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作者&投稿:抄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震烈度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地震对水工建筑的影响有哪些~

地震烈度是对地震时地表和地表建筑物遭受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的一种量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地震震级、震源深度、距震中的距离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的条件(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埋深)等。
地震对水工建筑的影响有:地震力的作用、地面破裂(地裂缝)、斜坡破坏效应(斜坡失稳、形成崩塌、滑坡等)、地基失效(地基土体产生振动压密、下沉、地震液化及松软地层的塑流变形等)。

1。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 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2。智利地震: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34,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BIO-BIO),位于智利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东北89公里,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39公里,震源位于地下55公里。为有史记录以来的第五强震。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7日凌晨3时34分。距离震中约115公里的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人口稠密。这次地震是海地地震烈度的120倍。
3。海地地震: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纬度:30.986°N  经度:103.36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
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1]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
  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5。玉树地震: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扩展资料: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

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

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6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

1.震级:震级越高烈度越高 2.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烈度越高 3.距震中距离:距震中越近烈度越高。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 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

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 和那3个因素有关
答:与震源深度、时间长短、震级大小,3个因素有关。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 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

三、简述场地地质因素对地震烈度的影响 四、简述地质图的分类。
答:三、简述场地地质因素对地震烈度的影响 答:工程场地烈度除了决定于区域基本烈度外,特别受场地地质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场 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差异, 因而在地震时所出现的震害、 地面运动的特点及工程振动情况等不同。 因而对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来说,仅有基本烈度是不够的,场地烈度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地震波速度会影响地震的烈度吗?
答:在岩石区与软土区的烈度会有明显差别,这是因为地表松散的土层会放大地震波的振幅并增加地表运动的幅值,进而使破坏程度加剧。此外,地震的烈度还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地震波速度与地震的烈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不是决定烈度的主要因素,地震烈度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震大小由什么因素影响
答:地震大小是一个不光是指震级大小,还应包括破坏程度(即烈度),所以,决定地震大小的因素有:1、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可能造成的灾害当然也越大。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破坏也就越重。一些震源深度特别浅的地震,即使震级不太大,也可能造成“...

工程地震学的烈度影响因素
答:影响地震烈度的场地条件固然复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要素: 早在1906年旧金山地震和1923年关东地震之后,人们就意识到地基土质对震害的影响。日本学者注意到刚硬地基对柔性结构有利,而软弱地基对刚性结构有利;还认为在不同性质的地基土(包括土质和覆盖厚度)的情况下,地面振动有不同的卓越周期,而...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的关系是什么?
答: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程度和破坏程度的“标尺”,简称烈度。强度与强度不同。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震级,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量有关;而烈度反映地震的后果,地震发生后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一般来说,地震烈度在震中区最高,且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

震级越高烈度越高对吗?
答:二、区别 1、性质不同 (1)、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大小,是根据地震波记录测定的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用来在一定范围内表示各个地震的相对大小(强度)。(2)、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2、因素不同 (1)、震级 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强弱,只同震源发出的地震波...

影响抗震等级的因素
答:影响抗震等级的因素主要有:地震烈度、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场地条件、抗震设防标准。地震烈度:烈度越高,地震的破坏力越大,所需的抗震等级也越高。建筑高度:高度越高,地震时受到的惯性力越大,所需的抗震等级也越高。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不同,所需的抗震等级也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