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作者&投稿:畅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很有多同学在对初三物理进行复习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所以导致复习效果不明显。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导线:传输电能;

  (4)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2、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4、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5、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6、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7、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8、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9、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10、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11、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12、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1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4、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15、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16、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17、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18、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19、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20、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1、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22、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23、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24、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e=1.6×10^-19C

  25、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26、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27、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28、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29、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0、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3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2、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33、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34、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3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初三物理的答题方法

  1、答题准确,单位统一,据定律、公式,要将不同单位换算成统一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

  2、拿到试卷,仔细阅读,找到突破口,准确完整地答题,如字母符号要写清楚。

  3、绘制电路图等一定要清晰、准确,注意实线和虚线、直角标记、箭头指向等问题,要充分利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电路图时连线交汇处要加黑点。

  4、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联系生活实际。

  5、遇到计算题先找出隐含的物理信息,理清思路,再规范作答,注意保持卷面整洁。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var _hmt = _...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梳理
答:仔细想想,你花了一个多小时去考试,又花了很多时间让老师改卷和听老师讲评,实际上真正对你的学习有意义的只是那丢掉的十分,明白了这一点,你还会轻视错题本吗?错(好)题本使你的复习极具针对性,是物理取得优异成绩的捷径。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 初三物理...

初三 物理 英语 化学 总结,个公式 ,重点实验题 ,归纳
答: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2020
答: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电学基础知识归纳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重要知识...

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答: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

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梳理
答:这篇文章我给大家归纳梳理了物理中考必背的重要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内能 1.分子动能:(1)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2.分子势能 (1)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具有分子势能。(2)分子作用...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出来是怎样的呢?我相信很多同学想看见,想知道。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
答:初中物理是各位同学需要下功夫的一门学科,很多同学对待初中物理的学习态度和初中数学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初中物理的难度。现在我将初中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供各位初中同学学习,复习使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

2022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答: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 2022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 2022初三学生个人学习计划5篇 ★ 2022...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答:【篇一】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2、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3、功的公式: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