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和电解池连在一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作者&投稿:翁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和原理是什么?~

最详细 最条理的区别对比:原电池与电解池
原电池形成三条件: “三看”。
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原理三要点:(1) 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 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 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1)定义 (2)形成条件
原电池 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
电解池 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外接电
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 (4)反应类型 (5)外电路电子流向
负极 氧化 负极流出、正极流入
正极 还原
阳极 氧化
阴极 还原 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一、原电池的有关问题
  1.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
  (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断,主要是“四看”: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存在活泼性差异(燃料电池的电极一般为惰性电极),看溶液——两极插入溶液中,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直接接触,看本质——有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2)多池相连,但无外接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2.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
  (1)由两极的相对活泼性确定:相对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相对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一般,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要能发生反应,如:Mg-Al-HCl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Mg;但Mg—Al—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为Al。
(2)根据在两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化合价的升降情况来判断。如:甲醇燃烧电池,顾名思义,甲醇燃烧一般生成二氧化碳,则碳的价态升高,失电子。所以通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
(3)由电极变化情况确定:某一电极若不断溶解或质量不断减少,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则此电极为负极;若某一电极上有气体产生,电极的质量不断增加或不变,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此电极为正极,燃料电池除外。如:Zn—C—Cu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C电极上会析出紫红色固体物质,则C为此原电池的正极。
(4)根据某些显色现象确定:一般可以根据电极附近显色指示剂(石蕊、酚酞、湿润的淀粉、高锰酸钾溶液等)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推断该电极发生的反应、化合价升降情况、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是H+还是OH-或I-等放电,从而确定正、负极。
(5)根据外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规定: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电极叫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叫正极。
(6)根据内电路中自由离子的运动方向规定:在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的电极叫负极,阴离子移向的电极叫正极。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如果题目给定的是图示装置,先分析正、负极,再根据正、负极反应规律去写电极反应式。
(2)如果题目给定的是总反应式,可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即分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荐选择一个简单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应式。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直接写或将各反应式看做数学中的代数式,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可(加、减法)。
加减法书写电池反应式归纳:
  电池总反应:还原剂+氧化剂+介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其他
负极:还原剂-ne-+介质=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剂+ne-+介质=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介质通常是定向移动到该电极附近的导电离子如H+、OH-、H2O等等,若氧化(或还原)产物能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其一般书写在电极方程式中。
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用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减去较简单电极的反应式即为较复杂电极的反应式。原电池反应式一般都可以用加、减法书写。
书写时,无论是总反应式还是电极反应式都既要满足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又要满足质量守恒。

4.原电池的设计方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首先要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电解质溶液及电极反应;再利用基础知识书写电极反应式,参照Zn-Cu-H2SO4原电池模型处理问题。如根据反应:Cu+2FeCl3=2Cu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为:Cu作负极,C(或Pt)作正极。FeCl3作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为:Cu-2e-=Cu2+,正极反应为:2Fe3++2e-=2Fe2+。

二、电解池的有关问题
  1.电极的判断及反应的类型
  (1)看电源正、负极。若与电源负极相连,则为阴极。
(2)看电极周围元素价态的升降。若价态升高,则为阳极。注意:元素价态的升降的判断很多时候是从各种实验现象(如通过对气体成分的描述来判断)来推测反应产物而得出的。
(3)看电子的流向。若是电子流出的电极,刚为阴极。注意:一定不能根据两极活泼性的相对大小判断。
  (4)阳极:若为活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电极本身不反应(不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溶液中阳离子在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性电极(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作阳极.则电极材料失电子,电极溶解。如果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只看溶液中的离子的失电子能力,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I->Br->Cl->OH-(水)。
(2)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如下)进行判断:
Ag+>Hg2+>Fe3+(→Fe2+)>Cu2+>H+>Pb2+>Sn2+>Fe2+>Zn2+>(H+)(水)

记住几句话:
原电池:失高氧负(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负极)
得低还正(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正极)
电子从负极通过外电路到正极
电解池:氧阳还阴(失电子,被氧化,做阳极;得电子,被还原,做阴极)
由于外加电场的作用,电解池中阳离子做定向移动,由阳极移动到阴极产生电流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U+Ir=I(R+r)
串联更多的电解池,会增大外电阻R,而原电池物质的量一定时产生的电动势是一定的,那麼I就要减小
I减小了就意味著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减小
也就是说通过电解池的电子数减小
所以你的假设中,不可能通过A电解池的时候将电能转化为与1相同的化学能

A正确
左面的烧杯里的反应是原电池,B为负极,锌溶解,Zn-2e- =Zn2+ A为正极,铜片上产生气体,H2
电极反应为 2H+ + 2e-=H2 这个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右面的烧杯为电解池,电解硫酸,实质上是电解水。C电极为阴极,产生气体 ,H2 ,2H+ +2e-=H2
D为阳极,产生气体是O2 ,电极反应为 2H2O -4e- =4H+ +O2

B 和C两个电极不在一个反应池中,不能形成原电池或电解池。
B为负极,与C相连,C为阴极。
原电池的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解池的反应是在通电的条件下,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问:左边的充当原电池,右边充当电解池。因为左边有起到反应的物质(锌)。

第二问:前面的了解是对的,但是最后的结论是错的,因为无论构成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都是指同一个池的两根棒,即AB一个池,CD一个池,不可能把BC算成一个池的,所以你的想法是错的,除非AD换成盐桥,那么这个图整个都是原电池。

第三问:A是不与溶液反应的,真正反应的是附着在A上的H+,因为得到电子变成H2,所以有气泡。D也是不与溶液反应的,真正反应的是附着在A上的OH-,因为得到电子变成O2,所以有气泡。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棒未必都会与溶液反应,真正反应的是负极和溶液的离子。另外分析反应应该想想溶液中有哪些离子,然后分析顺序,哪个离子会先反应(可以在百度百科中电解池的反应方程找到相关信息)。

所以AD棒不是摆设,摆设还会有什么反应,没有AD棒那里来的原电池和电解池啊。

原电池与电解池连在一起后,过一段时间,为什莫电解池的阳极会变成正极...
答:电解池的阳极就是正极。失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阳氧阴还,所以是阳极。原电池与电解池连在一起后,相当于充电过程。原电池的负极相当于阳极,正极相当于阴极。与电解池恰好相反。

原电池和电解池
答: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可制作干电池、蓄电池、高能电池等。原电池中,可分为:一次电池,如干电池等一次性使用的;二次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使用的的蓄电池等,以及燃料电池。电解池: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非自发反应;有电源,两极可同可不同。形成条件:1.两电极连接直流电源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电解池和原电池两极各分别发生什么反应,求距离,
答:电解池阳极连接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链接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原电池和电解池相连的问题,如果和两个电解池相连两个电解池都发生反应吗...
答:1、两个电解池(非电池充电哪种)相连的时候是不能发生反应的。2、盐桥是不能用金属替代的。在原电池内部,电流的形成是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迁移实现的,盐桥可以允许离子通过但是金属不可以。

高中化学的原电池和电解池把我弄傻了,有什么规律吗
答:原电池是发电装置;电解池是用电装置。

原电池和电解池结合在一起的题目,解题时思路很乱,
答:首先 它电路中有电池的就是电解池。电解池的话,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然后电路中没有电池的就是原电池,是电子的为负极,得电子的为正极。如果电极为惰性电极,那么就是溶液中的物质电解。主要的依据就是得失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活泼金属(除Pt Au)>S2->I->Br->Cl-...

化学求问: 原电池和电解池
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2.两电极必须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其中一极可以与电解质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1基本内容编辑基本概念(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

原电池和电解池反应时两极电势会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答: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一些基本原理?【原电池原理:以最简单的铜锌原电池为例:正极:铜棒插在硫酸铜溶液中(形成了Cu2+/Cu氧化还原电对),负极:锌棒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形成了Zn2+/Zn氧化还原电对)两个溶液之间用盐桥(氯化钾饱和溶液)连接,铜棒和锌棒之间用导线连接,这样就构成了原电池.那么电子就会...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共性?
答:相同点:(1)都有两个电极。(2)都形成闭合的回路。(3)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同:(1)作用原理不同。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2)电极的要求不同,称呼不同。原电池要求两个活泼性不同的能导电的电极,活泼的叫负极,不活泼的叫正极。电解池...

像这种原电池、电解池连在一起的题目如何解答,原电池和电解池如何在图...
答:电解池有电源,原电池没有电源,相当于电源,所以经常把原电池和电解池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