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史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次第二次国共合作分别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0月)。
五次反“围剿”
1、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2、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
3、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
4、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
5、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扩展资料:
国共合作方式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
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共合作
百度百科-反围剿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
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
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
2、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扩展资料: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十二万五千余次对敌作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共合作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二、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扩展资料: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临时大总统。1912年7月18日袁世凯公布《将军府编制令》,建立各种将军名号,北洋军阀各个派系由此产生。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全国内忧外患。北洋军阀群雄割据,各个势力派系为了自己的财力和军队,压榨人民,在自己统治的区域苛政杂税,内乱不断。

北洋军阀集团以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来扩充实力,进而建立反动统治,控制和操纵政权。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不惜以国家权益换取善后大借款和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爆发了。

接着,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时局动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的时代。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1931年,日本军队在东北地区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日战争的爆发。不到一年的时间,日本军队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伪满洲政权,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是蒋介石统治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这使得中国再次深深地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为了对内战争,是为了对军阀的战争,而第二次呢,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合作的,是为了抗日战争,第一次针对的是中国的内部矛盾而合作的,而第二次是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后合作的,因此,第2次相对第一次来说,规模更大,合作的更彻底。第2次国共合作的阶级不只是国共两党,还有很多其他社会阶层。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在国内影响较大,以国民党为主体.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以两个党派的形式合作,两个党派是平等的合作方式也不同,第一次是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即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人在组织上思想上的独立性,第二次是以党外合作的形式为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双方有不同的领导体系,有各自的军队,各自的统辖区域。

第二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为了对内战争,是为了对军阀的战争,而第二次呢,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合作的,是为了抗日战争,第一次针对的是中国的内部矛盾而合作的,而第二次是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后合作的,因此,第2次相对第一次来说,规模更大,合作的更彻底。第2次国共合作的阶级不只是国共两党,还有很多其他社会阶层。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在国内影响较大,以国民党为主体.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以两个党派的形式合作,两个党派是平等的合作方式也不同,第一次是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即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人在组织上思想上的独立性,第二次是以党外合作的形式为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双方有不同的领导体系,有各自的军队,各自的统辖区域。

1.
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成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
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成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第一次是为政府改革是制度合作,第二次是为抗日是军事合作

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2、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国共合作总共有几次?叫什么?
答: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右翼势力彻底背叛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2、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时间是1937年9月,结束时间是1946年6月,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标志是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第一次第二次国共合作分别在什么时候?
答: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0月)。五次反“围剿”1、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

国共合作共有几次?分别具体是什么?
答: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党右翼势力彻底背叛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答:五、合作方式 国共第一次合作酝酿过程中,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只是强调“不能以取消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面貌为代价”,最终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经过两党谈判,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式——采取了共产党承认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地位,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国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战争
答:1.第一次合作: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统一全国。结果是,北伐军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2.第二次合作: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结果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国共之间曾有哪两次合作
答:第一次合作(1924年至1927年),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开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结局: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第二次合作(1937年西安...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合作方式是什么,是由谁提出的
答: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合作成果 1、中共帮助国民党组建省、市地方党部。许多共产党员担任...

国共两次合作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意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