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作者&投稿:淫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力和机械】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概念: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静摩擦摩擦力滑动摩擦动摩擦

  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物态变化】

  1.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3.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5.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忽略摩擦阻力)

初三上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答: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归纳了初三上册的重要物理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静电现象 1.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3.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答:★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 ★ 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 ★ 初三物理电学基础知识归纳 ★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

初三物理上学期有那些知识点
答: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干货建议收藏
答:初中物理有哪些重要知识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 物理知识点 ,仅供参考。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 机械能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 重力势能:物体...

初三上半学期的物理电路所有知识点
答:【一】知识储备 一、静电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2、点河间的作用:3、如何使物体带电及带电的原因:4、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四种)二、电流的形成及方向的规定 1、电流的形成:2、电流方向的规定: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的定义:2、绝缘体的定义:3、半导体和超导体:4、导体导电原因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

物理初三上册知识点汇总 重点精髓归纳
答: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它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4)插座:为了给家用电器供电,家庭电路中都装有插座,插座有两种。两孔插座:一孔接火线,一孔接零线;三孔插座:一孔接火线,一孔接零线,另一孔接地。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 物理 初三上册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答: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九年级物理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电学部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出来是怎样的呢?我相信很多同学想看见,想知道。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记住的常量 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2。15℃的空气中...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答:物理是一门非常需要练习 总结 的一门功课,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感觉物理很难学,初三物理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更多物理相关内容推荐↓↓↓ 物理磁场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学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 物理学上10大科学定律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