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病句

作者&投稿:胡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修改病句~

病句修改小练习

答:一、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二、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2、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3、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4、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5、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6、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

常见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词语搭配不当、语意重复啰嗦、词序不对、前后矛盾、句意含混或错误、不合逻辑、乱用关联词语等;对应修改方法为成分残缺的补充主、谓、宾语,矛盾和重复的地方删除多余部分,用词不当的地方更换词语,词序混乱的调整词语位置顺序。
举例: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
改为:他来到池边,跳下池塘,很快就游了过去。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原野。(应将“山花烂漫”改为“烂漫山花”才能与后面“开”配搭)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9.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把关键词修饰掉然后 五中关键词

1.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例1: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解析:这道题我们不知道是谁被老师批评,是谁上课,读起来特别怪,这类题要用到我们的口诀1了。根据口诀1,在“被”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上课”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做小动作”前加“小明”,只要语句通顺都可以。

答案: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小明被老师批评。

例2: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道题是缺少了一个和花草树木搭配的词语。根据口诀3,在“花草树木”后面加“发芽了”。

答: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2.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1: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解析:我们是土匪勾结吗?这类题就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把贬义词当成了褒义词。根据口诀6,把“勾结”改成“团结”即可。

答案: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互相帮助。

例2:小明兴奋得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解析:这道题和例1 类似,我们又不是怪物凭什么张牙舞爪呀,那多难看呀。根据口诀6,把“张牙舞爪”换成“手舞足蹈”即可。

答案:小明兴奋得手舞足蹈,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3.重复啰嗦、成分累赘

在句子中,所用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啰嗦、累赘。

例1: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解析:这是一道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混用的病句。根据口诀2,“忍不住”和“不禁”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答: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解析:根据口诀2,去掉“非常”或“得很”。

答:那个房间非常宽敞。

4.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1: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解析:这道题是“热爱”和“财产”的不当搭配问题。根据口诀3,“财产”只能和“保护”搭配,不能和“热爱”搭配。(“热爱”和“生活”搭配)。

答案:我们要保护公共财产。

例2: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解析:这道题是“态度”和“提高”的不当搭配问题。根据口诀3,“水平”只能和“提高”搭配,不能和“态度”搭配。(“态度”和“改善”搭配)。

答案: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水平提高了。

5.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1: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解析:这是词语排列的顺序出现了错误。应该是先发现了毛病,我们才能去克服它。而不是克服了以后才发现毛病。根据口诀4,把“并”字前后两边的词语进行调换即可。

答: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例2: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

解析: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答案: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刻苦学习的精神。

6.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1: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解析:这道题,“估计”和“一定”搭配错误。“估计”是猜测,而“一定”是肯定,根据口诀11,删去一个即可。(最好删“一定”,这样句子能保持原意)

答案: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了。

7.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另一类是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解析:谁帮助谁呀?让人分不清。根据口诀7,把其中的一个“他”写出名字就可以了。

答: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李刚经常帮助他。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解析: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答案: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

8.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解析: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

答案: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修改病句的几种常见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几种
答:(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

修改病句
答:病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改正:既然争先恐后,又怎么会陆续?改成“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或“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到操场。”6、意思重复 病句: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改正:不正确和错别重复。任意去掉一个即可。7、词序颠倒 病句: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改正:我对语文特别感...

改为病句的句子大全
答: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病句类型:用词不当。“摆满”改为“坐满”。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病句类型:用词不当、语义重复。“生满”改为“开满”;去掉“白的、红的、黄的等”。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求100道修改病句+错误原因+修改方法!
答:(前后不搭配:应改为"昆明的三月") 16、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语序颠倒) 17、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的关键。(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18、荣获""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成份赘余:删掉"的原因") 19、通过开展、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

写一个病句,写5种修改方法
答:1、主谓搭配不当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2、主宾不搭配 哈尔滨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城市。3、动宾不搭配 现在,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和爽朗的笑声。4、 状语与中心语不搭配 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还是不难领会的。二、结构残缺 1...

修改病句...
答:1.我一定要改掉毛病.(语义重复,去掉 不好的)2.她还在洗衣服,就该上学去了 (用词不当,正 改 还)3.会议厅里坐着不少来自各校的代表.or会议厅里坐着来自各校的许多代表 (语义重复)4言行不一致是一种很坏的风气.(用词不当,去掉 的人)5同学们选他当三好学生是对他的信任.(用词不当...

怎么修改病句
答:修改病句的方法如下:1、补法 补法是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缺主语)改成“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听了老师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2、删法 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句式...

如何修改病句?
答:修改病句方法:1、补法 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听了老师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哪些?
答: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例如:“在这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缺主语)改:“在这次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补主语)听了老师的话,(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删法 删法一般用于...

怎么修改病句?
答:病句可以修改为:“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学期”或者“这年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病句的病因是主语和宾语的搭配不当问题。句子的主语是“这学期”,但是句子的宾语是“最后一年”,二者是不同的时间词语,所以这里的搭配是不正确的,这里进行修改时需要保持主语和宾语的一致性,即主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