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作者&投稿:俟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开门见山地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案设计知识点总结(查看更多)

麻雀又名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夜、麻谷、南麻雀、宾雀、厝鸟、砉鹑;屋角鸟、屋檐鸟,是麻雀属下的一种鸟类。麻雀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欧洲、中东、东南亚、东亚均可见到此物种。

根据福建教师招聘对小学语文的大纲要求,闽试教师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小学语文教案设计:麻雀。

教学目标

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麻雀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羽毛,没有动听的歌喉,更不被人们关注。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麻雀身上,却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麻雀身上的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麻雀》这篇课文,一起来欣赏作家笔下的麻雀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分析记忆字形。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3.理解词义。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搏”,第六笔是横折,无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有几个角色?人物关系是怎样的?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猎狗 老麻雀 小麻雀)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我”走在林荫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应对的?

3.根据刚才的讨论,把相关重点句用“  ”画出来。

4.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

起因: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退缩,“我”唤回猎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不但知道了文中发生的故事,而且还认识了猎狗、小麻雀和老麻雀,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大家的收获真不小呀!希望大家课后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想想猎狗为什么要慢慢地向后退。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嗅到 无可奈何 拯救 嘶哑 庞大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齐读第1~3自然段。

(1)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地点:林荫路上。)

(2)猎狗发现了什么野物?

(发现了一只站在地上的小麻雀)

(3)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语分别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刚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的茫然无助,要突出它迷茫,不知怎么办好的状态,声音要拖长一些。“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舒缓一些,读出对小麻雀的怜爱。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齐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语气要逐渐加强,语速要逐渐加快,读出情况的紧迫。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

“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挓挲起全身的羽毛)

指导朗读:本段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勇敢与紧张。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是要做什么?齐读第5自然段。

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一只麻雀斗得过一条猎狗吗?(斗不过)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板书:母爱的力量)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齐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轻缓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唤回猎狗。

三、赏读全文,归纳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的《麻雀》一课,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的确,在这个世界上,父爱和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明白了这一点,在面对父母时,我相信大家会更加懂得感恩。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狐假虎威-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小学语文教案;比尾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小学语文教案;我们奇妙的世界-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分类汇总-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麻雀课文主要讲什么?
答:麻雀这篇课文里面,老麻雀的无所畏惧,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这种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的爱的力量值得我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老麻雀的母爱。老麻雀不管自己危险不危险,还是有一种力量让它勇敢地落在小麻雀面前保护它。作者的心被老麻雀的母爱感动了,猎狗也是一样,它也被麻雀的母爱震撼而退却了...

课文麻雀按照什么顺序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
答:麻雀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的,讲的是一只老麻雀,为了救被鬣狗威胁生命的孩子,依然从树上飞下来,和鬣狗对峙的故事,结局是我换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麻雀> 屠格涅夫 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本文主要叙述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如果对您有帮助,请选为最佳答案,谢谢。

16课麻雀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答:16课麻雀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详情解释:《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

麻雀这篇课文第七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答:《麻雀》这篇课文第七自然段是课文的最好一段,写了“我”带走猎狗。《麻雀》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

麻雀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答:(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想想猎狗为什么要慢慢地向后退。-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认读词语。嗅到 无可奈何 拯救 嘶哑 庞大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

麻雀读后感是什么
答:动物之间尚有伟大的母爱,更何况我们人类之间呢?我们的母亲在自己的儿女遇到危险时,也一定会像老麻雀那样,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儿女,用伟大的母爱守卫儿女。想起了老师曾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被一辆大卡车压在了下面,连小男孩自己都的没有生存的希望了,是他的母亲用双手举起了这辆卡车的。这辆...

从麻雀这一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答:有一句话叫做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所以说我觉得有时候不能太小看一个人,而且每个人的经历和每个人能力都是无止境的就好,比如马云你看到他小小的,但是他能量非常的强大。

麻雀的故事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答:1、起因: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2、经过: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3、结果:小麻雀免受了伤害,我招回猎狗。这篇课文起因是我和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猎狗想要吃掉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拼命护住小麻雀,猎狗被老麻雀的行为吓住了,我被老麻雀...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十三课麻雀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答:“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