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我国久远的历史性,佛教已有多少年的历史:2000,1700,1300,1000 ,1500

作者&投稿:文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佛教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截止2019年,佛教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在漫长的弘传过程中,佛教的核心教义始终未曾改变,佛教自觉觉他的根本精神也未曾丢失。
佛教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化,其自身需要不断地改变和调整,这是对当时文化的合法回应与弘法利他的契机方式,这些改变与调整正是佛教中国化的关键所在。同时,这些调整与改变的过程也记录了佛教中国化的种种经历,其对未来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有着经验性的指导价值。

扩展资料: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最终完全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根本情怀和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和文化精神。
中国佛教的特点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例如“农禅并重”就是中国佛教在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中形成的不同于托钵化缘的印度佛教的鲜明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实践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印度佛教一般认为是汉朝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公元64年,汉明帝“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遂派使者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公元67年,会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携经书和佛像到中国,翻译了部分佛经《四十二章经》。
汉明帝在公元68年建造了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着1900多年历史。

扩展资料
佛教的主要观点
1、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2、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3、反对自杀
佛教认为人身难得。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获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值木”,极为难得。对修学佛法来说,人身无八无暇、有十圆满,是学习佛法最好的善缘条件。无论我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追求世间的幸福生活,还是修学佛法,追求出世间的解脱利益,都要依靠这极为难得的宝贵人身。
4、反对末日邪说
末日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佛教在中国已有二千年历史。

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

主要思想

1、 轮回。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因为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无有止境,并认为无止尽的烦恼是苦与不自在的。

2、 开悟。佛教的修行目的就是为了从轮回中解脱,指生命个体能够脱离世间生死轮回及其带来的各种苦,“从‘轮回’中‘涅槃’从而‘解脱’”是印度教、耆那教等印度诸宗教的共同概念,但具体内涵不同。

3、 涅槃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的自体性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二乘佛教的见解是从此不再受后有。

扩展资料:

分类:

1、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指以汉字记载经典或汉字文化圈的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

2、藏传佛教

7世纪佛教经莲花生大师等人传入藏区,朗达玛灭佛后一度萧条,后萨迦派和格鲁派等兴起并被蒙古贵族信奉,在五台山和北京等地也有大量寺庙。

3、上座部(南传)佛教

中国云南的诸多民族从南诏时期开始信奉缅甸等国传入的佛教,与东南亚佛教来往密切,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系统,傣族有11世纪的贝叶经传世。

参考资料:中国外交部-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



根据史书记载,佛历年以佛涅槃的那一年,也就是543年+2014年=2557年,不过佛陀是623年出生的,29岁悟道,也就是公元前594年,那么那个时候已经发现了佛教的真谛,因此,严格的说,佛教已有2608年的历史,今年是佛历2557年。

,佛教于我国汉朝传入,约莫在公元初,迄今为止约有2000年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应当在2000多年。

佛教已有2550多年历史。

中国宗教的特征是什么
答:首先,中国宗教的多元性特征非常明显。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多宗教、多信仰共存的状态。主要的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在中国都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广泛的信仰群体。这种多元性不仅体现在宗教的种类上,也体现在各种宗教内部的教派、流派上。其次,中国宗教的历史性特征也很显著。中国的...

我国宗教的类型及影响
答:5. 我国宗教团体和组织参与了多个世界性宗教组织,如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伊斯兰事务最高理事会、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等,并在国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6. 每年都有数千名中国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同时,我国宗教界也积极接待国际宗教访问者,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友谊。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

道教是中国古老的宗教,为何后来很多人却信佛?
答:历朝历代君王都是我国最高权利统治者,可在他们死后,他们的皇位和权力便都由他们的子孙继承。可哪个帝王不希望权利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有许多历史上的皇帝都希望寻求长生不老药。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皇帝便是秦始皇,秦始皇在自己统一六国后对权利更是急切地渴望,唯一能阻止他掌控权利的因素便是死亡...

高中历史佛教史
答:这是具有权威性的代表意义的。 2.佛教史的版本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撰稿人有任继愈、杜继文、杨曾文、丁明夷等,分别叙述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几个时期佛教历史。本书首先论述秦汉时期中国社会流行的宗教迷信和方术,从佛教入华起,置之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附属地位,探究佛教流行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中国文化从依...

我国宗教的特点是什么
答:6. 宗教的多样性:我国宗教种类繁多,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在历史、文化、信仰、仪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7. 宗教的包容性:我国宗教具有包容性,可以与其他宗教和谐共处。在历史上,我国宗教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宗教融合的现象。例如,佛教与道教、佛教与儒教等...

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为什么它可以昌盛至今?
答: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是传播时间最久远的,而且不需要通过枪炮等任何武力,温和的传播并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中国佛教由东汉时期印度传入中国,佛教初期可分为二系一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二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也就是说中国刚开始就兼备大小乘佛法,这是佛教初期在中国的特色。魏晋时期僧人们...

大家是如何看待佛教在我国历史及现代史中起到的作用?
答:当然,产生和流传于封建社会的佛教的对人的社会性的制约作用,也还需要通过宣扬按照佛教的道德规则进行的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来实现。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其发展和得到广泛的传播却是在古代中国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东方国家,象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等。反而在其发源地印度,佛教却没有成为主要的宗教。印度的...

中国的传统宗教不是佛教,为什么在后来佛教成为主流
答:还有一位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早年曾对佛教文化采取过虚无主义的态度,但到了晚年他开始系统地钻研佛经,表示自己需要补课。这位史学家对人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可是现在人们还是不重视研究佛教,把它看作粗俗的宗教迷信。”“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详细点。)谢谢
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

佛教已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佛教是怎么本土化,影响中国社会全貌的...
答:3、 中国思想本来就具有强烈的“此世性格”对彼岸世界的兴趣较少,因此对佛教教义往往也不甚关注,佛教界也不大重视佛学,往往盖寺庙各方乐捐,但办佛学院就信众兴趣寥寥,“明心见性”的直接最迎合他们的口味。中国历史上宗教对人的约束力很小,用葛兆光的话说,它“并没有一种强制性的力量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