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中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这期间发生了些什么?

作者&投稿:宏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历史曾经出现1500年空白期,这是哪段时间?~

空白期应该是在夏朝灭亡和商朝灭亡的时候,夏朝其实原本就是没有统一的有无数个小国存在动荡不安,商朝灭亡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没有被统一的,因为那会的文字不是很发达记录的很少。

以下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1500年
公元纪年中公元15世纪的最后一年,中国农历己未年和庚申年、明朝弘治十三年。在该年份出生的最著名人物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在他在位期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该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罗缪·迪亚士不幸遇难,而其弟迪奥戈·迪亚士于该年发现了马达加斯加岛。目 录1资料
2大事记
31500年-出生
4逝世
5统治者
5.1 坎坷的童年5.2 立为太子5.3 即皇帝位5.4 改革弊端,中兴明主6历史记载

1资料简介:1500年是明朝弘治十三年。出生:2月24日——查理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8年逝世)2大事记昔班尼汗攻陷布哈拉。1500年前的人们已会酿含抗生素的啤酒。8月10日,迪奥戈·迪亚士Diogo Dias 在东非发现一个岛屿并命名为圣劳伦斯岛,即日后的马达加斯加岛。31500年-出生戈麦斯·佩雷拉(西班牙语:Gómez Pereira;1500年-1567年)是一位西班牙哲学家、医师以及自然人文学者。他来自今卡斯提尔-莱昂自治区的坎波城(Medina del Campo)。他致力于消除人们的中古时期医学概念,提倡采用实验方法;在哲学方面,其标准方向和论证启迪了勒奈·笛卡尔。据信他启发了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他因行医而成名,但他还拥有许多其他不同的职业,例如∶经商、工程师和哲学家等。西班牙国王称号:卡洛斯一世(西班牙语:Carlos 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五世(德语:Karl V,实际读音为卡尔);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是西班牙国王(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在欧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本韦努托·切利尼 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雕塑家、珠宝工艺师、美术理论家、作家,主要作品有《斩梅杜萨的珀修斯》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著有《切利尼自传》。桂元澄(1500年(明应9年)-1569年8月17日(永禄12年7月5日)),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毛利氏家臣,毛利十八将之一,与毛利氏主家共同祖先的庶家众人。桂城主,官位能登守、左尉门卫。吴承恩(1500–1582),中国小说家,《西游记》作者。4逝世10月21日——后土御门天皇,日本天皇。(1442年出生)5月24日——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葡萄牙著名航海家(1450年生),在与另一位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率领13艘船发现巴西后从巴西再出发去印度的途中在好望角船队遭遇风暴后,其中他乘坐的船被毁,而葬身海底。日期不详—— 陈献章,明代著名思想家(1428年出生)5统治者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70-1505年),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泰陵(今北京十三陵)。坎坷的童年孝宗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
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纪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祐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祐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立为太子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第一次见到自己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有一次,万贵妃请太子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太子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太子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贵妃既惊且怒。嚷道:“这孩才几岁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此后,她一改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宪宗在妃嫔中走动不再受限制,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出生,皇子渐渐多起来。万贵妃想以此要挟皇帝另立储君,废掉皇太子的地位。宪宗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朝中众臣极力反对。而此时泰山一带突然出现地震,占卜者指地震的原因是上天警示如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宪宗心中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即皇帝位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事实上,宪宗留给儿子孝宗的,不仅是一个紊乱的朝政,而且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对于这些情况,孝宗在宫中为太子时已经是有所了解的。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朝廷要员的人事安排上,待到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他便开始注重于对内忧外患的治理。由于成化时期,宪宗皇帝宠信佛道,致使许多佞幸小人混入朝中,李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是当时朝廷中的第一大害。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额手称庆。接着,孝宗皇帝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改革首先从内阁开始,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同时,孝宗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象王恕、怀恩、马文升等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为于谦建旌功祠,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时称朝序清宁。改革弊端,中兴明主在万安的被逐罢之前,人们并不十分了解孝宗其人。只知道他是一个出生于冷宫的一个身份卑贱的宫人之子,后来虽得到宪宗承认,但一直受嫉于万贵妃,甚至到成化末年,还有废立之危。因此,当这个十七岁的青年登极为帝的时候,除去得到一些正直大臣们的拥护之外,恐怕多少还有些同情,他的皇子生活实在太坎坷了。但是人们很快就不得不对这位年轻皇帝刮目相看,斥佞用贤的弘治初政,给成化后期混乱的朝廷打了一针兴奋剂,使明朝有了中兴的希望。而这位皇帝又出奇地宽和善良,即使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也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孝宗在内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
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知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孝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对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他不仅没有宠妃,而且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孝宗统治的后期,他对佛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庞信。后来李广畏罪自杀,孝宗以为李广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帐本,孝宗这才醒悟。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沉睡多年的励精图治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重新远佞臣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三十六岁的孝宗与世长辞。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后世史家给予明孝宗给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力挽危局,清宁朝序,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为中兴明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成。由于先天体弱,孝宗36岁时死于乾清宫。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6历史记载陈纪逝世陈纪(?-1500),字叔振,福建闽县(今属福州)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庶吉士,以监察御史提督北直隶学校,士子服其公明。擢陕西按察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召还理院事,升右副都御史。后以疾告辞。弘治十三年(1500)三月二十五日卒。居官清慎,持汉平恕。众臣上言修省事宜弘治十三年(1500)五月十四日,五府六部大臣应诏上言修省:早视朝,勤听政,汰冗员,节财力,省差遣,处庄田,清盐法,申禁例,修武备,壮军容,恤官军,止织造,惜边民,停改造,减供应,斥异端,警骄惰,防诈伪。孝宗表示听纳。徐琼致仕徐琼(1425-1505),字时庸,号东谷,一号明农翁,江西金溪人。天顺之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廷侍讲、南京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弘治三年(1490)迁南京礼部右侍郎,以考满至京,改礼部左侍郎。九年迁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弘治十三年(1500)五月十五日加太子太保致仕,弘治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卒,年八十一。王克复逝世王克复(?-1500),字师仁,福建福清人。天顺元年(1457)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明习法律。累迁江西布政使,时江西讼纸堆积如山,克复一日判完,时称“王一火”。官终南京吏部侍郎。后致仕。弘治十三年(1500)六月十二日卒。历官以勤慎著称。邓廷瓒逝世邓廷瓒(1430-1500),字宗器,湖广巴陵(今湖南岳阳),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淳安知县,有惠政,九载始迁太仆寺丞。出任贵州新设之程番(今惠水)府知府,悉心规划,兴建城郭、学校等建筑,政平令和,夷人得安。九载秩满迁山东左参政,寻进右布政使。弘治二年(1489)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提督军务征讨都匀苗民七富架、长脚起义,以功进右都御史。弘治八年召掌南京都察院事,未几巡抚两文兼提督军务,再进左都御史,屡征两广瑶民起事者。弘治十三年(1500)六月十三日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少保,谥襄敏。有雅量,待人不疑,世称长者。屡督军务,出战多有胜绩。杨谧逝世杨谧(?-1500),字文宁,河南仪封(今兰考东)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昆山知县,以治行卓异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升太仆寺少卿,转大理寺右少卿,进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今河北宣化),清理势豪所占屯田,还之于军。迁左副都御史,寻升兵部右侍郎,训京营兵马。弘治十三年(1500)六月二十九日卒。居官端慎,不计名利。梁璟致仕梁璟(1430-1502),字廷美,山西崞县(今原平北)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成化中迁都给事中,擢陕西左参政,历左右布政使,在陕西十五年,有政绩。弘治初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上书奏请停免武当山道士所征杂役。改抚四川。弘治七年(1494)召科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南京户部尚书,弘治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致仕。弘治十五年七月卒。萧祯致仕萧祯(1432-1501),字彦祥,泰和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任员外郎,出任湖广按察佥事、副使、按察使,擢河南左布政使、南京工部右侍郎,改刑部右侍郎。弘治十年(1497)迁南京工部尚书,弘治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致仕,弘治十四年卒,年七十。张颐逝世张颐(?-1500),字养正,其先祖为直隶江都(今属江苏)人,后占籍山西太原。天顺四年(1460)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升修撰,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汪直北征,颐曲意意奉迎,遂以军功转左,寻升工部右侍郎。成化十九年(1483)汪直败后被劾致仕。弘治十三年(1500)八月初十日卒。焦俊逝世焦俊(?-1500),广东广宁人。少为商贩,成化九年(1473)袭兄寿东宁伯之爵,任左府带俸神机营管操,成化二十一年充总兵官镇甘肃,二十三年改镇宁夏。弘治八年(1495)召掌南京前府事,管理操江,弘治十一年镇守贵州,弘治十三年改湖广,未至即于是年九月二十二日卒。于冕逝世于冕(?-1500),字景瞻,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于谦之子。景泰元年(1450)以谦功迭世袭副千户。谦死从坐戌龙门,屡上疏讼其冤。成化初,于谦昭雪,冕自陈不愿就武职,遂改兵部员外郎,累升礼部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应天府尹,后致仕。弘治十三年(1500)十二月十一日卒。通经史,有才干,历官能尽其职。

我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但在这五千年中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之间没有任何的历史记录。空白的1500年分别存在于夏商这两个朝代,以及商朝到周朝之间。这期间有过暴君的出现,暴君的出现导致了历史上的空窗期。另外,当经历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更迭,就容易造成历史上的空白期,社会动荡造成没有任何的历史记载资料的存在的情况出现。

虽然有着1500年的空白期,但是当中也出现过很多的神话故事。我们很难从这些扑朔迷离的神话故事中去推断空白期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然而在夏朝的空白期时,那段时期是启在统治着夏朝。夏朝时期存在着的无数小国说明夏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夏朝里的各个小国由启统一领导,这也是唯一夏朝空白期我们知道的史实。

朝代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夏朝也难以避免衰落。衰落的夏朝在商的带领下扭转了衰落的局面并且兴盛了起来,实力也变得强大了。夏桀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暴君,他残暴的行径,酒池肉林的荒淫享乐做法导致夏朝灭亡,夏朝因此被商所取代。此时的历史记载有过关于大统被太甲继承了之后就再无记载。

在商朝的空白期里我们对商的动向不得而知。直到很长之后的一段时间,历史的记载才有流传下来。夏商周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当时没有统一的文字,这对历史记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又或者掌握文字书写的人为数不多,在那一历史时期记录发生过的事情的人或许也没有想过该怎么去记录并把记录的内容流传下来。历史开始慢慢变得清晰在公元841年,但这时共和新政发生了,不过并没有材料记载,历史学专家也无法诉述清楚,如此一来这段历史也就变得错综复杂了。



在中国历史,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历史中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这期间发生了些什么?
答:但在这五千年中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之间没有任何的历史记录。空白的1500年分别存在于夏商这两个朝代,以及商朝到周朝之间。这期间有过暴君的出现,暴君的出现导致了历史上的空窗期。另外,当经历一个朝代到另一个朝代的更迭,就容易造成历史上的空白期,社会动荡造成没有任何的历史记载资料的存在的情况...

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究竟发生了什么?_百度...
答:而在此之前,那些没有第一史料佐证、只能靠后人的只言片句拼凑出来的王朝和事件统统都被认为是传疑时代的事情。而这个1500年的历史空白期,也就是发生在信史时代开始之前的,这段年限中包括了夏商周三朝各自存在的时间。近代,随着甲骨文的不断发掘出土,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重见天日。自1899年于河南...

中国历史中的1500年的空白期,都发生了什么?
答:这个空白段没有任何的历史记载,也更没有任何的历史文物发现。一直到信史时期中才对接上中华五千年历史。民间只能用神话传说来把这段1500年的空白历史补充起来,然而夏商周之后也出现一段空白历史,夏商周是我国三个比较悠远而古老的朝代。夏朝和商朝之间的确出现过500年的空白段。这一奇怪现象也出现也出现...

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当时发生了什么?_百度...
答:关于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无任何史料记载,当时发生了什么分享如下: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所谓“1500年空白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真空状态,而是相较于前后的文献史料而言,在此阶段内可获得的文献材料相对较少,因而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谜团和想象空间。这个时间段大概是公元3世纪到公元6世纪,也就...

中国历史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中国曾经1500年空白期中出现过有关于很多神话故事的夏朝,在整个夏朝时期,它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流传下来,似乎这就是一个空白的王朝,平淡地流淌在灿烂的5000年文明长河之中。中国历史存在1500年的空白期,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只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其实这里面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历史...

历史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空白期,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答:在长达60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看不到商朝的动向,直到公元前841年,中国的历史上开始出现了准确的纪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叫共和新政。当然,关于这段历史到底讲的啥,史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说,讲的是西周时期的一场政变,周王权力被架空,两个权臣一同执政,所以叫“共和”。但由于缺少其他...

我国存在1500年的空白期,无任何资料记载,期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答:我国存在1500年的空白期却无任何资料记载在中国历史有空白处很多,中国上下五千年,真的把这五千年统统拿出来记载这么详细,恐怕不可能,事实文字记载起源于商代甲骨文和青铜时铭文,而商以前夏朝直到中华五千年开端的炎黄时代,只能通过神话流传来考证,像《山海经》等等民间遗留下来的古老书籍。其根本原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