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西藏的地理环境对我国,南亚乃至对全球的影响。

作者&投稿:长孙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试述西藏的地理环境对我国南亚乃至对全球的影响~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环境铸就生活饮食习惯

1、自然气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
2、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
3、民居
西藏的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处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为材的竹楼或木楼,甚至还有窑洞。
4、饮食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扩展资料:
西藏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部分矿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
2、土地资源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
3、动物资源
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8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共计799种,构成了西藏的动物资源优势。在这些动物中,野驴、野牦牛、马鹿、白唇鹿、黑颈鹤、小熊猫等12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1/3以上。
4、能源资源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质勘探部门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

1、地理位置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占 国土的八分之一。地处北纬26度50分至36度53分,东经78度25分至90度06分之间。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连,是西南、西北的天然屏障;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五国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长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的门户。 西藏为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所环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四个地带:
一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岗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
二是藏南谷地,在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三是藏东高山峡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江流域地区;
四是喜马拉雅山地区,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藏南谷地和藏北高原气候差异很大,藏南温和多雨,年均气温8摄氏度,最低零下16摄氏度,最高的7月为16摄氏度以上,5一9月为雨季。藏北为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冰冻期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摄氏度,6一8月较温暖。降雨量较少,昼夜温差大,5至10月最长。总体上是西北严寒,东南暖湿,由东南而西北带状更替。此外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总的气候特点是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含量少;日照多,辐射强烈;气温较低,温差大。

2、行政区划
西藏自治区下辖“六地一市”,即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6个地区和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共有75个县(含一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和一个特别行政区),931个乡。
3、资源状况
西藏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随着国家战略开发重点的西移,西藏潜在的资源优势将逐渐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造福于西藏人民,对促进西藏乃至全国的发展,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农业资源
农牧业在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牧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80%。全区耕地面积36.05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5.57万公顷,占79.4%;农业作物品种繁多,青稞和小麦是主要品种,此外还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粮食作物和花生、烟草、茶树、苹果、梨、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及大白菜、油菜、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作物。西藏是我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天然牧草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6479.68万公顷;牦牛是主要的家畜,此外还有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驴、骡、猪、鸡等。
(2)水利资源
西藏自治区水利资源丰富,天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30%,为2亿多万千瓦;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一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雅鲁藏布江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长2057公里,是我国第五大河。西藏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百积24183平方公里,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围最大、数量最多的高原湖区。
(3)林业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森林面积达1267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木材蓄积量达20.84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常见的成林树种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药用植物、糖类和淀粉类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类植物等六大类,其中以药用类最为丰富,达1000多种,有的畅销国内外。野生动物有兽类、鸟类、鱼类。兽类中的藏羚羊、野牦牛等系青藏高原特产珍稀动物,白唇鹿为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鸟类己发现的有473个品种,其中西藏黑颈鹤为中国所特有;鱼类共己发现有64种,以鲤科的鱼类为最多。目前,西藏有五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羌塘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申扎黑颈鹤保护区;林芝东久红斑羚保护区;类乌齐长岭马鹿保护区。1991年,西藏还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4)矿产资源
西藏自治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90多种,矿产地2000余处,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储量的前十位,其中铬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锂、硼等11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近年来,已探明西藏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可望在下世纪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5)交通--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
过去西藏没有一条正规公路。西藏和平解放后的第一项大规模建设,就是修建四川和青海通往拉萨的公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在,西藏有干线公路15条,其中包括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五条主要干线公路;支线公路315条,建成公路总长21842公里;除去地处深山的墨脱县外,所有的县和77%的乡都通了公路。西藏现有拉萨贡嘎、昌都邦达两个机场,在1956年开辟拉萨至北京的航线后,又相继开通了拉萨至成都、西安、兰州、上海、广州以及成都至昌都等国内航线和拉萨至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国际航线。西藏己建成和开通了7个地(市)卫星通信站和51个县程控电话交换机,98%的县实现了卫星传输和电话的程控化,并进入国际国内长途电话自动交换网。

二、人文环境
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5%以上。此外还有汉、门巴、珞巴、回、蒙、纳西、怒、独龙等族及夏尔巴人、(亻+登)人。共有30多个民族成分。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之一。根据藏、汉文史籍记载,西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近年来,大量考古发掘证明,大约距今一、二万年至四、五千年前,西藏广阔的地区己有人类生活。西藏地区的人类及其古文化同黄河中游地区发掘的古文化属同一渊源,今日藏族的祖先就是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土著民族。但并非是单一的部族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藏高原当地的土著居民同羌、汉、蒙古等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为今天的藏族。
藏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藏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文字属拼音文字。
据史书记载,十三世纪西藏人口为56万。至十八世纪,西藏人口升至94万。
1737年,清政府造册统计西藏人口为94万;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西藏人口为100万(不含麦克马洪线以南被印度非法占领地区人口,下同)。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西藏人口为125万。其中藏族人口120.9万,占西藏总人口的96.63%。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西藏人口189.2万。其中藏族人口178.6万。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西藏自治区共有人口219.6万,其中藏族人口为209万,占总人口的95.46%,汉族和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4%。
至1996年底,西藏人口已达244万,其中藏族人口占95%。
50年代初,西藏的人均寿命为35.5岁,现在西藏的人均寿命为65岁以上。

http://cache.baidu.com/c?word=%CE%F7%B2%D8%3B%B5%D8%C0%ED%3B%BB%B7%BE%B3&url=http%3A//www%2Encit%2Eedu%2Ecn/tzb/readnews%2Easp%3Fid%3D234&b=0&a=101&user=baidu

首先是战略方面
中国当前的战略是东防美日,西稳中亚,把西南做为中国的大后方,因此稳定西南大后方是中国的战略要求,而中国要在藏南和达旺与印度进行长期的拉锯式的争夺战争会使西藏和四川云南长期处于临战的最前沿,使中国的大后方变成了前线,中国的战略后方缩后到了湖南湖北,会造成中国的长期的不稳定,更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坚守青藏高原和阿克赛钦是中国的高明之处,阿克赛钦虽然非常荒凉但它的地势非常重要,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了,它居于中亚的制高点,紧临印度的首都和中心城市,它的地理优势远甚于藏南和达旺,如果说藏南和达旺是两块肥肉,而阿克赛钦就是中亚的镇妖塔和刺向印度心脏的利剑。一旦中印发生战争,中国的重装部队从阿克赛钦冲下来,可以轻易而举的攻破印度首都新德里,再势如破竹得南下横扫孟买等印度经济中心地区,使印度再次战败。而且阿克赛钦紧临印巴争议地区,在印巴战争爆发时可以有力地支持巴方,让印度战而不胜,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因此阿克赛钦是高悬在印度头上的一把利剑,中国所拥有的这把剑可以轻易的置强敌于死地,印度也清楚这点,所以它多次要求中国把阿克赛钦给它,就是想避免被这剑刺中心脏。同时阿克赛钦是中亚的制高点,居高俯视中亚各国,进可以制服中亚各国,退可抵挡中亚各种势力的渗入,就是由于中国拥有阿克赛钦,所以几十年来不管印度怎么发展军事,它都处在被动防守,阿克赛钦牢牢控制着印度,保证了中国西南后方和新疆的几十年的安全,同时牵制了印度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大大延缓了印度的发展。
其二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那就是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大面积的新岩石暴露于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消耗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即难溶的硅酸盐岩被风化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盐并带入海洋,在浅海大陆架阳光照射下碳酸氢盐分解成难溶的碳酸盐沉淀,使二氧化碳永久固定在岩石中。从而延缓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

首先我要说的这个命题是比较大的,如果用我来回答的话,我更愿意说青藏高原原的地理环境,对我国,以及南亚的地理影响。首先说下对我国的影响,我觉得第一重要的就是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所以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的我国的河流的一些情况,其实就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那么我国的阶梯又是阶梯状分布,所以也造成了我国的水能资源,特别是我国西南部的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对于南亚的影响,个人觉得对他排第一的影响应该是对他气候的影响,因为正是由于它,海拔高阻挡的来自西伯利亚蒙古的冷空气的南下,成为了一个屏障,所以,南亚冬季的人情况就不会遭受到像北美洲墨西哥湾沿岸的冷冻天气影响。其实自然就是对河流的影响,因为南亚以及东南亚很多的河流都是发青藏高原。这只是简单的两个方面的介绍,如果是说要升级到对全球的影响的话,那就应该比较专业我所分析的这两点的话也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地理影响,你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做,追问,谢谢😊

整个喜马拉雅山脉整个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拥有丰富的谁资源,是中国2大水系源头,对我国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那么从印度洋地区的水气可以直接飘到中国内陆地区来。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环境铸就生活饮食习惯

中国生存环境最恶劣的省是不是西藏?
答:二、西藏的主要灾害种类 西藏的自然灾害情况十分严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气候导致了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且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及灾害损失重等特点。(一)地震灾害 西藏地震活动频繁,是我国第二大地震带。据有关资料记载,自1911年有正式记载起至1977年,全区共...

【旅游地理】(10分)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地域辽阔,地势高峻,这里既有...
答:促进社会的稳定。(每点两分,任答3点可得满分6分) 试题分析:(1)从西藏的位置和环境特点来分析。西藏地处我国西南高原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夏季气温也比较低,影响旅游活动的时间。(2)旅游活动主要是会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并具有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等作用。

藏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如何?
答: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不过藏南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却被印度非法占据着。藏南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和西藏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么藏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如何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首先,地貌。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貌...

西藏自治区地处5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他他他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
答:6、热带、亚热带树种对水热条件要求高,不宜在西藏自治区引种.故6不符合题意;B、西藏自治区处我国西南边陲,人口密度小且分布分散,应强化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促进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故B符合题意;p、西藏自治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的目前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答: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势高亢和山脉阻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区的...

我要了解西藏的恶劣环境和地理位置及青藏铁路大开发
答: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已于...

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怎么样藏族文化,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对藏族文化...
答: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有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传说。相传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命其猕猴徒弟,由南海到雪域的西藏来修行。为了...

青普在哪里
答:青普旅游的产品包括线下文化艺术体验中心和线上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同时具有文化自媒体属性、平台属性和度假属性,兼具文化艺术的新媒体和文化艺术从业者交流互动的平台特质,同时也可购买度假产品,做有深度的文化度假之旅,形成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西藏地理环境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

西藏历史地理论文
答:一、西藏地理环境的功能与价值 西藏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它的自然环境,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地域文化使其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然而其不一样的神奇环境,深远地影响着西藏地区发展以及城镇建设的过往与未来。(一)西藏的地形地貌 讲到西藏,大家熟悉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高原,并且...

藏南地区的战略位置到底有多重要,从地理等多角度分析,其意义有多大?
答:西藏因其地势高隆,成为天然西部战略屏障;高原地广人稀,环境复杂恶劣,是重要的军事、航天、原子机密部门的设置地。而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有极大的控制作用,一旦落于他手,难以想象。而藏南不说其资源,但就位置上就是高原的南缘门户,被印度这样的潜在敌国占领,无异于把阵地设在自家院落。藏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