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内容

作者&投稿:兴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现代版本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的总称.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诗歌典故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曹操魏王,后篡位当了皇帝.因为曹丕担心留曹植和曹熊(第四子)会有后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时没来看望为由,追问逼迫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就作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可是心中的贪念却依然让他理智不清,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死.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植犯错,曹丕有意放他一马,知道曹植有七步成诗的智力,所以就命他七步成诗,

三国曹坯的弟弟七歩一首诗是谁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是曹植写的七步诗吧。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背景是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要求曹植...

七步诗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拜托了各位 谢谢
答:zhǔ dòu rán dòu qí 煮豆燃豆萁, lù chǐ yǐ wéi zhī 漉豉以为汁。 qí zài fǔ xià rán 萁在釜下燃, dòu zài fǔ zhōng qì 豆在釜中泣。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本是同根生,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作者是三国...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曹植七步诗的内容是什么
答: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做不出来就治他的罪。曹植知道曹丕故意刁难,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是由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写。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强烈不满,以及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古诗曹植的七步诗(原为6句)的意思
答: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 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 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曹植才高八斗, 文风...

曹丕的七步诗是怎么写的七步诗的内容是什么
答:七步诗》是曹丕的弟弟曹植写的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即位,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且朝中政事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

曹植的七步诗内容到底是什么?
答:其实差不多都一样。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所记《七步诗》共有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四句是由《世说新语》所记六句浓缩而来,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照《三国...

关于曹植的七步诗的正确内容
答:前一首应该是原版,后一首是经后人改编的

七步诗到底是6句还是4句?
答: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

曹植的七步诗到底原诗是什么样的啊
答:关于《七步诗》及其产生的背景,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可知在刘宋时代,此诗尚颇为人们熟知,且有故事流传。好诗总是禁而不止的。《...

《七步诗》的解释
答:因此,1941年郭沫若仿《七步诗》写下了一首“翻案剥皮诗”——《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但此诗照原诗,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大大不如。原诗皆押仄(入声)韵,郭沫若这首一如他写的其他的古“诗词”, 不顾格律,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