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铁路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作者&投稿:翟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4月24日,中铁科研院首届科技创新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了中铁科研院“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并部署了中铁科研院在“十三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中铁科研院汇聚了行业一大批高素质科研人才,他们奋战在科研一线,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站在历史新起点,中铁科研院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铁路、公路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

  秀肌肉多项科技成果居国内外先进水平

  在本次科技大会上,中铁科研院表彰了16项“十二五”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

  在表彰的成果中,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获得特别奖;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及缓解措施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地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隧道(洞)仰拱模板台车与TBM联合作业的设计与研究、高层建筑纠倾加固新技术研究,这5项科技成果荣获一等奖;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状态及铺设无缝线路可行性研究、HSP206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推广应用研究、青海玉树地震滑坡(公路)治理与边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等10项科技创新成果获二等奖。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监测技术,首次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安全预警,解决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的难题。该成果在宝兰客专、西成客专、成贵铁路等30余条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推广使用,开启了铁路隧道及地下工程信息化监控量测技术先河。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及缓解措施研究。在国内首次测试和分析了特长隧道中无砟轨道对微气压波的激化作用,国内首创了通过“特定有限区间”采样对隧道空气阻力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形成了减缓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成套理论。

  HSP206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推广应用研究。20余年潜心科研,首创声波反射与散射联合反演成像技术,成功研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HSP206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仪,丰富和完善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堪称“隧道地质医生”。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地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黄土工程技术研究取得新进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理论基础,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状态及铺设无缝线路可行性研究。寒区与冻土区工程技术获得新发展,形成了多年冻土与寒区工程建设、养护及维修成套技术,为青藏铁路安全运营作出了突出贡献。

  兰新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研发多种铁路沙害防护措施,解决铁路沙害防治技术难题。项目研究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已在青藏铁路、南疆铁路、兰新铁路及兰新高铁等进行了推广。

  展实力“十二五”期间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中铁科研院是世界500强中国中铁旗下唯一的综合性科技企业,从“三线建设”中的科技战斗小组,到“地质博物馆”成昆铁路上的山岭隧道专家;从“雪域天路”青藏铁路上的冻土难题破解者,到新世纪京沪、哈大兰新等高铁建设的科技骨干,半个世纪以来,中铁科研院勇攀科技创新巅峰,成长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滑坡与特殊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单位。

  据中铁科研院总经理李林介绍,“十二五”期间,中铁科研院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了具有中铁科研院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系统整合,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了科技管理和创新研发平台,建立了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实施科研项目2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30项;通过评审(鉴定)科技成果74项;获得专利授权173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9项。

  同时,中铁科研院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湿喷混凝土机械产品的系列化,现已形成TK系列湿喷机、PS系列矿用湿喷机、TKJ系列混凝土喷射机组等系列产品。研制的大能量可控式电火花声波震源最大功率达1万焦耳以上,可穿透200米的岩土体,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从历史时间的坐标来看,与科研院长期坚守科技研发是分不开的!”中国中铁副总裁刘辉在科技大会上如此评价道。他说,中铁科研院依靠数十年的科技积累,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在部分技术领域确立了领先优势,你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使科技创新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使企业尽快成长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谋未来全力打造中国中铁“科研新航母”

  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铁科研院始终不忘科技创新的初心,持续专注土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中铁科研院这艘“科研新航母”正在成为行业科研人才的集聚之地!一大批国家、省部级专家,众多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和高素质科技人员,组成科技研发中坚力量。

  中铁科研院董事长徐敦美透露,“十三五”期间,中铁科研院将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打造中国中铁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平台、科技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在传统优势专业领域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巩固和发展各专业优势地位,并争取在工程信息技术、节能与环保专业领域形成技术引领能力,在智能施工技术、3D打印技术、BIM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建立中铁科研院特色的专业体系。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转折点,中铁科研院将进一步瞄准和引领行业发展趋势,针对工程建设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着力打造成为中国中铁科技研究、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



为中国铁路建设插上科技翅膀
答:半个世纪以来,中铁科研院汇聚了行业一大批高素质科研人才,他们奋战在科研一线,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站在历史新起点,中铁科研院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铁路、公路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秀...

为高铁插上数字化的翅膀轨道交通列控系统检测技术转型升级
答:在轨道交通的安全性方面,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检测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科技保安全作用,研发轨道交通全领域列控系统数字化仿真全场景验证平台,支撑中国高铁发展,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去,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典型的轨道交通包括高速普速铁路、...

《詹天佑》的作者介绍
答:全文分为四部分,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然后,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清朝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后,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以及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以后国内外的反应)来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接着,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

有关詹天佑的故事
答: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Jeme Tien Yow),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

詹天佑的事迹
答: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

滨特尔电子设备保护成功助力中国中车铁路建设项目
答:该系列插箱提供“轻型”、 “重型”、 “加固型”三种版本,满足不同承载及抗振要求,同时也支持客户定制。“我们十分荣幸地与轨道交通装备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领域的领导者中车株洲所合作,为中国中车铁路建设项目,乃至全球的铁路发展事业奉献一份力量。为了更好服务中车株洲所,达成双方深度合作,我们还...

我国自主创新研发高铁声屏障开始推广应用
答:目前在国内投用的高铁声屏障大多是国外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螺栓连接插板式产品。随着我国高铁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铁路总公司提出自主创新研发技术领先的高速铁路声屏障产品。项目团队经过近3年的科技攻关,研发出高速铁路超高强混凝土声屏障,在结构一体化设计、单元板和吸声板生产工艺工装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哪一条
答:京张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条采用电力驱动的铁路。这种电气化铁路以其低成本、低噪声、高效率、高速度和可持续性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科技成就,而且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如今,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完善的...

铁路基建龙头股(铁路基建龙头股神州高铁)
答:在未来,神州高铁还将继续发扬人性化、创新和责任的精神,为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他们将继续建设更多高铁线路,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同时,他们还将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高铁技术的发展,为世界交通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神州高铁,连接着人与人、人与梦想的桥梁...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哪一条
答: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京张铁路,它位于中国北方的京张地区,全长219.5公里。这条铁路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正逢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的农村问题,于是当时政府决定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北京和张家口之间的路线是中国第一条新建的现代化铁路网络,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动力供应线用交流电 。京张铁路于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