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项目管理的思考?

作者&投稿:商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于项目管理的十个法则1、项目决定命运法则。项目是信誉之本、效益之源、人才之基,是企业的窗口和镜子。一个项目的成败牵动全局,影响一片甚至整个市场,它决定项目长的政治生命,甚至决定工程公司第一管理者的政治前途。2、实力致胜法则。项目是企业实力的展现,企业的整体实力决定项目的成败。所谓实力,是指管理者的谋略、敬业精神和经验;技术人员和专业骨干的素质;设备的先进性和配套能力;财务状况;测量、试验、核算等基础工作,这些要素相乘的得数。实力更重要的体现是桥、隧等专项施工能力,只有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提升专项施工能力,才能保证项目屡战屡胜。3、未战先胜法则。孙子曰:“多算胜,少算不胜,由此观之,胜负见矣。”所谓“多算”,就是事先的策划,在项目施工展开前必须加强调研,合理布局,优化设计,拟订和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并预测成本,也就是双预控。在此基础上,配置生产要素,组建项目部,完善管理机制。同时,方案一经确定就必须坚决执行。4、主要矛盾和木桶效应。组织项目施工必须善于抓住对项目起最关键作用,关乎成败,直接影响工期和收益的重点问题,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桥梁的水中墩、隧道洞口段和不良地质段等。所谓木桶效应是指决定木桶盛水量大小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注意发现和补齐使项目漏水的最短的那块木板,使项目的各个构造物和各工序均衡前进,同步完成。5、胜负在工期,成败在质量。项目投入必须一次到位,施工必须一鼓作气,快速突破。这样可以摊薄成本,争取效益,赢得声誉。质量决定数量是否真有意义,是企业的形象和饭碗,必须严密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检测、模具的选用、工艺、工序质量标准等,确保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符合质量要求。评价项目最重最后的砝码是工程质量。6、海恩法则。即每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只有重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的排查,贯彻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原则,控制事故易发点,才能确保安全。7、技术入手,经济结束法则。优化设计,工程数量足量进蓝图;优化施工方案,适量投入,不走弯路,是保证项目效益最重要的途径。8、低成本才能盈利。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初始动力,企业必须以获取最大化利润为根本目标。盈利是企业满足了业主需求,业主对企业的酬答。波音公司靠技术优势盈利(其材料成本只占20%),邯钢靠成本优势盈利,海尔靠服务优势盈利。我们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能靠正确的意识、积极的行动、规范的管理降低成本来盈利。特别是外包成本与材料成本,事关项目成败大局,控制不住,成本管理就是一纸空文,低成本盈利就是空谈。9、干中学,看中学是最佳的培训方法。经一事长一智,从自身的痛苦的经验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见贤思齐,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才能开阔视野,我们要注重在实践的大课堂上培训提升干部素质。10、业主是上帝法则。业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项目的所有者和管理使用者。为项目负责和为业主负责是一致的,经营项目与经营业主同等重要,对项目中发生的问题要以我为主,看重自己的责任,主动处理,不能抱怨业主、设计、监理单位,这样才能得到业主的尊重。关于项目监管1、真正落实“双预控”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在行先”、“野战之功不越庙堂”,一个项目的好坏取决于准备工作的好坏,再差的计划也比没有计划好,没有预控打乱仗,这是最要命的问题。要搞好预控,一是工程公司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要真正懂行,有些专业不懂,可以请专家。首先自己要做个明白人,对技术方案心中有数。二是搞预控要考虑布局问题。动力系统如何解决?保障系统如何解决?生活设施如何布置?动力系统就是风、水、电,运输系统主要是运输道路,沙石料、混凝土输送等怎么解决,混凝土是分散拌合还是集中拌合,砂石料场怎么堆放,运输线路怎么走,施工能力如何产生,临时设施放在什么地方,都要考虑周全,布局不好,不可能形成施工能力。这些布局有个常识问题,例如长大隧道最关键的是辅助导坑设计,辅助导坑设置的原则是宜短不宜长,使用的时间宜长不宜短,坡度宜缓不宜陡。辅助导坑承担的任务必须和正洞承担的任务相均衡,提前到达分界点是首要考量,辅助导坑如果突破正洞率先到达分界点,剩余工作量可以分洞围歼、分进合击。如果相反,辅助导坑承担的任务多,形成正洞全部完成后,所有兵力集中在一点上,“老牛掉进枯井中”,有劲使不上,达不到分割围歼的效果。所以辅助导坑位置设置的好,隧道施工的工期问题就解决了。桥梁施工也是如此,布局的拌合站、便道和构造物的距离,是集中拌合,还是分散拌合,都需要很好的盘算。特别是软土淤泥地段,便道就非常重要,如果混凝土供不上,就可能出现畸形桩、报废桩,必须要保证能限时完成。三是要以真正形成施工能力为目标搞预控,与各种生产要素相适应,形成专项施工能力。四是预控要对项目的主要矛盾有解决方案。桥梁施工水中墩如何搞?洪水来了怎么办?隧道不良地质怎么办?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之前不要轻举妄动,比如宜万马鹿菁隧道,解决水的问题就是关键,是顺坡排水还是用封堵的办法?如果用注浆要用多远的距离?压力要多大?在岩层松散地段,用大导管还是用小导管?这些一定要弄明白,不要盲目地搞。五是在技术方案预控的基础上,实现成本预控。先把技术和施工方案搞出来,再加上地材价格、施工投入等就把成本方案搞出来了。这个成本搞不出来,与承包队伍的合同就没法签定,更何谈控制?为落实好“双预控”,今后,工程公司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一般要在新上项目呆一周以上,重点项目要呆半个月以上,把现场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拿不准的问题要请专家,把仗如何打的问题搞清楚。有了预控方案,项目管理就心中有数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问题就好监管了,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集团公司、工程公司抓项目,首先要抓预控,抓技术方案、施工方案和成本控制,工程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在现场制定的方案要备案,集中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查,特别重大项目,要总经理审查。一般的重点工程,要组织相关人员,在现场开一至两天研讨会,把问题讨论透,把矛盾完全揭示出来,把方案形成,这点要作为工作制度与纪律始终贯彻如一。实践证明,凡是事先提出了矛盾,把相关问题研究得比较透,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些工作不做,设备如何配,特别是关键设备,要投入几千万元的,如何敢下决心?只有把问题研究透了,才敢下决心。而且方案研讨的过程也是我们技术干部、管理干部素质提升的过程。2、建立和完善项目的运行机制。项目自身的能力与自身的管理水平是不可替代的,项目的运行机制要科学合理,项目部的管理要有章可循,有板有眼,这样的项目出了问题好帮扶,好解决。如果项目本身无章法,乱成一锅粥,再派多少个工作组,再派多少力量去蹲点也没有用,所以要在建立和完善项目的运作机制上下功夫,推行项目格式化管理、标准化作业。对此,我总结了18项制度。(1)关键岗位责任人遴选制度。特别是项目长、技术主管、计财部门负责人、测量班长、试验室主任等的选用,1个亿以上的项目集团公司审批;1个亿以下项目工程公司批准,总经理签字后报集团公司备案。(2)岗位责任制和按岗联效计酬制。(3)优化设计,工程数量进蓝图的制度。(4)设计图纸的审核制度。(5)施工方案的研讨优化和专家论证制度。(6)劳务队的招标制度。(7)劳务队的验工计价清算制度。(8)工程材料消耗逐日统计制度。这是控制成本非常有效的办法,每个项目必须要建立健全这项制度。(9)机械设备的检算、检测制度。(10)工艺、模具的革新制度。强调一点,不要擅自提高设计标准,而要从工艺、模具上下功夫。(11)技术交底制度。(12)隐蔽工程旁站监理制度。(13)事故易发点的施工方案报批制度。(14)各类经济、技术数据的复核制度。(15)责任成本的编制和分解制度。(16)变更设计、索赔补差的责任制和奖罚制度。(17)业主、监理的回访反馈制度。(18)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3、一定要选准用好项目长。项目长受企业法人委托,在项目履行工期、质量、安全和效益职责,要直面瞬息万变的情况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来自上级的要落实,来自现场的要解决,来自外部的要协调,来自内部的要权衡,这就要求项目长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勤勉、刻苦、耐劳、胜任繁剧。必须诚信善良,学会包容谦让,这样才能得到各方的信任。必须胸怀大局,拨冗去繁,把握关键和要点。必须处事果断,善抓战机。一个项目经理要上对企业负责,下对员工和项目负责,是企业的中坚。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就得创造优良的业绩,创造有信誉的品牌,为企业赢得较高的市场定位。选项目长首先思想方法要正确,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能推功诿过。二是要懂行。三是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业主什么时候去检查,什么时候去看,项目长都在。这样,业主就很敬佩。四是要有组织能力、亲和力。我们的干部都是从项目长提起来的,项目长队伍精干过硬,一个单位的基础就牢靠了,所以项目长一定要优选,使他们看重自己的责任,教育他们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成为本职行家,这批人成长起来就不缺干部了,其余的技术干部也看到希望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工程项目管理细节与执行力的思考
答:项目管理是一项周密,细致,全面的管理工作,施工中往往因为一些细微的工作或运作不当造成失误以至于影响项目工程终结成果,影响盈利的企业创出化。 关键词: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 执行力 多年来,经过施工企业的努力探讨和整合,项目管理已经有了较规范的管理办法。但是在项目细节管理和强化执行力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柔弱环节。

破界突围之路:关于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一)
答: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项目管理已然成熟。  立项目、推项目,是许多企业破解指标差、流程差、IT差的重要路径。  确实,项目是打通价值链,提升绩效的有效组织形式,它有明确的项目目标、范围边界、实施节奏、投入资源、风险识别以及组织团队。  但实操过程中,许多项目的实施...

对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施工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
答:对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施工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_碧森尤信_建筑施工_建筑中文网多年来,项目管理不论是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建了一批质量好、进度快、造价省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名牌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企业赢得了占领国内外市场的社会信誉。但是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也出现了...

项目管理感悟和思考-2018-02-04
答:因此,项目经理接手项目后要做的是思考找什么样的人做这个项目比较适合,怎么激励他们干活,编一个什么样的剧本能让他们配合工作,而不是急于冲进去自己干,要忍住,要找合适的人干,还要找合适的方法干。【问】:做好项目管理什么能力最重要?或者说最需要修炼什么能力?【答】:借用管理大师彼得格鲁克...

项目管理体会与心得「经典」
答:9、 主管要加强学习,要有创新意识.部门主管都是各部门的业务精英,对本部门的业务都很精通,但是作为主管怎么样让整个部门的业务提高又是另外一回事,要不断学习与思考,掌握本部门业务的特点,能够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管理人员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平时要多读读书,对提高管理能力是有帮助的.在工作中要有...

建筑企业的项目监管思考?
答:建筑企业的项目监管思考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建筑行业在全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民对建筑的需求也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原来三代人同住一室的情形已经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起的建筑,商业、...

关于项目管理的一些思考
答:我所积累的大量项目实践都具备跨团队、跨角色、跨地域、甚至跨组织的诸多难点,团队对于项目交付及过程改进的诉求非常强烈。于是,我开始主动的思考总结,结合项目实践及已有理论体系,逐步沉淀出一套自己的框架,加速问题解决和团队指导。上述第三阶段,是一条很长的路。对于项目管理,体会很多,略拣一二:...

关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答:责任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把“责任”和“成本”这两个主题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形式,是目前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具体到工程项目,是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衡量一个项目投人产出比的根本尺度,是项目产品利润率的唯一参照。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员、全方位...

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探讨
答: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和成本中心,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如何使企业所中标的工程项目取得较好的盈利,是我们施工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对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工程...

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答: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它们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所必须关注的基本内容:1.合理分工与明确职责。合理的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项目成员各自的职责则可以权责统一。2.工作规范。项目组成员必须要遵守共同的工作纪律和规范,这是合作的基础。3.目标统一。整个项目组必须要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