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震害与哪些因素有关?

作者&投稿:汗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筑结构的地震破坏主要与地震的哪几个因素有关~

结构的地震反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1、结构的阻尼;
2、结构的抗震等级;
3、地震的震级。

结构地震反应: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

建筑物的震害除与地震类型、结构类型等有关外,还与其下卧层的构成、覆盖层厚度 密切相关。

建筑物的震害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如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和活荷载(如人群、家具、设备、风雪及地震荷载等)两种。荷载的大小是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的重要基础,它决定着构件的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尺寸、形状等又与构造密切相关。所以在确定建筑构造方案时,必须考虑外力的影响。 在外荷载中,风力的影响不可忽视,风力往往是高层建筑水平荷载的主要因素,风力随着地面高度的不同而变化。特别是在沿海、沿江地区,风力影响更大,设计时必须遵照有关设计规范执行。此外,地震力是目前自然界中对建筑物影响最大的一种因素。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地震分布也相当广泛,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应以各地区所定抗震设防烈度为依据予以设防。地震烈度是指在地震过程中,地表及建筑物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2.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从事生产、生活的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对建筑物的影响。如火灾、战争、爆炸、机械震动、化学腐蚀、噪声等,都属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各种可能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振、防腐蚀、隔声等构造措施,以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3.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不同,大自然的条件也有差异。由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从炎热的南方到寒冷的北方,气候条件差别也较大。由于气温的变化、太阳的热辐射、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地下水等,都会构成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建筑构配件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会因材料的热胀冷缩而开裂,严重的甚至会遭受破坏;有的会出现渗漏水现象;有的会因室内温度过热或过冷而妨碍工作等等。总之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故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应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各有关构配件及相关部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设置防潮层、防水层、保温层、隔热层、隔蒸气层、变形缝等,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技术等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例如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建筑结构的大跨度问题,新的装饰装修及采光通风构造不断涌现。所以,建筑构造也并非沿袭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在建筑构造设计中要正确解决好采光、通风、保温、隔热、洁净、防潮、防水、防振、防噪声等问题,应以构造原理为基础,在利用原有的、标准的、典型的建筑构造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构造方案。
5.经济条件的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新型的节能材料、新型的防火、防水材料、配套家具设备、家用电器等大量中、高档产品相继涌现,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标准的变化,必然带来建筑质量标准、建筑造价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对建筑构造的要求也必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工程地震学的烈度影响因素
答:因此液化的形成决定于地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砂粒的大小和密度、砂层的应力状态和覆盖厚度等等因素。在宏观现象上,砂土液化表现为平地喷砂冒水,建筑物沉陷、倾倒或滑移,堤岸滑坡等等。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震、1964年日本新潟地震、1975年中国海城地震和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都有饱和砂土的液化现象。探明液化机理...

震害的发生是由什么促成的
答: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

地震动的主要特性有哪些基本要素?简述他们是如何影响地震动的
答:二、对工程抗震而言,地震动的特性至少需要用三个参数来描述,即地震动三要素:振幅-工程中最感兴趣的量;频谱-使破坏有选择(对结构);持时-影响结构的累积损伤破坏。地震经验表明,各类结构的震害表现是这三个基本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而单一因素与震害表现之间的关系往往缺乏明显的统计规律。例如,...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答: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答:二、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选择有利场地。造成建筑物震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场地条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场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别严重,而且有些情况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来弥补是很困难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尽可能避开对建筑抗...

常见的地震震害包括哪几类?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

软地基土上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哪个更有利于抗震?
答:相关知识先介绍一下。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首先取决于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同时也和震源深浅程度,建筑物与震中的距离,以及建筑物所处的场地土性质有关。从震害经验来看,对于高层建筑,其遭到震害的范围比低层建筑要大一些,震害程度受场地性质影响更大,总体来说,软土对高层建筑不利。地震传播过程中...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
答: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在我国,因早期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地震的发生往往给我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房建工程的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

抗震等级与地震烈度有什么关系吗?
答:地震震级和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来比较。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地震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

西南大学工程地质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答:文献[2]是相对早期的系统阐述场地条件与地震的文章。在对已发生的震区作调查时,使用“烈度”这个概念尽管比较方便,可是在研究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时,只考虑“烈度”这个笼统的概念是不够的,因为这里更重要的还在于弄清场地对震害影响的原因。此文献阐述了影响建筑物震害的场地因素主要是局部地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