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

作者&投稿:祝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该成矿省是在西缅甸岛弧带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其西以那加山俯冲带与印度板块分界(图4.1)。印度板块在那加山俯冲带向滇缅地块(滇—泰—马地块)之下俯冲,俯冲作用始于侏罗纪,止于始新世。它包括那加—若开构造岩浆成矿带和密支那—卑谬岛弧成矿带。

4.2.1.1 那加—若开构造岩浆岩成矿带(Ⅰ1

北端起于西兰(Sinakaling Hkamli)以北,向南经帕兰(Falam)东、马圭(Magwe)西的额佩(Ngepe)、兴实达(Henzada)西,至勃生(Pathein),长达千余千米。本矿带向北可与雅鲁藏布江超镁铁岩矿带连接,向南可延至安达曼海和尼科巴群岛。

图4.1 东南亚中南半岛主要成矿单元与矿产分布

Ⅰ—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1—那加—若开构造岩浆成矿带;Ⅰ2—密支那—卑谬岛弧成矿带;Ⅱ—滇—泰—马地块成矿省;Ⅱ1—腾冲—八莫—曼德勒陆缘山弧成矿带,即东南亚西部锡矿带;Ⅱ2—保山—腊戍—东枝断块成矿区;Ⅲ—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Ⅲ1—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Ⅲ2—无量山—南邦成矿带;Ⅲ3—镇沅—金平断褶成矿带;Ⅳ—印支地块成矿省;Ⅳ1—黎府断褶成矿带;Ⅳ2—金边盆地成矿区;Ⅳ3—呵呖盆地成矿区;Ⅳ4—边和—大叻断褶成矿带;Ⅳ5—昆嵩隆起成矿区;Ⅳ6长山断褶成矿带;Ⅳ7—马江—桑怒岛弧成矿带;Ⅳ8—黑水河裂谷成矿带;Ⅴ—华南地块成矿省;Ⅴ1—越北隆起成矿带;V2—河江—高平—太原断褶成矿带;V3—大新—德保—安龙成矿带;V4—越南沿海多金属成矿区

这一成矿带包括印—缅山脉西部若干海岸带和孟加拉湾这一宽广的复理石分布区(古近系),其上为板块碰撞后形成的古近纪磨拉石沉积物覆盖,东邻缅甸岛弧区的印—缅外岛弧。后者为一断续出露的变质岩、蛇绿岩、三叠纪片岩及东缘上白垩统组成的狭窄岩带,二者通常呈构造接触。由于含外来型白垩系岩块,发育冲断层,叠瓦状构造、蛇绿岩等,局部显示混杂堆积的特征,其褶皱轴面及冲断面一般向西倾斜,总体走向变动在北北东—南北—北东向之间,呈“S”型展布。

这一成矿带由于盖层较厚,金属矿化微弱,仅发育与蛇纹岩有关的铬铁矿、铜、钼硫化物矿化以及菱镁矿、滑石等少数矿点。岩带内岩体呈带状展布、分段集中、成群分布,主要由蛇纹石化纯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组成。岩体侵位于三叠系、白垩系和始新统,其侵位时代可能在晚白垩世—始新世。该类超镁铁岩是蛇绿岩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是印澳板块和滇缅马陆块结合的产物。带内已发现矿产地20余处。在曼尼普尔邦的一些地方的基性—超基性岩中发现有含镍或含镍、钴的铜硫化物矿化,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其中含镍为0.33%~0.6%不等。铬铁矿分别产于橄榄岩、蛇纹石化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中。矿体呈透镜状、囊状产出,矿石构造有条带状、结核状、浸染状和块状铬铁岩,品位Cr2O3:35.49%~49.05%,有些地区见有含镍的铜硫化物。另外还有一个含镍钴的磁铁矿矿床,预测矿石储量1000×104t,含Fe3O4:65.25%,Cr2O3:4.45%,Ni:0.65%,Co:0.09%。该矿床的成因与白垩纪—晚始新世的蛇绿岩有关。通过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深入研究确定该带内还发育有与基性和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金矿化。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岩浆型金矿化产出在超基性侵入体之中,伴生有铬铁矿和磁铁矿化,有的金矿化还出现在辉长岩—辉石杂岩体内的硫化物中,热液型金矿化主要产出在超基性岩体蛇纹石化过程中形成的蛇纹石脉内,有斜方金铜矿及金—铜矿物,也有含金矿物与铜一起产出在含金石英脉中。含金石英脉产出在超基性岩体及周围的沉积岩中。

4.2.1.2 密支那—卑谬岛弧成矿带(Ⅰ2

西邻印—缅山脉中部,东面北段以中—缅山脉西缘之掸邦边界断裂为界,南段沿敏建—勃固山脉一线毗连实皆—仰光弧后盆地,北部则与东喜马拉雅山相连。岸上部分长约1000km,呈向北变宽的带状展布。往南在安达曼海内可继续追踪约3000km而抵达苏门答腊古近系盆地。

按板块构造自西往东还可划分为印—缅外岛弧、葡萄—卑谬弧内海槽及莫罕—劈磅内岛弧等3个三级地质成矿单元。

盆地沉积岩主要为中新世、渐新世、始新世及少量古新世,其上覆有中新世—第四纪碎屑岩,其下伏有白垩系,可能还有侏罗系、三叠系或更老的岩石。大陆环境的影响往北增强。古近纪泥质、细砂质岩石形成在远离东面大陆(中缅山脉)的陆棚环境内,往西并入地槽型复理石沉积区。沉积岩总厚度超过10000m。

与沿外岛弧构造接触带(印—缅山脉东坡)展布的基性—超基性火成岩带相平行。在相当于内侧火山弧(内岛弧)的构造位置上发育有一条北北东—南南西向晚中生代及新生代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带,可追踪大约1200km。

弧间海槽又可细分为多个具古渐纪—第四纪沉积物的次级盆地以及出露有较老结晶岩,变质岩地层的隆起区,几乎每隔两纬度就存在一个。这些隆起区大多沿横切海槽的总体走向分布。自渐新世以后,它们已影响到次级盆地的沉积相、厚度及类型。最北部的两个隆起区出露有结晶杂岩和较老地层,往南一般仅出露或隐伏有古近系或磁性岩石基底。

海槽内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物已不同程度地遭受由水平挤压及断块作用引起的区域构造变形,变形强度取决于盆地宽度,局部可出现断距超过1000m的逆冲断层,个别背斜能追索100km,背斜轴常水平错断成“雁列状”,局部倒转并发育大量逆冲断层。在次级盆地边缘,特别容易出现断块。

本带主要发育与内岛弧钙碱性新古近纪—更新世中酸性火山岩链有关的黑矿型铜矿床以及与沿外岛及岛弧北部展布的基性—超基性火成岩带有成因联系的镍、铬、硬玉、贵金属(铂族元素)和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金、锑矿化。带内已发现金、铜矿床(点)10余处,主要为斑岩型铜矿或斑岩型铜矿和黑矿型铜矿的过渡类型伴生金。浅成热液金矿床和与斑岩有关的含金铜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缅甸中央火山弧有关,它们可能同属于该火山弧的高位岩浆体系。典型矿床有望濑钙碱性火山岩含铜硫化物矿床和实皆省的蒙育瓦斑岩铜矿床,其次为热液型金矿床,见于实皆省的皎帕托和皎巴萨特。有人认为皎帕托金矿可能为卡林型金矿。该矿带可能可与我国西藏的康马尔—林芝矿带对比,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带有关(戴自希等,2001)。

关于铂族金属,在钦敦江上游,乌尤河谷、梅扎河上的杰沙附近,淘洗砂金时,从砂金中获得2.53%的铂、1.04%的铱与锇。在一采自梅扎河和卡泥的含金样品中,发向含20%的铂和40%的铱、锇的黄金颗粒。典型矿床有与中酸性岩浆岩浆活动有关的望赖铜矿床和文多—密支那区与安山质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脉状金矿床。



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
答:Ⅰ—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Ⅰ1—那加—若开构造岩浆成矿带;Ⅰ2—密支那—卑谬岛弧成矿带;Ⅱ—滇—泰—马地块成矿省;Ⅱ1—腾冲—八莫—曼德勒陆缘山弧成矿带,即东南亚西部锡矿带;Ⅱ2—保山—腊戍—东枝断块成矿区;Ⅲ—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Ⅲ1—临沧—清迈岛弧成矿带;Ⅲ2—...

成矿单元划分
答:根据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前人(吴振寰等,1993;李方夏等,1995;施俊法等,2006;林方成等,2006;卢映祥等,2009)的划分方案,我们将区内成矿单元自西而东划分为:西缅沟弧盆系成矿省、滇—泰—马地块成矿省、昌都—思茅—南邦中间地块成矿省、印支地块成矿省和华南地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