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

作者&投稿:阿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

一、部署重点
开展我国主要平原、重要能源规划矿区以及西南岩溶地区1:5万基础水文地质调查;继续开展我国主要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开展严重缺水区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建立覆盖我国主要平原(盆地)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和动态评价体系。
二、部署建议
(一)北方主要平原(盆地)水文地质调查
1.工作现状
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在我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建立了含水层数字空间结构,初步查明了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20多年来地下水补径排变化;初步查明了各主要平原盆地存在的含水层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荒漠化、盐碱化、地表植被退化等与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利用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重点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水文地质勘查,评价了盆地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深入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陇东国家能源基地的水文地质勘查,提出了地下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为国家能源基地供水提供了地下水资源保障。但基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精度不够,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规划的需要,严重限制了全局性和区域性重大地下水资源问题评价的精度;评价结果达不到支撑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需求,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产生了大量环境地质问题;缺乏翔实基础水文地质数据指导重要区的规划建设。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在深入开展我国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加强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查明平原盆地重点地区的基础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建议和对策。
“十二五”期间:完成我国北方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山西六盆地等主要平原盆地重点地区1:5万基础水文地质调查,提出保障供水安全和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
“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国北方的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平原盆地重点地区1:5万基础水文地质调查,确保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和干旱缺水区的供水安全。
3.工作任务
在我国北方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西辽河平原、山西六盆地、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11个主要平原盆地,选择地下水开采强烈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经济规划区和开发区开展1:5万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地面调查、遥感、地球物理勘查、钻探、地下水监测、数值模拟等。以1:5万水文地质勘查规范为依据,通过切实加强实物工作量的投入,提高水文地质勘查程度,查明含水层空间结构、地下水系统分布、地下水补排径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演化,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十二五”期间:在我国北方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辽河平原、山西六盆地等主要平原盆地区,开展1:5万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调查,进一步查明含水层空间结构、地下水系统分布、地下水补排径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演化,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十三五”期间:结合2011~2015调查工作,在梳理成果、总结经验基础上,开展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5大平原盆地1:5万基础水文地质调查。
(二)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1.工作现状
2004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已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淮河流域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平原区及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完成调查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采集地下水样品2万余件,取得海量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的调查数据,基本查明了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区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
存在问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总体状况不明。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没开展详细调查,难于确定地下水污染范围、程度和污染趋势。地下水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理论和技术体系尚未建立。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完成全国首轮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基本查明区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基本完成我国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区和重要污染源分布区的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圈定污染范围和查明污染趋势;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场地开展修复工程示范研究;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十二五”期间:完成我国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基本查明地下水水质和污染总体状况;对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区和污染严重区开展详细调查,查明污染源,圈定污染范围,查明污染趋势;启动地下水污染治理和修复示范工程;建立地下水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技术标准。
“十三五”期间:完成第二轮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基本完成中西部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区和重要污染源分布区的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查明污染源,圈定污染范围,查明污染趋势。
3.工作任务
主要分为三层次的工作。一是以平原、盆地和重要岩溶流域为单元,以城镇和工矿企业集中分布区为重点,开展区域性的1:2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二是对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区和重要污染区,开展1:5万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三是选择典型污染场地,开展地下水及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示范研究。
“十二五”期间:对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淮河中下游平原区的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区和重要污染源区,按1:5万比例尺开展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选择典型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场地开展修复工程示范研究。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西辽河平原、汾渭盆地、呼包平原、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疏勒河)、银川平原、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四川盆地、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等地区,开展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继续开展东部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完善15个典型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场地开展修复工程示范研究。对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完成一轮全国地下水污染评价。
“十三五”期间: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西辽河平原、汾渭盆地、呼包平原等为重点,开展第二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对中西部地区的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区和重要污染源区,按1:5万比例尺开展地下水污染详细调查。
(三)严重缺水区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
1.工作现状
国土资源部近15年来组织实施了“西北找水特别计划”、“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和“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总结出一系列地下水富集模式,深化了对区域规律的认识,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探索出省部合作的新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地下水勘查以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指导。但是,我国缺水区面积大、缺水人口多,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由于已有工作范围和勘查示范力度有限,且多未能与地方各级政府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限制了示范成果的及时推广和更多人口缺水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对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集中解决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我国严重缺水地区、地方病区和污染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实施地下水供水安全示范工程,为有效解决我国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地下水资源保障,全面提升我国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和钻探水平,引领地下水理论研究走上新的高度。
“十二五”期间:完成珠三角、淮河流域、南方红层集中分布区地下水勘查,实施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带动地方政府实施地下水供水安全工程。
“十三五”期间:完成南方长江流域重点地区、饮水型地方病区、长三角污染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实施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直接解决330万人饮水困难,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实施地下水供水安全工程。
3.工作任务
在北方干旱区、南方红层区、饮水型地方病区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区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地下水勘查,利用遥感、地球物理勘查、钻探等最新技术方法手段,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规律,利用探采结合井直接解决部分群众饮水困难,查清适宜人畜饮用地下水的分布,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与地方政府合作,全部解决所选片区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北方干旱区以寻找富水构造为目标,在南方红层区,因地制宜地确定取水层位,分散与集中供水相结合。在饮水型地方病区,在查清致病与非致病含水层区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施工供水井集中供水。在南方水资源污染区,寻找适宜饮用的地下水集中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十二五”期间:开展宁夏中南部、太行山区、吕梁山区、辽西地区、内陆盆地干旱区、青藏高原干旱河谷区、新疆准噶尔盆地高砷高氟水区、塔里木盆地伽师病区,辽河平原、青海南部、冀北山区、山东胶莱盆地高氟区、珠江三角洲及淮河流域水污染区1:5万专项水文地质调查,开展干旱缺水区地下水赋存模式研究,带动地方投资实施地下水供水安全工程。
在云南、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湖南、浙江、江西、江苏和安徽等省红层区开展1:5万专项水文地质调查,实施探采结合示范工程,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基本解决红层区内群众的饮水困难。
“十三五”期间:在东南沿海山地丘陵、海南高氟区和江汉平原高砷水区开展地下水勘查、1:5万专项水文地质调查,通过地方投资,基本解决上述地区400万人的饮水困难。在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等水污染区开展地下水勘查示范,直接解决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1.工作现状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重点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广东8省(区),岩溶区面积78万平方千米,裸露岩溶区面积50万平方千米,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条件,造成大气降水严重漏失到深部岩溶含水层,地表干旱缺水、石漠化严重。从1999年开始,组织开展了西南岩溶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查明了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石漠化分布现状,完成1:5万重点区岩溶调查10万平方千米,为岩溶地下水开发和解决群众干旱缺水以及石漠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地质依据。据统计,西南岩溶区严重缺水地区、石漠化区和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地区达30万平方千米,地下河达3000多条,已完成的工作仅覆盖石漠化严重区1/3不足,地下河仅调查百条左右,很难满足大规模合理开发利用岩溶水的需求。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开展西南岩溶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实现岩溶水资源开发合理有序,石漠化、干旱、水污染、内涝、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岩溶地下河得到有效监控,水质明显好转,我国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整个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完成西南8省区1:5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6万平方千米,岩溶水资源开发形成规模化效应,解决干旱缺水和石漠化治理初见成效。
“十三五”期间:完成西南岩溶区干旱缺水和石漠化严重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6万平方千米,形成岩溶水资源开发有序合理,石漠化整治生态成效明显,岩溶地下河得到有效监测,水质明显好转,西南岩溶水文地质调查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带动地方政府投资,形成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全面推进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新局面。
3.工作任务
开展西南岩溶8省(区)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采用地面调查、遥感、地球物理勘查、钻探、岩土水样测试等技术方法手段,查明岩溶发育规律,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利用条件,实施岩溶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工程,加快开展岩溶水赋存发育机理研究,加快开展石漠化治理技术和岩溶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建立重点岩溶流域监测网络。
“十二五”期间:集中完成岩溶连片分布地区、西南8省区1:5水文地质调查6万平方千米,查明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地下河开发利用现状和条件,岩溶地下河污染现状,开展50个县550条岩溶地下河的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十三五”期间:完成西南8省区1:5万岩溶水文地质调查6万平方千米;查明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地下河开发利用现状和条件及岩溶地下河污染现状,开展200条岩溶地下河的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立控制主干岩溶地下河的监测站点。
(五)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调查
1.工作现状
我国现有13个大型煤炭基地、55个规划矿区。目前我国大多数能源基地呈现水资源危机加重、突水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含水层系统面临破坏的严重局面。初步统计,现有70%煤矿区缺水,40%的煤矿区严重缺水。水害事故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二大杀手”。许多地区含水层处于疏干、半疏干状态,众多岩溶大泉枯竭。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能源基地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到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能源基地区基本完成了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成为基地资源开发的主要水文地质基础资料。部分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性水文地质研究工作。但总的来看,能源基地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较低,一些新的开发区和规划区,高精度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还处于空白状态。此外,能源基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缺乏新理论、新技术的有效支撑,无法保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工作目标
预期目标:开展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规划矿区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8万平方千米,查明基础水文地质条件,为能源基地区含水层保护和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十二五”期间:完成西北、华北5个重要能源基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4万平方千米。提出区域含水层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十三五”期间:完成东北、西北、华南大型煤炭基地25个规划矿区的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4万平方千米。
3.工作任务
能源基地水文地质调查分区域调查和重点区调查两个层次。区域调查精度为1:5万比例尺,主要是调查区域含水层结构、分布规律、补径排条件、地下水环境质量。重点区调查主要针对突出环境地质问题开展调查,包括含水层结构破坏情况、突水灾害类型及规模、地下水环境质量及地表生态恶化状况,其调查精度为1:1万比例尺。
西北、华北缺水型能源基地,重点调查含水层结构与分布规律、补径排条件及其变化特征,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提供远景水源地,解决水资源危机。华北、华南突水灾害高发型能源基地,重点调查水害类型、规模及发生条件,评价预测水害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提出地下水综合利用与灾害防治的技术与方案,降低灾害损失。西北生态脆弱区、东北草原生态区能源基地,重点调查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分析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系统及含水层结构的影响与破坏,制定区域含水层保护的策略与方案,遏制生态恶化趋势。
“十二五”期间:在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山西省、冀鲁豫皖三大区域煤炭规划矿区,包括神东、宁东、晋北、晋中、冀中、两淮、陕北、黄陇、晋东、鲁西、河南11个大型煤炭基地,部署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调查面积4万平方千米。在水资源危机严重、水害频发、含水层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区,选择6个典型矿区,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点。开展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害防治的地下水综合利用示范。
“十三五”期间:在内蒙古东北、云贵川、新疆甘肃三大区域煤炭规划矿区,包括蒙东、云贵川2个大型煤炭基地、25个规划矿区,部署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调查面积4万平方千米。在水资源危机严重、水害频发、含水层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区,选择5~6个典型矿区,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点。开展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害防治的地下水综合利用示范。
(六)地下水监测工程
1.工作现状
我国地下水监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努力,国土资源部门共建立各类地下水监测点23800多个,其中国家级点1422个,形成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地下水监测网点,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银川平原、柴达木盆地、长江三角洲、山东半岛、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山西六大盆地、神木能源开发区和223个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中城市。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温以及泉水与地下暗河流量等。近年来,加强了地下水自动监测与实时传输系统和公益性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了北京、济南、乌鲁木齐等地下水自动监测示范区,300多个地下水监测点实现了自动监测、无线传输与网上发布,建设完善了国家级地下水监测数据库和中国地下水监测信息网,编辑出版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水位年鉴》,实现了地下水监测信息社会共享。然而,我国从未进行过专门的规模性地下水监测井建设,现有地下水监测井主要利用了以往保留的各类地下水勘探钻孔、水源地生产井和农用机井、民井,存在专门监测井少、井点布局不合理、监测设施陈旧老化、监测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地下水监测工作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发挥,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较完善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构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体系,实现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现代化,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开展地下水评价与预测预报,满足地下水监测监督需求,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为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十二五”期间: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一期工程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化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达到10000个。基本实现对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分布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地下水的区域控制性监测和对重要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源区和大中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建立典型地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基本满足地下水监测监督需要,为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
“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达到20000个。基本实现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分布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地下水监测自动化,全面实现重要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源区和大中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建立主要平原、盆地和地下水开采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满足地下水监测监督需要,为科学管理含水层、优化配置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
3.工作任务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覆盖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岩溶分布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现代化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与区域分布规律。
建设现代化地下水监测(均衡)试验场与监测示范区,开展地下水监测试验与科学研究,满足地下水资源评价、数值模拟、预测预报、污染防治等工作需求。
构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体系,实现我国主要平原盆地的地下水动态评价与预测预报,为履行地下水监测监督职能提供决策支持与信息服务。
开展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开发新一代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整合各类各级地下水监测信息,实现全国地下水监测数据全面融合、统一发布与信息共享。
“十二五”期间:
(1)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一期,建成10147个国家级自动化监测点,地方配套建设省、市级地下水监测点20000个。
(2)建成北京、郑州、乌鲁木齐3个地下水监测(均衡)试验场,完善北京、济南、乌鲁木齐3个地下水监测示范区。
(3)完成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三江平原、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山西六大盆地、河套平原等北方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体系建设。
(4)开发研制新一代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系统功能建设。
“十三五”期间:
(1)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二期工程建设,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新增10000个国家级自动化监测点,国家级点总数达到20000个;地方配套建设省、市级地下水监测点20000个,省、市级地下水监测点总数达到40000个。
(2)新建上海、哈尔滨、桂林、湛江4个地下水监测示范区,地下水监测试验场(示范区)总数达到10个。
(3)完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我国南方主要平原以及南方岩溶地区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系统建设。
(4)健全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全国20147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的监测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及网上发布。

通过15a的工作,水文地质调查在地下水资源评价、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严重缺水区与劣质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地下水污染调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北方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2000~2002年,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查明了自1984年以来全国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时空变化、开采潜力等总体状况,编制了《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包括序图组、全国性图组、地区性图组和分省图组共126幅图,为国家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2003~2013年,以平原盆地为单元,开展了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完成了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总结了主要平原盆地区域水文地质规律或特征,评价了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量、调蓄能力、环境与生态功能;完成了河套平原、江汉-洞庭平原、共和盆地等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工作,掌握了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状况。编制完成了亚洲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图与地下水环境背景图(1∶800万)。开展了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运行完善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动态评价数值模型,对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再评价。
持续推进西南岩溶地区、重要能源基地等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2003~2013年,开展了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在西南岩溶干旱缺水和石漠化重点地区,以岩溶流域为单元,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西南岩溶区主要水资源环境问题,调查了岩溶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潜力,查清了调查区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查清了典型岩溶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类型区开发条件,建立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近年来,在宁东、准东、东胜、青海、冀中等重要能源基地开展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通过重点区1∶10万和1∶5万水文地质调查,提高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进一步查明了能源基地主要区域含水系统、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动力场演化,深化了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结构认识。2011年以来,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西北大型盆地水文地质调查,探索推进重点地段1∶5万水文地质调查,加深对大型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以青藏铁路沿线为重点,开展了青藏高原重点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通过填补区域1∶25万水环地质调查空白区和重点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选择适宜地段进行地下水探采结合井开展了地下水供水示范。
严重缺水区与劣质水地区地下水勘查推动了大量居民用水困难的解决。在西南红层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山地高原缺水区、北方饮水型地方病区以及四川大骨节病区等典型地区,开展了以解决人畜缺水困难为目标的地下水勘查与示范工程。通过10多年的工作摸清了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15个省(市、区)的缺水区背景条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出西北干旱区一系列地下水富集模式,深化了对区域规律的认识,探索出西南红层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新模式,研究了高砷高氟地下水分布与形成规律,总结了地下水赋存模式,建立了不同缺水区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开发出一批新仪器、新材料和新技术,形成地调投入勘查示范为主,多渠道投资地下水勘查的新机制。2011年以来,在宁夏中南部地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太行山集中扶贫区等严重缺水地区和西藏大骨节病地区、四川阿坝州等地方病区开展了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勘查,完成了一批1∶5万水文地质调查图幅,结合地方需求,实施探采结合孔和供水示范井,推动了贫困地区饮水困难的解决。2010年和2011年为应对极端干旱气候,分别组织实施了滇黔桂地区和华北地区抗旱找水打井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抗旱工作。
地下水污染调查获得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基础数据。2005年启动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首先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华北平原进行了调查,然后又依次对东北下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中西部主要城市、东南地区等开展了调查,预计到2015年可完成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通过1∶25万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构建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测试分析技术体系,取得了海量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的调查数据,基本查明了区域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初步掌握全国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程度,构建了地下水污染信息系统,编制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区域地下水质量、地下水污染等基础资料。地下水污染调查表明有很多地区地下水水质严重恶化,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西南岩溶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8个省(区、市),岩溶面积78万平方千米。该岩溶地区存在严重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与岩溶石漠化、地下水质恶化、岩溶塌陷和岩溶内涝等典型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2009~2011年,西南地区连续发生的严重干旱主要分布于岩溶地区,耕地受旱面积1亿余亩,受灾人口6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亿元,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2003年起,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西南8省(区、市)地调院等单位,联合实施了“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项目。至2011年底,完成了80个工作项目,包括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44项、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示范13项、地下水动态监测3项和综合研究20项。面上工作覆盖了西南8省(区、市),1:5万水文地质综合调查选择了77个典型岩溶流域。

通过调查与探测,查明了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区地下水分布结构、水循环机理、水质与污染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和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件;通过监测与试验,掌握了岩溶水系统形成演变规律与动态变化趋势;通过科技攻关,进行水质、水量和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制定了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区划;通过开发与治理示范,建立岩溶水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与保护优化模式,为面上推广积累了经验。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20万平方千米,水文地质钻探52000米,综合地球物理探测60000点,岩溶洞穴探测60千米。本项目调查成果为该区抗旱找水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快速确定了找水靶区和取水水源,使得勘探成井率达到了90%以上。

该项目主要取得了6方面成果:

第一,掌握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论证,掌握了岩溶地下水可供有效开发利用的潜力。调查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762.82亿立方米/年,岩溶水允许开采量615.70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潜力为517.38亿立方米/年。区内有2863条地下河,己开发利用的地下河138条,占4.82%,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第二,查清了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掌握了岩溶石漠化形成的主要机理,为正在开展的石漠化治理提供了依据。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为11.35万平方千米,占岩溶区面积的22.7%,年平均增长率为1.86%,岩溶石漠化呈不断恶化的趋势。

第三,查清了典型流域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选择不同类型岩溶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掌握了岩溶干旱、洪涝、地质灾害状况,制定了流域内岩溶水开发工程方案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区划。这一基础性调查成果已被多个部门应用于调查区开发治理工作中。

第四,针对不同类型区开发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堵洞蓄水、暗河截流、大泉壅水、钻井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益。拦截地下河形成地下调节水库6座,钻探成井200余口,解决了100余万人饮用水、50万余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在云南泸西盆地边缘建成了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开发示范工程(图1),允许开采量6万立方米/天。解决了25660人的饮水困难和36000亩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在贵州省实施了巨木地下河岩溶水开发示范工程,利用地下空间在地下河出口处筑坝拦蓄地下水成库(图2和图3),建成了库容239.2万立方米地下水库1座、3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1座,解决了区内12000余人和14000余头大牲畜的饮水、缓解了8000余亩农田缺水灌溉。水稻平均增收150千克/亩、总增收水稻90.0万千克/年、油菜增产8.82万千克/年,实现经济收入145万元/年。在广西黎塘镇谢村桥美示范区,开发表层岩溶系统地下水(图4),建设以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基地,使蔬菜总产值达1300多万元,增收20%~30%,萝卜单产由过去的2000千克提高到现在的3500~5000千克,年产值达235万元,增收125万元,人均增收350元。

图1 云南岩溶大泉壅水示范

图2 贵州拦蓄地下河示范

图3 贵州蓄水构造机井开采示范

图4 广西表层岩溶泉开发示范

第五,初步建立了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实现了地质调查成果的信息化。建立了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空间分析、输出等功能的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信息系统,为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六,地调与科研相结合,开展了综合性研究工作,实现了地质调查工作的科技创新。在岩溶水资源形成机理、岩溶水资源定量评价方法、岩溶石漠化形成机理与演变规律、表层岩溶带及其对水资源的调蓄功能、岩溶水自动化监测技术、地下河水变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碳酸盐岩岩性地层遥感填图技术和岩溶地下水综合探测技术和示踪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答: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的基础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之一,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牵头,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南省地质调...

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
答:2003年起,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西南8省(区、市)地调院等单位,联合实施了“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计划项目。至2011年底,完成了80个工作项目,包括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

西南岩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
答:该项目是1999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的“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西南8省(区、市)地调院等单位联合实施。项目以岩溶流域为单元,进行1∶5万水文...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与水循环特征
答:岩溶水系统的水循环除受最基本的地层岩性特征影响外,还受地质构造、岩溶地貌和洞穴、含水岩组、表层岩溶带、土地类型、植被条件等水分转化界面的控制,以及与岩溶水水循环关系非常密切。岩溶水系统的水循环即从大气降水过程至地下河系统或...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生态区的划分
答:较好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位埋深多在10m左右,个别地方20~50m,开发利用条件较好,以分散的大口井、机井开采方式为主,单井涌水量大,普遍为1000m3/d左右。 岩溶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其一,在该地区,地下水虽然具有统一的流场特征...

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特点
答: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特点是浑浊和有各种不同物质。表水具有支流少、切割深、坡降大等典型特征,对区域性供水十分不利;地下岩溶含水介质则以管道、大型溶蚀裂隙和溶蚀孔隙为主,具有极高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

岩溶水富集的地貌形态组合
答:西南岩溶地区,其地貌特征控制了岩溶水的形成、运动和储存的一般特征。岩溶地貌形态组合,对其中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其水动力特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具有规律性的反映。下面根据作者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归纳出了有...

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
答:开展我国主要平原、重要能源规划矿区以及西南岩溶地区1:5万基础水文地质调查;继续开展我国主要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开展严重缺水区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建立覆盖我国主要平原(盆地)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和动态评价体系。 二、部署建议 (一)...

西南岩溶地区典型表层岩溶水的调查与开发
答:发展水源林,增加环境对表层岩溶水的调蓄能力是解决峰丛岩溶山区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表层岩溶水;地质调查;岩溶水开发;弄拉;龙何 岩溶峰丛山区是我国西南最典型的岩溶地区,其地下河深埋,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分散居住的农民难以...

贵州岩溶地区岩溶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查
答: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选择典型地段,利用遥感、物探技术,查明岩溶地下水赋存构造空间分布特征;开展常规方法技术应用研究与新技术新方法试验研究,形成不同地质单元、不同类型岩溶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体系,为贵州岩溶地区岩溶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