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作者&投稿:天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世祖巩固统一措施有哪些~

(1)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2)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3)为便利南粮北运,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4)加强中外交往,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5)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6)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元朝统一中国后,面对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特别是还不稳定的政局,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军事斗争与政治改革相结合的措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坚决打击和镇压反叛势力,注重从体制上改变蒙古人落后的部落分封的奴隶制的统治方法,消除诸侯分立,相互争夺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1、任用大批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进行改革
2在中央设管理全国政务中书省、宣政院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管理
3、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澎湖巡检司
农业上:1、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开荒
2、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3、治理黄河运河
作用:巩固了元朝统治,租金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另设澎湖巡检司。

主要就是汉化吧 文化 让自己族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文化 制度 采取前朝官吏的管理方式和地域政权划分 生活 草原民族南移 各个民族杂居同居 经济 那草原民族自然得学着耕地啊 做个生意啊 就不单纯是以前放牧 或者交换日用品的简单经济形式了

总之 全方面全力打造生活共融 想不到了

政治上:1、任用大批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进行改革2在中央设管理全国政务中书省、宣政院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管理3、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澎湖巡检司

忽必烈管理水田设置什么?
答: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在中央和地方设置劝农官和劝农机构,建立相应的官员考核制度。2、保护农田,禁止把农田占为牧场。3、招集农民开垦荒地,兴办屯田。4、减轻赋税,兴修水利。5、健全农村村社组织。

元世祖 俾民嵩本抑末 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忽必烈效仿只能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推行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名族融合,巩固和发展我国统一的多名族国家。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以后,他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答:同时忽必烈还承袭了唐宋时期所实行的中央集团制度,并且针对当时统治集团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形成了新的行省制度,为我国后来的行省的划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元世祖忽必烈对于国家的一系列统治措施都是在针对于元朝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下所实行的,因此这些措施也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并且对于元朝...

忽必烈改制的主要措施
答:元世祖忽必烈 (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

元朝第一任皇帝忽必烈,推行了哪些有利于元朝统治的政策?
答:有利于元朝统治的政策元中央集权制度元世祖为了贯彻汉法,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中书省各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当时全国共有十个行省,即岭北...

忽必烈是如何治国的?
答: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海都又煽动东部诸王后裔乃颜、势都儿、哈丹等人发动叛乱。元世祖闻讯后,亲率两路大军前往镇压,消灭了叛乱势力。元世祖在平定东北诸王叛乱后,设置了辽阳行省,并在叛王封地内置万户府,用以削弱藩王的权力。这时海都在西北仍不断骚扰,公元1289年7月,世祖已经74岁,仍决定...

...忽必烈采取了加强全国统治的措施 这个措施叫什么制度
答: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 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

...除了下令开凿新运河,连通原有的运河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_百度...
答: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改中都(北京)为大都定为国都。此时的大都和华北一带经长期战乱,经济萧条,无法养活大都百万人口和京畿大量驻军,一切都需南方运来。史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这样,无论从政治或军事角度来看,重新...

忽必烈是如何实现元朝大一统的?
答:1260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召集忽里台,即大汗位,建元中统,任用汉地士人,建立起中书省、十路宣抚司以及负责中原汉地政务的燕京行中书省等行政机构,巩固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召开忽里台,称汗,据有漠北地区。忽必烈亲自率师北征,前锋移相哥败阿里不哥军,迫使他退守吉利吉思...

忽必烈是如何以夏变夷
答:用夏变夷,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登皇位后对于军事上的指挥已有重要的改变。他以军事行动为政治上的手段,不像成吉思汗一样,以为征伐的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元世祖起先南守北攻,亲自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