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貂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共两党分别有哪两次合作~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国共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扩展资料1、第一次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
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在酝酿时期还是在合作期间,苏美等国都曾起过积极作用,并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以后由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使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国共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同点:
(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
(2)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共产国际的积极促成下实现的。
(3)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阶级利益支配下的领导权问题。
(4)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
(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
(5)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
(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
(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后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

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

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

2、第二次国共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扩展资料: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十二万五千余次对敌作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共合作



①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②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一次合作的背景:(1)、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2)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第一次合作的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第二次合作的背景: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第二次合作的意义:国共第二次合作仅仅是以抗日为目标的联盟,两党合作的基础实际上仅仅是抗日而没有两党公认的合作的共同纲领和具体组织形式。国共第二次合作是两党的武装联盟。抗战时期,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一方面开辟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场,另一方面由于国共两党的武装联盟是两个敌对阶级间的联盟,因此,必然存在尖锐的斗争,而且以局部的武装冲突表现出来。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成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成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①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②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
成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2、1937-1946年:国共第二次合作
成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

国民党和共产党有几次合作。
答:历史上国共一共有两次合作,分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

...上国共两党有过哪两次重大的合作?这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以及合作...
答:2. 第二次合作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合作实现的原因:1. 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所驱动,即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外来的侵略威胁。2. 两次合作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积极推动实现的。3. 国共两党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了合作。合作产生的...

国共两党哪两次合作
答: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第二次:抗日战争。形成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进行过哪两次谈判 ,谈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第二次谈判的内容和结果: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重庆谈判的意义:1、...

国共两党历史上有两次合作是哪两次?
答:1. 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这次合作促使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重创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同时共产党的影响力显著增强。2. 1937年至1946年,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

总结国共两党进行了几次合作?在什么时期?产生了什么作用?
答:国共两党共进行两次合作,第一次是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时期,李大钊作为中共代表和孙中山商谈,大量共产党员前往广州,有大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两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击败吴佩孚和孙传芳。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1927年先后爆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第二次是...

国共两党在20世纪20和40年代,进行了两次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3)两党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前两问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第(3)问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对于此问的回答一定要根据两党两次“合”、两次“分”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来谈认识。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的...

国共两党历史上合作过几次?
答:2)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1937年9月23日开始至抗日战争结束 标志:...

...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分别取得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答: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

国共两次合作和分裂是在什么时候?详细点
答: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虽然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合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