岛弧带则有志留系—泥盆系深海相笔石页岩分布,其上为泥盆系假整合接触带。

华力西晚期—印支晚期,随着板块碰撞,洋壳封闭并导致古生代地层褶皱。其后,断块活动形成地堑型坳陷盆地,内有厚达万米以上的三叠系—古近系盖层沉积。造山期后盆地坳陷沉积始于印支早期,北部兰坪—思茅地区在印支早中期隆起,缺失早—中三叠纪沉积,盆地下陷沉积始于拉丁期至卡尼期,形成甲丕拉组。值得注意的是坳陷西侧邻近岛弧地带的南邦群中下部及甲丕拉组中,仍有较多火山凝灰岩夹于复理石沉积之中,但其性质有别于岛弧活动期的火山岩,前者应属碰撞期后沿裂隙、沟堑喷发的非地槽型火山岩而有别于早期岛弧型火山岩。

燕山期开始为坳陷下陷沉积的主要时期,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红层(南面有海相夹层)厚达万米以上,其中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分布有范围极广的含盐岩系,南部含钾盐。

喜马拉雅期开始,坳陷处于收缩期,至始新世后盆地关闭,随后褶皱隆起,形成山地。中新世后,沿裂谷、沟堑发育有串珠状山间盆地,湖沼沉积中有褐煤及烃类矿产。南部滨海地区,沿湄南河断陷带海水北侵,形成沟堑型新生代盆地,沉积有3000余米海陆交替相及近代三角洲相沉积。

该带广泛发育有早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同造山期和前造山期大陆边缘花岗岩浆侵入活动。与这些侵入岩、特别是与二叠纪—侏罗纪花岗岩侵入有关的钨锡矿化不明显,而主要发育金矿化。泰国境内的难府—纳拉特金矿带已知有30多个金矿点,主要分布在难府—程逸蛇绿岩带西侧的碱性斑岩、燕山期花岗岩以及超基性岩体附近,向北沿湄公河延入老挝西北部及云南。该带除金矿以外,还有铅、锌、铜及钼矿化。该带还广泛发育有与多期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喷发和溢出活动,特别是有与美国西部大盆地新生代时期广泛发育的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大型卡林型金矿床相似的成矿环境及成矿特征。有与这种金矿化有关的辉锑矿化、萤石化和重晶石化等矿化产出。在泰国境内包括庄他武里锡—锑—金—铜—宝石矿带、清迈锡—锑—宝玉石矿带、南邦锑—锡—玉石矿带以及潘县钨—锡—锑矿带等,构成东南亚锡矿带中带。在兰坪—思茅地区主要发育于中生代凹陷。这一成矿区进入我国滇南为兰坪—思茅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在云南境内已发现兰坪金顶特大型铅锌矿、兰坪菜子地铅锌矿、德钦南佐铅锌矿和云龙白羊厂铜矿等大中型矿床。

此外,在思茅一带,层控低温汞—锑矿亦极为重要,如维西石门锑矿床、兰坪温水河汞矿床、巍山石崖村锑矿床、笔架山锑矿床和黑龙潭汞矿床等。该矿带向北在德钦附近可能因澜沧江缝合带之故一度消减。然后再向北以我国的玉龙矿带复出。除金属矿外,该带还在勐腊、江城、景谷和兰坪等古近纪盆地中发育石盐、石膏和钾盐矿床。

4.2.3.3 镇沅—金平断褶成矿带(Ⅲ3

矿带位于扬子地块西侧,受晋宁期形成的红河断裂和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形成的哀牢山断裂、九甲—墨江断裂三条线性构造夹持的呈北西向延伸的哀牢山变质地体的控制(罗君烈等,1994)。红河、哀牢山断裂之间的深变质岩系原是扬子地块基底,在推覆构造作用下而出露地表,可能为太古宙—元古宙优地槽沉积。哀牢山断裂、九甲—墨江断裂夹持的浅变质岩系是以晚古生代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区域构造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早期大陆边缘沉积、华力西中晚期古特提斯拉张、华力西末期—印支早期挤压等一系列地质构造过程,到印支中期古特提斯发育为陆缘岛弧,印支晚期强烈造山形成目前的基本构造格局。喜马拉雅期带内又经历推覆和韧性剪切转化为走滑等构造过程。上述地质过程所导致的构造岩浆和构造流体作用为该带金、铜(铅锌)、镍矿化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典型矿床有镇沅老王寨金矿床、墨江金矿床、元阳大坪金多金属矿床、金平白马寨铜镍矿床和长安金矿床等。



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Ⅲ)
答:该成矿带形成于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以澜沧江—南邦断裂和九甲—墨江断裂为界,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二级成矿带: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无量山—南邦成矿带和镇沅—金平断褶成矿带。 4.2.3.1 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Ⅲ1) 该成矿带位于一条延深规模较大、活动期数较多、延续时间较长的叠加型火山岛弧。该火山...

成矿单元划分
答:根据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前人(吴振寰等,1993;李方夏等,1995;施俊法等,2006;林方成等,2006;卢映祥等,2009)的划分方案,我们将区内成矿单元自西而东划分为: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滇—泰—马地块成矿省、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印支地块成矿省和华南地块成...

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
答:Ⅰ—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1—那加—若开构造岩浆成矿带;Ⅰ2—密支那—卑谬岛弧成矿带;Ⅱ—滇—泰—马地块成矿省;Ⅱ1—腾冲—八莫—曼德勒陆缘山弧成矿带,即东南亚西部锡矿带;Ⅱ2—保山—腊戍—东枝断块成矿区;Ⅲ—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Ⅲ1—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Ⅲ2—...

印支地块成矿省(Ⅳ)
答:印支地块成矿省是在印支地块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其南西界为梅平断裂连接庄他武里缝合带,北西侧以难河—程逸—奠边府缝合带为界,北动侧以红河断裂为界;其范围包括泰国东部、老挝中部和南部、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由黎府断褶成矿带(Ⅳ1)、金边盆地成矿区(Ⅳ2)、呵呖盆地成矿区(Ⅳ3)、边和—大叻断褶成矿带(Ⅳ4)...

主要边界构造研究进展
答:思茅地块南部和火山弧岩石、玄武岩、超镁—镁质岩和泰国北部的海山碳酸岩 片岩和千枚岩:石英—白云母片岩,千枚岩和角闪石片岩分布于7km宽的斜窄带中,通常出露于缝合带主混杂岩的西侧。片岩局部强烈劈理化,且含有角闪石片岩的透镜体;可能代表了变质基性火成岩。一些千枚质泥岩、千枚岩和片岩被认为是变质冈瓦纳大陆边...

地质研究史的回顾
答:根据裂谷两侧及中间部位地层和岩相的分析,认为裂谷的不同部位经历了不同的地质发展史。该科研队将相当大的注意力放在成矿规律及找矿靶区预测上,认为老厂铅锌银矿床“实为一与拗拉槽有关的海洋火山沉积-喷气热液型矿床。其后并叠加有岩浆期热液作用,可称为多因复成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 叶庆同等(1991)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