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成语

作者&投稿:那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的成语(还要有每个成语主要人物)~

1、望梅止渴(曹操)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2、乐不思蜀 (刘禅 司马昭)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
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
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
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
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
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
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极大的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梅止渴
百度百科——乐不思蜀
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1、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2、七步成诗:(曹植)
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做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3、吴下阿蒙:(吕蒙)
当初, 孙权对 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 寻阳的时候, 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4、舌战群儒:(诸葛亮)
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5、单刀赴会:(关羽)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
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巢毁卵破: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七步之才: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诗之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占八斗: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髀肉复生: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如饮醇醪: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很值得交往。也说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三国志 ·吴书十 ·程普传》。老将程普尝云:“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步步为营: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上三国时期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
击鼓骂曹: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对其轻慢,用鼓吏来羞辱他。弥衡当着满朝文武大骂曹操,并借击鼓发泄。后经百官相劝,勉为曹下书去顺说刘表。
蒋干盗书: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桃园结义: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水淹七军: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适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涨,困住于禁、庞德。关羽趁机生擒于禁、庞德二人,取得胜利。
辕门射戢: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
横槊赋诗: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出自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曹操献刀: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杀董卓,不料却被发现,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瞒了过去。
单骑救主:赵云单枪匹马杀回长坂坡,与虎豹骑且战且退,最终救出后主母子。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大意失荆州: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赤壁大战: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大规模作战,也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诸葛亮利用大雾天,加上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三顾茅庐: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特别是用来欺骗别人。出自《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望梅止渴: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廊庙之器:能肩负朝廷重任者。出自《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同符合契: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形容时间短,危险就在眼前。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三国演义中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1:百步穿杨(黄忠)
2:百战百胜(曹操)
3:负薪救火(诸葛亮)
4:七擒七纵(孟获)
5:乐不思蜀(刘禅)
6:大获全胜(刘备)
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8:不计其数(曹操)
9:不识时务(鲁肃)
10:肺腑之言(貂禅)
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12:三顾茅庐(刘备)
13:顿开茅塞(孙权)
14:捶胸顿足(刘备)
15:膏粱子弟(夏侯茂)
16:措手不及(孟达)
17:寡不敌众(周瑜)
18:诡计多端(姜维)
19:鹤发童颜(李意)
20:虎入羊群(张飞)
22:初出茅庐(诸葛亮 )
23:草船借箭(诸葛亮)
24:望梅止渴(曹操)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 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睐 月明星稀 土崩鱼烂 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对酒当歌 屈指可数 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回肠荡气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舌战群雄 羽扇纶巾 隔岸观火 上房抽梯 七擒七纵
恩威并重 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三让徐州 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 三国归晋 三气周瑜 过关斩将 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 锦囊妙计 舌战群儒 孔融让梨 木牛流马
割须弃袍 火烧连营 草船借箭 器宇轩昂 辕门射戟
单刀赴会 暗渡陈仓 志大才疏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危急存亡之秋 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评论|0
1 小时前风儿轻轻吹60|二级
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三顾茅庐(刘备)
顿开茅塞(孙权)
捶胸顿足(刘备)
膏粱子弟(夏侯茂)
措手不及(孟达)
寡不敌众(周瑜)
诡计多端(姜维)
鹤发童颜(李意)
虎入羊群(张飞)
初出茅庐(诸葛亮 )
草船借箭(诸葛亮)
望梅止渴(曹操)

背本就末 不避艰险 步步为营 败不旋踵 包藏奸心
不成体统 闭门思愆 步罡踏斗 不遑宁息 不护细行
百举百捷 不急之务 不可造次 不劳而获 避李嫌瓜
不求闻达 并驱争先 背若芒刺 拔十失五 冰散瓦解
兵无常形 并威偶势 半信不信 抱薪救焚 拨云雾见青天

抱玉握珠 不置褒贬 不知所措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残暴不仁
成败得失 成败利钝 赤膊上阵 踌躇不决 长才广度
初出茅庐 仓卒之际 车殆马烦 豺狼当路 长林丰草
沉李浮瓜 草庐三顾 成群结队 超群绝伦 长驱直进
初生牛犊不怕虎 苍生涂炭 初生之犊不惧虎 沉吟不决 出言不逊

粗衣恶食 沉吟未决 车载斗量 短兵接战 淡泊明志
单刀赴会 多端寡要 东荡西除 迭矩重规 叠矩重规
对酒当歌 大惊失色 当今无辈 斗量车载 荡气回肠
豆萁燃豆 断头将军 等闲视之 倒屣相迎 大雨滂沱
蠹政病民 抵足而眠 对症之药 阿党比周 峨冠博带

婀娜多姿 二桃杀三士 恩威并行 恩威并用 反败为胜
风驰电逝 飞遁离俗 反覆无常 浮瓜沉李 反戈一击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风激电飞 反客为主 发怒穿冠 防芽遏萌
腹有鳞甲 割肚牵肠 感恩戴德 割恩断义 躬耕乐道
光辉灿烂 诡计多端 根据盘互 贵极人臣 管窥筐举

顾名思义 刮目相看 顾曲周郎 骨肉未寒 鬼神不测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共为唇齿 各为其主 贵远贱近 甘雨随车
公诸同好 画饼充饥 魂不守舍 缓兵之计 虎超龙骧
后患无穷 虎踞鲸吞 黄口孺子 含蓼问疾 虎入羊群
户枢不朽 祸生肘腋 撼天震地 互为表里 华屋丘墟

华屋山丘 悔之无及 坚壁清野 精贯白日 矜功伐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功赎罪 酒酣耳热 见机而作 竭尽心力
兢兢翼翼 锦囊妙计 旌旗卷舒 计日而待 集思广益
积思广益 假手于人 煎水作冰 荆山之玉 箕山之志
极天际地 假途灭虢 吉凶祸福 急于求成 举止失措

箭在弦上 开诚布公 刻肌刻骨 枯木生花 开门揖盗
孔孟之道 旷若发蒙 枯树生华 旷世逸才 老成练达
论功行赏 落荒而逃 落荒而走 老骥伏枥 泪流满面
老弱残兵 令人切齿 老生常谈 立身扬名 蓝田生玉
雷霆之怒 临危不顾 略无忌惮 临危受命 龙骧虎步

良药苦口 名不副实 名不虚传 目不邪视 秘而不宣
毛发之功 灭虢取虞 毛骨悚然 妙绝时人 暮景桑榆
闷闷不乐 明眸善睐 漫山遍野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迷途知返
门无杂宾 民殷国富 沐雨栉风 鸟尽弓藏 怒气填胸
牛蹄中鱼 难以预料 男尊女卑 剖蚌求珠 剖肝沥胆

片甲不回 赔了夫人又折兵 攀龙附骥 披露腹心 翩若惊鸿
泼油救火 弃暗投明 穷兵黩武 强词夺理 轻才好施
切齿痛恨 清尘浊水 秋风扫落叶 倾家荡产 亲临其境
七擒七纵 凄然泪下 樵苏不爨 翘首企足 翘首引领
情同骨肉 求田问舍 去邪归正 弃瑕录用 禽息鸟视

器小易盈 器宇不凡 气涌如山 器宇轩昂 青蝇之吊
翘足引领 肉颤心惊 人各有志 如饥似渴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柔能克刚 燃萁之敏 忍辱负重 如石投水 忍无可忍
如鱼得水 仁义之兵 任重才轻 市不二价 誓不两立
背本就末 不避艰险 步步为营 败不旋踵 包藏奸心
不成体统 闭门思愆 步罡踏斗 不遑宁息 不护细行
百举百捷 不急之务 不可造次 不劳而获 避李嫌瓜
不求闻达 并驱争先 背若芒刺 拔十失五 冰散瓦解

百步穿杨(黄忠)
百战百胜(曹操)
负薪救火(诸葛亮)
七擒七纵(孟获)
乐不思蜀(刘禅)
大获全胜(刘备)
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不计其数(曹操)
不识时务(鲁肃)
肺腑之言(貂禅)
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三顾茅庐(刘备)
顿开茅塞(孙权)
捶胸顿足(刘备)
膏粱子弟(夏侯茂)
措手不及(孟达)
寡不敌众(周瑜)
诡计多端(姜维)
鹤发童颜(李意)
虎入羊群(张飞)
初出茅庐(诸葛亮 )
草船借箭(诸葛亮)
望梅止渴(曹操)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三顾茅庐(刘备)
顿开茅塞(孙权)
捶胸顿足(刘备)
膏粱子弟(夏侯茂)
措手不及(孟达)
寡不敌众(周瑜)
诡计多端(姜维)
鹤发童颜(李意)
虎入羊群(张飞)
初出茅庐(诸葛亮 )
草船借箭(诸葛亮)
望梅止渴(曹操)

关于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成语
答:1、乐不思蜀: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意为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该成语与三国时期的刘禅有关。2、百步穿杨: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将军黄忠箭法...

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
答:刘备 宽厚仁德 谦虚谨慎 求贤若渴 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雄才盖世 威而有恩 勇而有义 诸葛亮 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忠顺勤劳 权智英略 关羽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大义凛然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曹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临危制变 料敌设奇 ...

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答:刘备 宽厚仁德 谦虚谨慎 求贤若渴 弘毅宽厚 知人待士 雄才盖世 威而有恩 勇而有义 诸葛亮 神机妙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忠顺勤劳 权智英略 关羽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大义凛然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曹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临危制变 料敌设奇 司...

《三国演义》人物对应哪些成语?
答:关羽:单刀赴会、败走麦城 刘备:三顾茅庐、狠心摔阿斗 诸葛亮:巧摆空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 赵云 一身是胆 刘备 假仁假义 关羽 忠义两全 张飞 粗中有细 吕布 有勇无谋 曹操 生性多疑 周瑜 心胸狭窄 鲁肃 忠厚老实 袁绍 优柔寡断 阿斗 天真活泼 诸葛亮 鞠躬尽瘁 足智多谋 ...

《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
答:关羽 义薄云天 忠肝义胆 大义凛然 刚愎自用 张飞 粗犷豪放 粗中有细 勇猛无敌 所向披靡 曹操 奸诈狡猾 胸怀大志 唯才是举 超世之杰 临危制变 料敌设奇 司马懿 老谋深算 韬光养晦 瞻前顾后 刘禅 乐不思蜀 鲁肃 忠厚老实 忠厚守信 临事不苟 为人方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

关于三国人物的所有成语
答:关羽:超群绝伦 过关斩将 单刀赴会 身在曹营心在汉 挂印封金 吕蒙: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周瑜:羽扇纶巾 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向无敌 既生瑜,何生亮 张昭:开门揖盗 赵云:偃旗息鼓 一身是胆 曹操:望梅止渴 曹植:七步之才 才高八斗(晋代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有关人物
答:7、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8、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

三国演义人物对应成语
答:1、青梅煮酒(曹操、刘备)2、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3、初出茅庐(诸葛亮)4、锦囊妙计(诸葛亮)5、乐不思蜀(刘禅)6、才高八斗(曹植)7、舌战群儒(诸葛亮、东吴众将)8、力排众议(孙权、东吴众将)9、草船借箭(三国演义:诸葛亮、曹操 三国志:孙权、曹操)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关三国人物的成语
答:有关三国人物的成语:一、暗度陈仓 释义: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意思是我用韩信...

三国带人名的四字成语
答:1. 三国演义人名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吴下阿蒙 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