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作者&投稿:再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藏高原的情况~

青藏高原治安很好,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安全问题尽管放心,比在平原地区更安全。
但是当地有当地的习俗,这个必须要遵守;当地人有当地人的信仰,这个必须要尊重。只要个人做到了守法、遵法,就尽管放心去西藏吧。
祝你旅途愉快!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工作程度相对滞后和偏低。青藏高原又是国际地学界密切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奇特多姿的地质现象,一直是世界地学界探索地球科学奥秘、破解自然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加强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对于缓解国家资源危机、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和地质科学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下,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地质填图工作全面展开。至2005年,历时7年,投资3.4亿元人民币,有30多家地质单位、近千名地质工作者参加,完成了全部空白区158×104km2的110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也宣告了我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
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工作在填制完成110幅国际分幅的1∶25万区域地质图,全面调查青藏高原地质特征、资源背景及地质环境状况的同时,还取得了一大批新发现和原创性成果:
——发现和确认了20条蛇绿混杂岩带和16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初步厘定了青藏高原基本地质构造格架;
——新发现数以万计的古生物化石,重新厘定和新建了一批地层单位,全面完善了青藏高原地层系统;
——新发现600余处重要矿(化)地和矿化线索,基本查明数十条规模巨大、具有重要工业前景的铁、铜等多金属矿化带;
——新发现和确认了一大批重要的岩浆岩体,查明了岩浆岩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对研究青藏高原不同演化阶段的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事件及成矿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新发现和确认了一系列重要地质界面,厘定了一批重要地质事件,对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第四纪地质与高原隆升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编制了一批高原全新的地质、矿产、灾害、旅游等基础图件,并建立了冈底斯-喜马拉雅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整个青藏高原面积约290×104km2[188]。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境内,少部分涉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领土。其地理位置尤其特殊,面临南亚各国和西亚的部分国家,是世界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因此,不仅是地质学家、生态学家等关注的地区,也是军事学家关注的重地,近来也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中心之一。该地区在中国境内大约有240×104km2[188],其中蕴藏着大量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如铜、铅锌、金、银、铂等金属矿产资源,硼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其经济地位越发显得重要。

1.研究地区范围界定

青藏高原所指范围,不同研究者的划分有着明显不同,尤其是不同行业差别更大。本次研究按照青藏高原自然界的地形,北以阶地海拔4000m为界,南为中国国界,其间区域界定为研究范围。因此,所涉及的行政省、自治区和相关县等情况见表8-1。

表8-1 青藏高原范围包含行政省县

该地区还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再次分区,划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和藏西地区各分区。而青藏高原地区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是藏北分区,而且藏北地区除了西藏以外,还包括了青海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该地区与青海西北部中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相邻。

2.地区经济及人口基本情况

根据各地方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表8-2)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基础低于全国水平,但是整体发展速度基本上都高于全国水平。这可以从GDP和人均GDP的环比增长值体现出来。

表8-2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数据统计

续表

资料来源:西藏统计年鉴,1998—2012;云南年鉴,1998、2000、2009、2010;迪庆年鉴,2001-2012;青海统计年鉴,1998—2012;青海年鉴,2010、2011、2012;四川年鉴,1999—2010;四川统计年鉴,2012;甘肃年鉴,1999—2012;新疆统计年鉴,1999—2009;新疆年鉴,2010-2012;中国统计年鉴,2010。

表8-3 青藏高原地区人口数据统计

资料来源:西藏统计年鉴,1998—2012;云南年鉴,1998、2000、2009、2010;迪庆年,鉴2001-2012;青海统计年鉴,1998—2012;青海年鉴,2010、2011、2012;四川年鉴,1999—2010;四川统计年鉴,2012;甘肃年鉴,1999—2012;新疆统计年鉴,1999—2009;新疆年鉴,2010-2012;中国统计年鉴,2010。

另外,青藏高原地区近10年来人口环比增长速度平均为1.82%,年环比增长速度基本都高于中国其他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人口基数仍然很小。因此,人均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水平。

3.地区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经济数据是一个定值,是具体而确定的。所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预测是符合“灰因白果律”的灰色预测事件,并且灰色系统模型对实验观测数据及其分布没有特殊要求和限制,因此运用GM(1,1)进行预测具备可行性。

根据灰色预测过程步骤和计算公式(2—2),得到青藏高原的GDP预测模型公式(8—1)。

中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

其中,t=0,1,2,3,4,…,13。并带入公式(8—1),进行模型检验。计算预测模型的误差检验值(表8-4)。由表8-4中数据可以得到GDP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值为0.0026,该值小于0.05,则模型满足预测精度要求。

表8-4 误差值统计表

进行后验差检验计算C和小误差概率P检验,得到CGDP=0.0018,PGDP=1.0000。表明青藏高原地区GDP预测模型的精度均为一级。因此,利用预测公式(8—1)可以得到该地区2011年至2020年间的GDP可能的发展状况趋势(表8-5)。同理可以得到其人口变化预测值(表8-5)。

根据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该地区到2013人均GDP为21999.58元,经济水平大约是2009年全国的平均水平(25575 元)。到2020年该地区的GDP 水平接近北京2005年的状态(6969.52×108元)。

表8-5 青藏高原地区GDP和人口预测值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无论是人民生活还是经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源配置,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快速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一次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致使战略能源储备要求必然到来。



青藏高原为什么适合发展畜牧业?
答: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很多条件,青藏高原气候比较适合草类生长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个地区哪里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
答: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很显然是青藏高原综合条件最差,云贵高原最好。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唯一好的是光照充足但紫外线太强;蒙古高原一马平川,但水资源略差。云贵高原从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季风气候,水稻可一年三熟,作物多样化条件最好。

化隆有哪些
答:一、化隆地理及文化概念 化隆一般指化隆县,是青海省海东市下辖的一个县。该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另外,化隆也是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地方,包含了丰富的藏族文化以及其他地方民族文化的交融。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多样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习俗。二、化隆经济发展特点 化隆县经济发展...

青藏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异同
答:我国的第一级阶梯;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平原,我国的第三级阶梯4:经济 青藏高原经济较为落后;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第二:同1:所处的纬度大致相同2:在经济发展时,都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

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及资源状况概述
答:所以在这环境脆弱、保护为重的地区,开展战略油气储备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制约。但是只要立足“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实施一整套有效的措施,是能够达到既环保又促经济发展的目标。3.土地资源基本情况 青藏高原的土地资源呈现出以草地、林地、水域及未利用地是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为...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典型材料
答: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一、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工作的需求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及欠发达的经济和较小城市规模与中央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的跨越式发展一直贯穿于西藏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特别是中央第...

中国从位置 地形 气候 经济发展 社会环境方面的介绍
答:高山高原气候,特点:气温要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大致就这五种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一、国内外形势最终决定发展方向和定位 常言道“因势利导、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强调形势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什么样的形势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金融危机前30年,在全球...

分析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自然环境脆弱体现在哪些
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青藏高原已逐渐成为世界旅游活动目的地,但由于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海拔3000m以 上的高海拔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而引发的高原疾病成为诸多旅游者旅游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会使旅游者望而却步。本文以青藏高原210个县域统计单元的旅游安 全风险...

中国的主要地形、气候、经济状况及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
答: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平、求稳,安于现状的心态重;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创新意识差;三是行动迟缓,对国家政策反应慢,常常是步东部后尘而错过了发挥政策效益的最好时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稳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种经济发展在东西部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极为...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综述
答:源自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流经六个国家,包括中国云南和广西,再到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及国际间的重要通道。自90年代起,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的国际合作引起了全球关注,各国与亚行等国际组织展开深度合作,带来了显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