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作者&投稿:吕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有一本很有哲理的书,叫《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这句话广为流传,得到很多孤独寂寞的现代人认同。

因为人生来是寂寞的,赤条条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行走一世,最后又孤单地走了,如同幻梦一般。人们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痛苦着自己的痛苦,与这个世界无关。

很多人都是这句话的信徒。

可能某些时候,你需要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孤独中汲取力量,并且享受孤独。但最后,我们必然会渴望将自己在孤独中所获得的一切,说给别人听。所谓的享受孤独永远只是一个片断。

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被守关官员强行留下,貌似是被逼着写了《道德经》一书,但这可能是他的自由意愿,源于他想分享自己的思想,愿意向世人表达和传播自己的学说。

著名的畅销书《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记下的所见所闻所思。在书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向世人展现他心中复杂隐秘的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会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他人建立链接,形成影响。

2.

我们是社会化的生物,生活在各种关系中。对我们来说,关系就是一切,而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

在家里,我们是伴侣、父母、子女、家人,在外面,我们是老板、员工、同事、邻居、客户、主体或客体,我们还要担负朋友、亲属、恋人、客人、主人等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

就像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 关系即命运,关系就是一切,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每个人都无法与世隔绝,绝不是一座孤岛。

小时候,我们的世界是父母,父母就是我们的一切。

有一部分很幸运的人,父母能够满足儿女的心理需求,像有一双爱的眼睛,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情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所以很容易就长成了一个心理健康,不卑不亢,坚强自信的人。

也有很多人没能在小时候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注,这种童年时爱的匮乏和创伤令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性格问题,不管是与别人相处,还是与自己相处都困难重重,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复和自我拯救才能脱离。

心理学上认为,当下的关系模式,是一个人童年关系的再现,会展现在各种关系中。

刚上小学,老是写不好作文,爸爸愤怒的撕掉了我的作文本,虽然难过,却始终压抑着不敢放开来哭,被撕掉几次才终于通过。童年的经历影响深远,以致到现在仍镌刻在脑海深处。

还有很多次,一件小事,比如打碎了一只碗,都可令小时候的自己害怕得发抖。小时候总是受欺凌或被忽视,手臂越过桌子上的那根三八线常被同桌男生打,被老师划为拿不到毕业证的差生,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才成为少先队员,印象中在小学那段时光没有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如果可以,真的想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那时候的自己身边,抱着这个小女孩安慰她,别怕,谁都会打碎碗,一开始谁都写不好作文,如果受到欺凌,你要勇敢的还击,我会在你身边保护你。慢慢来,你会长大的,有能力做好这一切。

父母是孩子的全部世界,但如果他们给不了你安全感和想要的关注、包容和爱,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你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他们沟通,甚至很叛逆。所以那时候的我外表温顺听话,沉默缄言,其实内心倔强而叛逆,“我不想听你的,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童年时和家人的关系模式将内化成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在关系模式,和他人构建的关系往往是这种模式的投射。这种对应关系,往往像尺子一样精确。

长大后,自己和别人的相处,其实是小时候那种关系模式的延续。要不就是很容易愤怒,不想和别人交往,很强硬很自我。要不就是封闭自已,没有自信,也不觉得自己本身有什么值得关注值得说的,不习惯沟通交流和自我暴露。

当你和别人相处,一直不传达真实的自己,总是关闭心门,只剩下虚假示好或单纯应付时,与人交往就成了一件很累很乏味的事,人际交往方面就存在很多问题。

人总是想变得越来越好,我知道这样的创伤和阴影不能一直背负,一定要改变和突破自己。

而摆脱这个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接受童年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父母的本来形象,放下曾经的所有怨气。因为很显然,责怨父母,只会加重我们的痛苦,并不会让身为儿女的我们感到快乐。

只有接受真实的父母和童年经受的创伤,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拥有的事物之上,并去感谢父母和身边人已经给予我们的一切关爱,才能修复内心的创伤,从而自我救赎,主动发现和拥抱生活中的美好。

3.

和爱人的关系无疑是成人世界里最重要的关系,因为这种幸福和亲密感让人的灵魂得到归属,是心灵的栖息之地。

和爱人的关系决定人生的幸福,在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中,你会试着向对方学习而不是改造对方,试着发现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总抱怨和指责对方的不足;你会重视对方的心理需求,认真倾听对方的心声;你会把着眼点放在自己身上,学会自省,修正自己内心的创伤。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只争夺权利制高点,试图改变对方的真实意志,会使得这段感情特别痛苦。

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中,双方会有较量和磨合,但谁也不会改变谁,只是通过这个过程认识和接纳了真实的彼此。不拿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对方,而是多了解对方向你表达的内心感受,不妄自评价或提出建议,因为任何的评价、建议都阻断了传递感受的通道。

比如妻子向丈夫抱怨天气太冷,丈夫一定要明白妻子其实是想得到关心和爱意,而不是要听丈夫对于不多穿衣服的批评。

4.

心理学家武志红介绍过一本哲学书,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他说这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整本书可解读为“关系本体论”,意思是说,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

书里说,在以工作为核心的社会领域,我们用的是权力规则,在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我们要使用珍惜规则。

权力规则争夺的是谁说了算,是“我与它”的关系,珍惜规则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是“我与你”的关系。权力规则很常见,甚至在亲密关系中也经常出现。

有人在恋爱中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上升到“爱不爱我”的高度,但根本上是:如果你听我的、按我的来,就叫爱我;如果你不听我的、不按我的来,就是不爱我。所以这时构建的是“我与它”的关系。

马丁・布伯说不管你的目的与动机何等高尚正确,当你将你的目的与动机强加给别人时,你都是构建“我与它”的关系。

他的这个论述,戳破了关系中的大多数迷雾,因为关系中隐形的控制、利用甚至是剥削实在是太多了。

我也深刻赞同这句话:只有当我们能特别好地捍卫自己的空间,成为一个有强大自我的人时,才能更好地在某些时候放下自我,去构建“我与你”的关系。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我们都不是一座座的孤岛,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关注”,我们在寻求爱和享受关系的同时,也在付出爱和创造关系,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正确的处理和经营这些关系,尊重内心真实的感受,才能令人生美满而丰盛。

                                                       

海明威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的意思
答:是出自英国诗人多恩的诗句。意思就是人类无法与世隔绝。1、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海明威曾经引用过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诗歌片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 - 1631)的著作。2、约翰·多恩又译邓约翰,是...

请问“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出自何处?
答: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敲响 ...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出自海明威哪部作品
答:《丧钟为谁而鸣》。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上,海明威曾经引用过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堂恩的诗歌片断:“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 ...
答: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与社会休戚相关。但一个人首先必须有独立和坚不可摧的灵魂,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真正成为构筑社会的一份子.否则会被社会纷乱的海洋迷失,淹没。

在一个家庭里,每个人都不应该是一座孤岛,后面的话是什么?
答: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海明威《海明威文集》(下卷)。

请问“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出自何处?
答:海明威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的意思 原创不是海明威。是出自英国诗人堂恩的诗句。意思就是人类无法与世隔绝。 拓展资料: 这句是海明威引自英国诗人John Donne诗作的名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No One Is An Island): No Man is an Island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答:没有人是个(孤)岛,独自一人 每个人是大洲的一小块 属于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一块土地被海洋冲走了 欧洲就变(缩)小了 如果冲走一个海峡也是这样 好像冲走你朋友的庄园 或者是你自己的庄园,也是如此这样)任何人的死都使我(觉得)渺小 因为我是属于人类之一 故此,不要派人去打听 死亡钟声是为谁而敲...

海明威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的意思
答:3、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这种超越了国家和种族的命运与共的感触,正是激发人们寻求人道主义共识的基础。这种感触在小艾兰事件中也得到了体现。小艾兰的悲剧让人们透过难民危机,领略到叙利亚硝烟下的悲凄苦厄,意识到和平...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独自一人,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海明威这首诗...
答:所有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不是孤立的,都是群体中的一员。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答: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我们都不是一座座的孤岛,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关注”,我们在寻求爱和享受关系的同时,也在付出爱和创造关系,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正确的处理和经营这些关系,尊重内心真实的感受,才能令人生美满而丰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