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

作者&投稿:平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通常来说,管理人数多的军队同管理人数少的军队一样,这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指挥人数众多的部队作战同指挥人数少的部队作战一样,这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整个部队遭到敌人的进攻而没有溃败,这属于“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对敌军所实施的打击,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属于“避实就虚”原则的运用问题。

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迎战,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如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息。终而复始,就像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替。乐音的基本音阶不过宫、商、角、徵、羽五个,然而这五个音阶的变化,却是听不尽的;颜色不过青、黄、赤、白、黑五种,然而这五色的变化,却是看不完的;味道不过酸、辛、咸、甘、苦五样,然而这五味的变化,却是尝不尽的;作战的方式方法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的变化,却永远不可穷尽。“奇”“正”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绕似的,无始无终,又有谁能够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水势之猛,能够把巨石冲走,这是流速飞快产生的“形势”造成的;鸷鸟高飞迅疾,以至能捕杀鸟雀,这就是短促迅猛的“节奏”造成的。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他进攻的节奏短促有力。他们所造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险恶异常;迅疾的节奏犹如用手击发弩机,瞬间即发。

在战旗纷乱、人马混杂的混乱之中作战,要使自己的军队整齐不乱;在兵如潮涌、混沌不清的情况下战斗,要使自己的军队布阵周密,保持态势而不致失败。能够向敌诈示混乱,是由于己方的军队组织编制的严整;能够向敌诈示怯懦,是由于己方具备了勇敢的素质。能够向敌诈示弱小,是由于己方拥有强大的实力。严整或者混乱,是由组织编制所决定的;勇敢或怯懦,是由作战态势所造成的;强大或者弱小,是由军队实力所决定的。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人,伪装假象迷惑敌人,敌人便会跟着跑;用好处引诱敌人,敌人就会前来争夺。所以,总是用利益引诱敌人上当,再预备重兵伺机打击他。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努力创造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下求全责备,因为他能够选择人才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制造和利用态势的人指挥军队作战,就如同滚动木石一般。木头和石头的特性是,置放在平坦安稳之处就静止不动,置放在险峻陡峭之处就滚动。方的容易停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兵势”啊!

孙子兵法“其势险,其节短”出自哪里?
答:释义:湍急之水,飞快奔流,以至能将巨石冲走,这就是内储巨大能量而一发不可遏止的客观态势。出处:《孙子兵法 势篇》原句: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击〕,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释义:湍急之水,飞快奔流,以至能将巨石冲走...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的意思??
答:少的就不能胜利,何况得不到算筹呢。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来进行考察,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3、作品介绍:《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什么意思
答:【出处】这句话的出处是《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节选】孙子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译文】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从自己创造的有利作战态势中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部属以苦战取胜。【赏析】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战争中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斗...

孙子兵法中的“势”? 如今的经济中的造势是:哪些?
答:孙子兵法中的“势”和 如今的经济中的造势内容为:《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如今日益受到企业领导者的关注,而日本企业家又率先将《孙子》之思想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堪称一大智举。一、“择人而任势”孙子在《势篇》中讲道:“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孙子兵法里面的“形”“势”“虚实”详细解释。
答:在《孙子兵法》中,第四篇名曰《军形篇》,第五篇名曰《兵势篇》,孙子兵法包罗军事各方面,全书不过十三篇,形势共占两篇,由此可见形势在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重要性。《军形篇》篇最后一句就是孙子为“形”下的定义: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 形也。《兵势篇》亦然: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

《势篇》提出的"奇正"概念,其中的"奇"是指一般战争规律还是特殊战争规 ...
答:奇”、“正”策略的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必须要根据实际战场的瞬息变化而改变。3、《势篇》出自《孙子兵法·兵势篇》主要论述了出兵打仗的战术原则。《孙子兵法》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的著作。

《孙子兵法》的十三篇分别讲述什么内容
答:12、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13、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内容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

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每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2、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13、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内容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

孙子兵法中形与势的区别
答:2、“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二、出发点不同:1、“形”的出发点亦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这一物质基础,不少学者将孙子所言之“形”称之为 “军形”,正是这个道理。2、“势”,态势、气势、形势。《势篇》与《形篇》是姊妹篇,是孙子兵法的军事指挥学...

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哪些
答:12、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13、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内容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