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后生前,称呼“孝庄”是错误的,为何称“慈禧”就没错?

作者&投稿:邵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宫剧中,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太后是两个经常出现的人物。很早的时候,大家就指出了《康熙王朝》中的错误,孝庄一直说“我孝庄如何如何”,这是不对的,因为“孝庄”是她的谥号。谥号是人逝世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用来高度概括一个人的生平,评价他的是非功过。

其实,“孝庄太后”这个称呼,本身就是错误的,她的谥号是“孝庄文皇后”,官方从来就没有“孝庄太后”这种说法。但是在演绎清朝末年的影视剧中,大家一提到叶赫那拉氏,就称她为“慈禧老佛爷”、“慈禧太后”。那么,在太后健在的时候,为什么称呼“孝庄太后”就不对,称呼“慈禧太后”就可以呢?

一般来说,新帝登基时会尊嫡母和生母为皇太后,并为太后上徽号。之后,在重大节日庆典或特殊情况时,还要继续加上徽号,每次一般为两个字。

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她的名字并不是传说中的“大玉儿”,而是布木布泰,全名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她十三岁时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

皇太极去世后,由庄妃之子福临继位,即顺治帝。

其实,在多尔衮摄政时,后宫只有庄妃的姑姑哲哲被尊为皇太后,但官方称呼还是中宫皇后。也就是说顺治登基后的八年中,后宫没有实际的太后,直到多尔衮死后,事情才有了改变。

顺治八年二月(1651年),皇帝终于亲政,这个时候,哲哲也已经逝世。皇帝大赦天下,尊生母为皇太后,上徽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简称昭圣皇太后,之后屡上

再来看看慈禧太后。她是满洲镶蓝旗人,父亲是叶赫那拉氏惠征,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影视剧中,她的名字通常是是“玉兰”,原因是她入宫后被封为兰贵人,其实这是一种误会。据叶赫那拉氏族人回忆,她的乳名为“杏儿姑”,而光绪帝生母是她的妹妹,名字为“婉贞”,所以慈禧的名字应该为“杏贞”。

她通过选秀入宫,成为咸丰帝的妃嫔,并生下唯一的继承人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同治帝即位后,叶赫那拉氏和咸丰帝的皇后钮钴禄氏并尊为皇太后,诏旨分别尊为“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为钮钴禄氏上徽号为“慈安”,叶赫那拉氏为“慈禧”。

从此以后,两宫皇太后的称呼就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了。

所以如果要在孝庄文皇后生前称呼她的话,可以是“昭圣太后”,康熙时称为“昭圣太皇太后”。和“慈禧太后”的称呼一样,都是徽号,是对一个人生前的尊号。

其实,慈禧太后的徽号不止这两个字。除了在新帝登基时,所上的“慈禧”之外,在以后又接连上了很多次徽号。同治帝大婚上徽号“端佑”;亲政上徽号“康颐”;光绪帝即位后,连同之前同治遇“天花之喜”给太后上徽号“昭豫庄诚”;光绪大婚上徽号“寿恭”;亲政上徽号“钦献”;慈禧大寿时,上徽号“崇熙”。

所以她的徽号一共有十六个字,曰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这张照片中,慈禧太后上方的横幅就体现了她的徽号。

昭圣太皇太后逝世后,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后来又经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

慈禧太后去世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可以看出其中的“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都是她生前的徽号。简称“孝钦显皇后”。

清朝皇后的谥号也是有规律的,第一个字都用“孝”字,第二个字是对皇后一生的总结。

再看两位皇后谥号中的最后一个字,“文”和“显”分别是她们的丈夫皇太极和咸丰帝的谥号。帝谥之前的四个字为“~天~圣”。“天”字指的是这位皇后的夫君,“圣”字一般指的嗣皇帝,表明了这位皇后与夫君和嗣皇帝之间的关系。孝庄文皇后的“翊天启圣”和慈禧太后的“配天兴圣”就很具体了。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后的谥号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同时与满清入关后所有皇帝的谥号长度相当。可见她在清朝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堪比皇帝。



“孝庄太后”生前是庄妃,死后谥号是“孝庄文皇后”,被现代人称呼“孝庄太后”,在太后生前,不该叫谥号。“慈禧太后”生前是懿贵妃,咸丰帝驾崩后被称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是生前就有了徽号“慈禧”。

孝庄是她逝后谥号,生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康熙登基后被尊为太皇太后,慈禧则是她生前的徽号。

因为“孝庄”是谥号,就是对一个人逝世后的尊。而“慈禧”是徽号,是对一个人生前的尊称,所以在太后生前不能称呼“孝庄”,而可以称呼“慈禧”。

因为孝庄是她的谥号,谥号是人死以后后人给予她的评价,而慈禧是徽号,徽号就是皇帝给册封的名号。

孝庄太后,生前称“孝庄”不对,为何“慈禧”可以随便叫?
答:孝庄是字,古代称呼一个人不能随便叫他的字,而慈禧是一个尊称,表示对人的尊敬,所以可以随便叫。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是否有些问题呢?_百度...
答:全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因此“孝庄”二字是她死后才有的,这样的话在生前,自己喊出自己的谥号显然是不合理的。其实她完全可以称自己为“哀家”,这在清宫之中,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大家看那些清宫剧,其中的太后皇后不都这样自己称呼自己吗?例如那...

“孝庄”其实是谥号 生前无法用于自称
答:孝庄太后是博尔济吉特氏,她去世后,康熙皇帝给她上了一个非常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后来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累加谥,最终的谥号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至于电视剧中为什么这么称呼,可能是由于孝庄太后的知名度比较大,便于观众接受吧。

《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版孝庄说话时一口一个“我孝庄”,这个说法是...
答:在《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里面,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太后,说话的时候总是我孝庄我孝庄的说,那么他的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我当时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也在想这么明显的错误,为什么没有人指出来呢?可能当时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和编剧可能已经发现了这种错误,但是任由他错下去。主要是因为孝庄其他的名字比较...

斯琴高娃版孝庄说话时一口一个“我孝庄”,这个说法是对的吗?
答:孝庄太后倒是有一个可以叫的名字,那个叫徽号,徽的意思是善,所以徽号是善号,也是尊号,她的徽号是昭圣皇太后,像慈禧太后也是徽号,她的谥号简称是孝钦显皇后。由此可见,孝庄太后的叫法显然是错的。但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不是历史纪录片,《康熙王朝》的编剧回答过这个问题,他说,他们其实是知道...

《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是不是有些问题
答: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的人物名称或者称呼都是错误的,某某皇帝或者某某皇后的名字都是死后才有的,他们在世时本人根本就没有这个名字。建议 看电视剧以娱乐为主,不能按照历史观点进行研究。

《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自称“我孝庄“,这符合历史吗?
答:严格来说,这种说法肯定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孝庄”这个封号,是在她死后,康熙为她为她封的谥号。在电视剧里,她还是活生生的,怎么可能知道自己死后的事情呢?还非常顺口地说出了“我孝庄”三个字。所以,这个是电视剧拍摄的一个疏漏。对于这个疏漏,电视剧播出之后没多久,很多眼尖的观众朋友就发现...

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封的谥号吗
答:是的。生前没有“孝庄太后”之说。电视剧上经常有直呼孝庄太后的情景,这是极其违背史实的!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之妹。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

顺治 康熙雍正乾隆孝庄都是什么名字?是庙号还是谥号,
答:后来就变了。谥号是对有地位的人死后的尊称,并不是皇帝专属的,太后,大臣也有拥有谥号的,年号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定下的用来纪年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些都是年号,孝庄是谥号,所以清宫剧中孝庄自称是孝庄皇太后是错误的,孝庄是她死后才有的称号。

《康熙王朝》里,为什么孝庄可以喊自己为“孝庄“?
答:这是当时电视剧拍摄上,出现的一个“疏漏”。因为“孝庄”这个称呼,是在她死后,康熙为她封的谥号。而当时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活生生的。她说“我孝庄也是礼佛之人”,显然是“预知了后事”,这是不符合历史的。所以,算是编剧和导演在台词上出现的一个错误。当时,她应该称呼自己“哀家”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