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改革的“手术刀”:盘活红旗的奇迹,能否复制到奔腾身上?

作者&投稿:申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军事专家们:红旗64D和红旗7B比较,哪个好些?~

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研制基于“腹蛇”导弹技术的新型中低空面空导弹系统,命名为“红旗”-64,是中意军事技术合作之物。“红旗”-64导弹少量列装试用后开始转向出口。按照中国的命名习惯,“红旗”-64的出口型命名为“猎鹰”-60。
同期在中法合作项目中,引进法国“响尾蛇”地空导弹系统,国内仿制型号为“红旗”-7。
相比之下,“红旗”-7系统更加稳定和成熟,因此被确定在90年代大量列装。

红旗-7B防空导弹
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三代全天候、低空、超低空防空武器。它具有命中精度高、机动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各项性能世界领先。这种新型防空导弹主要用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作战,主要拦截各类低空超低空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目标。
特点:红旗7型近程地空导弹系统仿制自法国响尾蛇地空导弹。红旗7型导弹主要面对低空、超低空来袭的敌方飞机和导弹,最大射程12公里,最低射高5米,其制导雷达具备较强的抗杂波干扰能力。红旗7型导弹发射车配备有1部制导雷达和4枚筒装导弹。
性能:弹重84.5千克,最大速度 2.3马赫,最大射高5.5公里,最大射程12公里,单发命中率 70%-80%。

共和国的长子 就那样 说实话都是败家子 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东风 长安 一汽合并了

接掌“汽车长子”近四年的徐留平,最近心情应该不错。
最近,在一场企业家高端对话的线上活动中,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谈及今年前4个月取得逆市飘红的业绩时,一直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一汽产销33万辆,比去年同期实现了20%左右的增长。其中,红旗4月份实现销售1.45万辆,同比增长168%。
这个同时跑赢了自身和行业的成绩,不仅是一汽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交出的高分答卷,更意味着由徐留平“主刀”的这场一汽“大手术”,正步入高潮。
“如果说新冠疫情对汽车企业是一场大考的话,那么当前汽车产业的‘四化’转型对于每个汽车厂都是关系到‘生死存亡’。”徐留平说道。
用了两年时间,徐留平的“手术刀”让红旗品牌“起死回生”。
去年,红旗品牌不仅较原定计划提早一年实现了“10万辆”的销售目标,而且于今年年初进行全球首秀的红旗H9,更是获得了业界内外的高度关注。
如今,徐留平正努力将这一“奇迹”复制到奔腾品牌身上。
根据规划,2020将是红旗和奔腾各自年销实现20万辆的关键年份。而按照红旗目前的增长速度与发展态势,达到目标难度似乎并不大;但对于奔腾品牌来说,这或将是个难题。
最近,一汽又完成了新一轮的人事和组织架构调整。其中,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迎来了两位新副总,而王胜利在短短一个月内被调任两次,从一汽-大众到奔腾,可见一汽集团内部对新奔腾的强烈“求生欲”。
2021将是徐留平执掌一汽的第五个年头,而2022年也是合资车企股比开放的关键节点。
为此,根据一汽的“831”战略,奔腾品牌必须在2022年全面达成60万辆的战略目标,才能拥有叫板合资的资本。
可以想象,压在徐留平肩上的那份“紧迫感”,将越来越大。
刀刃向内。徐留平改革的“手术刀”,又将指向何方?
(1)第一刀:红旗的“快刀斩乱麻”
“我必须把红旗做好。”
2017年8月2日,空降一汽集团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的徐留平,便面临着上任后的首个棘手难题——复兴红旗品牌。
事实上,在徐留平全面接手,一汽集团的运营情况可以说非常不乐观。
红旗品牌在2016年仅卖出4800辆,耗资数亿元打造的全新一汽欧朗品牌亦宣告全面失败。对于号称投入的500亿元研发资金的自主品牌,一汽并没有拿出什么力证。
于是,上任47天后,徐留平便迅速拿出了一整套大刀阔斧的人员构架调整方案,意欲“快刀斩乱麻”。
事实证明,这场耗时仅一周的万人内部竞聘和外部引援工作,为了一汽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尤其对于红旗品牌来说,如今销量能够持续增长,徐留平铁腕改革的“三板斧”无疑是关键。
首先,对于原本已经独立出来的红旗事业部,徐留平花费2.89亿元从一汽轿车手中回收红旗品牌资产,直接由一汽总部运营;
其次,徐留平把红旗品牌向市场化和年轻化的转型,也为品牌带来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再者,无论在产品层面还是渠道上,徐留平也作出了多方面的突破,为红旗接下来的爆发奠定了稳固的根基。
2019,红旗品牌的总销量为100166辆,与2018年的3.3万辆相比,实现了203%的同比增长。今年前4个月,一汽红旗在国内汽车销售形势一片颓势之下,销量同比增长111%,达到39500辆。
红旗品牌的强劲增长固然值得庆贺,但徐留平如今担忧的,是正在被红旗追赶且超过的奔腾品牌。
(2)第二刀:卸下累赘资产,为奔腾减负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一汽奔腾累计销量为29447辆,同比增长13%。
同样要在今年完成20万辆的目标,一汽奔腾目前面临的压力,显然要比红旗大。
5月8日,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召开了一场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徐留平宣布了对奔腾品牌及动力总成组织调整方案。
“在产业政策变革、消费理念升级、全新技术驱动的重大挑战和机遇面前,‘奔腾’必须抓住关键的‘窗口期’,实现跃迁式发展。”徐留平说道。
据悉,此次组织调整后,原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的动力总成、生产、物流、马自达销售等业务由集团承接,而拥有全新企业架构的“新奔腾”公司未来将专注于产品开发和营销。
通过一系列非关联非核心业务与过重资产的统统剥离,徐留平正寄望“减负”后的一汽奔腾,将能够以创新的模式、轻装的阵容敏捷应对市场变化。
在徐留平看来,两年来对“红旗”直接运营的成功实践,已让集团总部加速形成了卓越的运营体系与管控能力。
因此,反观早前一汽将奔腾“老将”柳长庆和杨大勇调离一汽奔腾,或多或少与早前徐留平刚接手红旗事业部时所进行的调整如出一辙(将红旗事业部部长韩新亮将调任一汽集团发展制造部(安全环保部)部长),背后折射出的是加强集团直接对品牌的运营意愿。
根据徐留平早前公开的对一汽轿车公司总经理竞聘的考核指标,2019年—2021年一汽轿车要达到利润总额分别达到3亿元、5亿元、10亿元,自主销量分别达到15万辆、27万辆、41万辆。
一汽轿车最近公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虽然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8.0%,达到276.64亿元,但其归母利润却同比减少74.05%,为5277万元。
无疑,无论在销量还是利润上,一汽奔腾去年的成绩显然还达不到徐留平的要求。
踏入2020年,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情况。一汽方面显然对奔腾的销量任务有所调整,但在与红旗一同冲击20万辆的路上,一汽奔腾显然还需更大的勇气和决心。
在一汽轿车的2019年财报中,集团提及对奔腾品牌的希望是:“打造一个旗舰,两个爆款,三个占位的车型分布,通过精锐品牌、提升销量”。
目前,由T33、T77和T99三款SUV车型组成的T系列家族,加起来的销量大约占到品牌整体销量的五成。
然而,目前月销维持在二三千辆水平的T77,仍难言“爆款”。要进一步挖掘其市场潜力,一汽奔腾的市场营销团队,显然还需做更多的工作。
一汽奔腾在接下来推出的新车型,无疑承载着品牌冲量的更大野心。
一汽奔腾方面曾透露,2020年将有三款新车陆续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包括一款A级纯电动SUV、A0+的SUV以及一款A级中型轿车。
而这几款分别诞生于FMA(传统燃油车)和FME(纯电动车)的两大造车平台,将是新奔腾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大造车平台均具备战略支撑、平台衍生、用户满足、迭代升级、成本控制等五大核心能力。
同时,基于模块化设计,两大平台可衍生出轴距在2575-2800mm的多种车型,产品可扩展至Sedan、Cross、SUV和MPV等型式,涵盖A0、A、B等多个级别。
功夫汽车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网上,看到了一汽奔腾最近注册了“S66”、“S77”、“S88”以及“S99”等几个商标。
由此可以推测,奔腾品牌接下来或将开始主推比T系列要高端的S系列车型。而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徐留平要找曾任大众品牌执行总监的王胜利,前来主导奔腾的意图。
根据一汽奔腾早前宣布的“B、E、S、T”四大产品系列,“S”系列将代表主流、家用和高端,主打国潮风范,将定位为“年轻态新美学高端家用车”。
如果这系列能够运营成功,迎合眼下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中国品牌掀起的这股“国潮”热,一汽奔腾的销量和品牌将很大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毕竟比起红旗品牌,徐留平对奔腾品牌给出的目标更为具体:2020-2025年成为“一流品牌、行业前五,进入国内自主品牌第一阵营”。
如今,徐留平在推动一汽解放借壳一汽轿车登陆资本市场,也解决了困扰一汽多年的乘用车同业竞争难题之后,一汽奔腾的复兴将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新挑战。
(3)第三刀:指向数字化转型,为三大整合热身?
在“新四化”大潮之下,徐留平亦正为一汽准备一场数字化“手术”,加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领域的投资力度。
4月,中国一汽斥资30亿元为红旗打造了一个新的全球研发中心,聚焦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新技术。
在徐留平看来,汽车产业这场百年一遇的变革,要牢牢把握关键技术,加速核心技术升级,才是未来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同时,进行产业创新也将是徐留平为一汽积蓄未来发展动能的重要举措。
除了成立新能源公司,一汽组建的移动出行业务板块,徐留平也寄望能成为集团未来关键核心的业务。
功夫汽车也发现,在一汽轿车的2019年财报中,一汽方面对于出行市场的描述,也由2019年的“主攻”提升至2020年的“突破”。
毫无疑问,加快出行战略的落地,将是一汽提升新能源产品在出行市场的份额的关键,同时也是一汽“新四化”战略提速的具体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一汽、东风以及长安共同出资160亿元成立了T3科技平台公司。这是继去年T3出行平台之后,三大的再一次深化合作。
这个下一代智能新能源整车研发的共同研究中心,或许正是三大有序整合步入深水区的一大步。
业界普遍的一个观点是,2022年是中国政府取消乘用车合资股比限制的节点,也是三大国有汽车集团实现重组的最后期限。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2022年前必须有序的推进重组。
为此,“三大”都在跟时间赛跑。相较之下,徐留平及其掌舵的一汽,无疑任重道远。
(4)?功夫拍案
让国人真正看到“红旗”应有的风范和形象,这是“汽车长子”应有的职责。
作为一名空降的掌门人,徐留平在“主刀”一汽变革中所展现出的果断与魄力,无疑有目共睹。
但这更多是“存量盘活”。“新四化”征程中,“汽车长子”又能否让国人感受到荣光呢?
关山重重,徐留平及其团队的“大考”还在前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徐留平改革的“手术刀”:盘活红旗的奇迹,能否复制到奔腾身上?
答:尤其对于红旗品牌来说,如今销量能够持续增长,徐留平铁腕改革的“三板斧”无疑是关键。首先,对于原本已经独立出来的红旗事业部,徐留平花费2.89亿元从一汽轿车手中回收红旗品牌资产,直接由一汽总部运营;其次,徐留平把红旗品牌向市场化和年轻化的转型,也为品牌带来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再者,无论在产品层面还是渠道上,徐留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