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修改病句

作者&投稿:邬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语文病句整理~

常见的病句类型
一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几乎每年中考都有此类语病题。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⒈主谓搭配不当
①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② 我国钢铁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是“钢铁”而不是“生产”。)
⒉动宾搭配不当
①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②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大家认真准备节目。(“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⒊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①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②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⒋关联词搭配不当
①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应将“也”改为“就”。)
② 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二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例如:
⒈缺主语
① 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 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或“对”。)
⒉缺谓语
①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② 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⒊缺宾语
①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②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⒋缺必要的限制语
① 细菌是有害的。(应加上“有些”)
三 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 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 第二,语意堆砌。例如:
①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②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语意堆砌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③ 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除一个)。
④ 欢迎英雄凯旋归来。(“凯旋”就包含“归来”,应删去“归来”。)
四 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如:
①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② 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
③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④ 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语序不合习惯,应把“倍受”移至“广大的”前面。)
⑤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五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例如:
①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六 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 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领导,不明确。)
②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③ 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
七 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 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能否”包含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只能说“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而不能说“再就业工程不能顺利实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四、中考典型题例:
例1.(2005、威海)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解析]A项将“>的作者是吴承恩”和“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两句式杂糅,应选取其中一种表达。C项列举的是三种饮品,与“之一”矛盾。D项滥用关联词,应去掉“之所以”。答:B
例2.(2004、潍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
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这部风靡全球的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交换位置。B项“得出”后缺少了宾 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结论”。D项“约”和“左右”语意重复。答:C
例3(2004、佛山)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采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解析]A 同学和团员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C缺少主语。D句式扎糅 答:B
五、技巧突破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六、拓展延伸
1 、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2、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3、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大家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往往会忍俊不禁地笑。
B、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春节晚会上,残节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没有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B、这样重复的课程当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C、就在这时,机器忽然发生故障,锅炉不得不熄火了。
D、老干部和新干部要搞好团结。
5、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集躁不安等。③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一句,修改意见:
第二句,修改意见: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记得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母亲正拿着一张77分的数学责骂我:“你告诉我,你一年混下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没等我开口,她又说:“进普通高中?”我耻辱地点点头。“那要是普通高中也没考取呢?”我想了一会儿,记得当时我信心地回答:“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

拓展延伸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句③中要表达的意思是“防止上网”,结果表达为“防止不上网 ”,应删去“不”;句④语序颠倒,把“有效的”与“寻找”调换。 6、修改参考: ①“母亲正拿着一张77分的数学”后应加上“试卷”一词; ②“责骂”一词不恰当,可改为“责问”、“责备”等词语; ③“‘你告诉我,你一年混下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一句,问号应在引号内;④“我耻辱地点点头。”中“耻辱”一词不恰当,可改为“惭愧”、“羞愧”等词语;⑤“我想了一会儿,记得当时我信心地回答:”中“记得当时我”多余,应删去;⑥“信心地回答”中“信心”一词不恰当,可改为“自信”、“信心百倍”等词语;⑦“我非普通高中一定能 考 取 不 可。”一句句式杂糅,可改为“我非考取普通高中不可。”或“我一定能考取普通高中。”等,如句号改为感叹号亦可。

A安排时间不能具备,改为安排时间的能力
B应该是这件事标志着,而不是军港标志着
D主语是游客,但游客并不能兴旺,应该是农家乐兴旺
C对

把“由于”去掉,改为“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原因:因为“由于”这个词造成主语的缺失,所以应该把“由于”去掉。

满意答案缺主语了。应改为:他由于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赞扬。

他由于成绩优异,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赞扬。

主语错了,现在的主语是成绩。得到赞扬应该是他,而不是成绩。
改为:由于他获得了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赞扬。

由于他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所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赞扬。

求助五十个初中修改病句
答:中考语文复习病句修改练习题 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初一语文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答:修改病句的方法汇总如下 1.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例1: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解析:这道题我们不知道是谁被老师批评,是谁上课,读起来特别怪,这类题要用到我们的口诀1了。根据口诀1,在“被”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上课”的前面加...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
答: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修改病句,供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1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C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 语病类型
答:应该改为“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安全措施,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车检查的政策”2、当山林中的老份数伸开他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D不合逻辑 应改为:“当山林中的老份数伸开他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的手。”3、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

初一年级语文暑期作业修改病句题材
答:1.我记得我们演过许多莎士比亚的戏 2.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3.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5.难道你能否认地球不是圆的吗?6.新来的同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7.山谷里回荡...

求150道初中语文修改病句题目
答:一、词义交叉1、参加这次汇演的大多是地方戏和京剧。2、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1句中的“地方戏”和“京剧”是交叉概念,“地方戏”里就包含“京剧”,所以它们不能并列;2句中的“汽水”是“饮料”的一种,它们之间是隶属关系,也不能并列。还有,不是同类概念的词并列而造成的病句。例如...

初一语文修改病句:
答: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也会失去色彩。 【去掉“了”】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去掉“使”】随着生产安全问题屡屡出现,全社会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和健全生产安全监管机制。 【先“建立”后“健全”】...

初一语文修改病句,说明正确答案,及不正确句的错因
答:12、A B 句式杂糅,正确的说法应是"……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C 照应不周,或者说前后不一致,"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有两面,"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等只涉及一面,应改为"不在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

初一语文修改病句题
答:(1)词语搭配不当,“经济文化”不能用“提高”表示,应用“发展”;(2)词语搭配不当, “生活水平”不能和“提高”搭配,应改为“改善”;(3)词语搭配不当,“要求与认识”不能同“发展”搭配,应改为“提高”;(4)重复多余和用词不当, “无论不管”不能同时使用,应删掉其中一个,“任何...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类型有哪些?
答: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