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武将实力排名

作者&投稿:陈没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中武将排名~

1、吕布
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三国第一猛将,最初是丁原义子,因丁原反对董卓,吕布一时杀败董卓,但后来被李肃用赤兔马、方天画戟和财物收买而杀掉丁原投奔董卓,与董卓结为父子,也因此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吕布在虎牢关前大战刘备、关羽、张飞,而后败走,王允用貂蝉先后色诱董卓、吕布,施连环计使得吕布杀掉董卓;
而后被李傕郭汜击败退走长安,与陈宫、张邈等趁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时攻占濮阳,被曹操击败后去依附徐州的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袭取了徐州,最终刘备与曹操联合攻打吕布,吕布遭部下叛变兵败被抓,向刘备求情不成被杀。

2、赵云
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汉先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3、关羽
高大威猛且武艺不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
在十八镇诸侯讨董卓时,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备徐州兵败,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为曹操解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
刘备称王后,关羽官拜五虎上将之首,领兵攻取襄阳,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后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徐晃趁机夺了偃城,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

4、典韦
典韦擅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曾经为朋友报仇杀人,提着仇人首级经过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因驱猛虎过涧,被奉命寻找人才的夏侯惇认为是奇才,推荐给曹操,由于可单手举起欲坠的旗杆,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
后曹操欲为父报仇而进攻徐州,以夏侯惇、于禁、典韦为先锋。曹操与吕布交战时被困于濮阳西寨,典韦以十余枝短戟刺杀敌军,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又挺双铁戟驱赶吕布手下四将。
此后曹操中陈宫之计被困于濮阳城中,典韦拼死保护曹操逃出四处起火的濮阳城。后张绣投降曹操不久后由于曹操侵犯其叔母而再度反叛曹操,其部将胡车儿请典韦饮酒,将其灌醉,乘隙偷走其双铁戟。
张绣发动叛乱,典韦独身一人于曹操营帐辕门前奋力抵挡敌军,终因寡不敌众,背后中枪,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

5、马超
出场时十七岁,在长安连杀之前逐走吕布的董卓部将王方、李蒙。曹操诱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起兵反曹,在潼关连续击败曹营诸多将领,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渭水射得曹操夺船避箭,让曹操两次差点丧命。

而后大战虎痴许褚,被贾诩用离间计击败,败走凉州。不久马超卷土重来,占领冀城,虽然非常勇猛,战场上将杨阜七位兄弟击杀,但仍被夏侯渊、杨阜等人联合击退。
投奔汉中张鲁,而后在葭萌关前大战张飞,被劝降归附刘备,随即引兵迫降刘璋,并活跃于汉中之战。
蜀汉建立后马超镇守西平关,令伐蜀五路兵的羌兵不战自退,诸葛亮率军平定南方叛乱时,马超代替魏延镇守汉中,在诸葛亮平南回都后病死。

关于三国演义武将排名,民间有许多种说法,各有各的高见。比较普遍的一说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
1,吕布
吕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què]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叛乱,占据濮阳,但是两年间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和好一阵又相互攻伐一阵。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dūn]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城破被俘,被处死。
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
2,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3,典韦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4,关羽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5,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6,张飞
张飞(约166-221)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7,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8,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9,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
刘备是小说里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仁”的体现者。小说第一回介绍刘备时说:此人“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后来又“跨下黄鬃马,手掣双股剑”,从而构成小说刘备的整体形象:作品不仅通过大量的具体故事和人物评价刻画了刘备抱负远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还是渲染了刘备宽厚仁义的特点:《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一个“仁”的典型来塑造的,“仁”是刘备性格的基凋,而刘备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飞

NO1:吕布(硬仗流)战力:100

吕布武力乃至三国武力巅峰,综合能力更强,武力高不可怕,可怕的是硬战流,有硬仗流水平的武力无论情势多劣势都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唯一限制吕布武力发挥甚至超越超一流的是吕布性格,如果吕布性格能与马超张飞这种血性那么吕布可以将其他超一流拉开一档次,即使性格差的吕布还是能稳胜其他超一流。从嘉本的张飞枪法渐乱,或者关张合力三十合战不到许褚典韦前后夹击也没有胜算要六将合击,到后面百合后让张飞不敢再找茬。

NO2:马超(硬仗流+战力小爆发+韧性+血性)战力:99触发战力小爆发可以发挥出100战力

马超是整个三国最全面最完美的武将,其硬战流属性+战力小爆发+韧性和血性,综合让马超比其他超一流多一点优势稳居第二,可以让马超战力充分发挥甚至可以与超一流激战几百合还能独自一人追杀冲阵杀敌。马超的马技三国第一,步战和用剑以一敌五,到马战用枪以一敌七都完胜,躲避箭能力也是一流,用枪拨箭,连暗器飞锤,射箭都有不俗的表现,可见贵族从小培养比半路出家的武将还是很有优势的。

NO3:张飞(硬仗流+韧性+血性+越战越强)战力99

张飞没有吕布巅峰武力也没有马超硬中带小爆发能让超一流抵挡不住的攻击力,但是张飞自己有自己无与伦比的韧性+血性+越战越强的特性能与其他超一流在持久战中拉出差距,张飞在被八将包围能在突围中互有损伤,和独自冲散许褚+铁骑可见张飞或许前期大家体力充沛的时间没有优势但是当你持续打下去之后张飞绝对是最后胜出的那一位。

NO4:关羽(爆发流)战力:99爆发状态下可以打出超越三国武力巅峰数据水平101

最好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以力破万法就是关羽的武力诠释,爆发状态下的关羽能完成三国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斩颜良诛文丑奋力战退许褚+徐晃组合,这等武力即使是拥有硬战流武力巅峰100的吕布也无法完成的里程,如果没有战力99+硬战流的特性超一流是无法撑过关羽爆发期战力下的,可惜关羽如果能拥有硬战流属性的话关羽或许是能与马超并排第二甚至是可以吕布NO1中较量了。

NO5:典韦(硬仗流+韧性+血性)战力:98

典韦能追黄军一日一夜还能与许褚激战数百合和保护曹操时候所表现出的血性,正是这份血性+硬战流导致典韦综合超越许褚。

NO6:许褚(防御悍将+韧性)战力:98许褚的防御能力是三国之至能硬吃下硬战流张飞的攻击也能无人能及

NO7:黄忠战力98普普通通战力98没有任何特性与许褚一样没有硬战流武力无法稳定发挥就是说明很多能赢下的单挑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速拿下。纯武力98没有特性的黄忠是无法以上的超一流比的。强一流榜

NO8:颜良(爆发流)战力97 爆发起中能发挥出99战力颜良不要说拥有特性了,可能来个负特性也不奇怪

NO9:庞德(硬仗流+血性+战力小爆发)战力97 战力小爆发能打出98的战力

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NO10:赵云(机会主义者)战力97

赵云作为机会主义者能发挥很多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时机不好甚至无法突破百十人的包围。



按照《三国演义》书中。吕布武力值设定最高。然后依次是关羽,张飞。关羽也被神化了。赵云的武力值预计不在关羽之下。但是赵云被写的太完美了。赵云属于智勇兼备。马超武力值也不低。和张飞打三百回合不败。魏国,典韦,许褚都属于猛将。张辽居于五子良将之首。也是有勇有谋。吴国,孙策的武力绝对不低实力也得是张飞马超一流的。但是死的太早了,其他甘宁,吕蒙,凌统,也挺狠。都是敢打敢拼也有谋略。

NO1:吕布(硬仗流)战力:100

吕布武力乃至三国武力巅峰,综合能力更强,武力高不可怕,可怕的是硬战流,有硬仗流水平的武力无论情势多劣势都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NO2:马超(硬仗流+战力小爆发+韧性+血性)战力:99触发战力小爆发可以发挥出100战力

NO3:张飞(硬仗流+韧性+血性+越战越强)战力99

张飞没有吕布巅峰武力也没有马超硬中带小爆发能让超一流抵挡不住的攻击力

NO4:关羽(爆发流)战力:99爆发状态下可以打出超越三国武力巅峰数据水平101

...
...
....

三国时期武将排名
答:武将排名 1.吕布(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该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2.赵云(长坂七进出)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三国演义武将实力排名
答:从嘉本的张飞枪法渐乱,或者关张合力三十合战不到许褚典韦前后夹击也没有胜算要六将合击,到后面百合后让张飞不敢再找茬。NO2:马超(硬仗流+战力小爆发+韧性+血性)战力:99触发战力小爆发可以发挥出100战力 马超是整个三国最全面最完美的武将,其硬战流属性+战力小爆发+韧性和血性,综合让马超比其他超...

三国武将武力和智谋排名
答:武力:1吕布 2.关羽 3.典韦 4.赵云 5.张飞 6.马超 7.太史慈 8.许褚 9.夏侯淳 10.徐晃智力:1诸葛亮 2庞统 .3.司马懿 4.周瑜 5.郭嘉 6.徐庶 7.陆逊 8.荀攸 9.张昭 10.陈宫谢谢诶采纳

三国演义武将排名
答:2、赵云 赵云的战绩不必多言,一身是胆,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常胜将军的存在。赵云的巅峰之战当属长坂坡,单身独骑冲杀曹操大军,七进七出,斩杀曹魏将领五十余员,杀得曹军闻风丧胆。赵云英武潇洒,武力超群,数次成为孤胆英雄,一生无败绩,文武双全,三国最完美的武将当之无愧。3、典韦 典韦是曹操的...

三国正史武将排名
答: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是在老 百姓心中三国英雄的座次。一切以事实说话,本人在研究了三国演义中全部357场单挑后,特排出三国演义武将武 力排行榜,供大家参考。一、评定武力的几条公理:(我想大家对于这几条公理应该没什么意见)1. 若在较为正常的情况下...

三国演义中的武力排行榜
答:《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1、吕布 吕布(?-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què]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

《三国演义》的武力排行榜是怎样的呢?
答:“三国演义”中武将排行榜!!个人排名如下,仅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包涵、指正,谢谢大家;第一名:吕布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马之中,汉末两绝!”显然!罗贯中是将吕布往第一猛将方面发展的;在后世的评价中,吕布也常被视为第一名,基本没什么争议;第二...

三国时期武将单挑排名,前15名
答:第一名:吕布 无论是从任何角度来评论,吕布首席猛将挑大梁的宝座始终是无可争议的。与其说虎牢关一战,三英得以扬名,不如说吕布从此奠定了三国第一猛将的位置。还留下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千古佳话。第二名:赵云 书中的赵云曾多次挽救刘备阵营的将领与危难之中。其胆识无人可及。最为出名的莫过...

三国武将中,吕布,张飞和关羽等大名鼎鼎,著名武将的排名版本都有哪些呢...
答:而温侯吕布不管在哪个排名,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稳居战力榜首位啊!第一个排名和第二个排名差异最小,区别就是赵云和马超互换了位置。那么它们两个的排名哪个才是最早的正确版本呢?最早的三国武将排名 其实古代民间的确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但是后面并不是“四关五马六张飞”。 在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魏国之中武将最厉害的应该是谁?如何排名?
答:其胆勇更加是无庸置疑,历史中的三国好象还没有多少人能象他那样带着几十人两度冲入几千敌军中抢人。如此攻守俱佳,勇武无敌,可靠,稳健,尽忠尽职的将领,其综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也许他的表现不会很突出,不会很抢眼,但毫无疑问的,他是一个实而不华的,可以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