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域古国于阗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作者&投稿:蓝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域古国的名字有哪些?~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朝灭亡高昌之后,在其故地设置西州,又设置安西都护府,留兵镇守,以此作为唐朝向西域发展的前进基地。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军又继续西进,讨伐焉耆,进一步向西域发展。本文对唐军的这次作战进行简单整理。

  一、焉耆臣属西突厥
  焉耆,地处西域,“直京师西七千里而赢,横六百里,纵四百里。东高昌,西龟兹,南尉犁,北乌孙”(《新唐书》列传146)。焉耆的具体位置,可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朝“陇右道西部”图。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昌灭亡后,西突厥开始拉拢焉耆。据《旧唐书》列传148记载,“其年(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西突厥重臣屈利啜为其弟娶焉耆王女,由是相为唇齿,朝贡遂阙”。另据《旧唐书》列传33记载,“焉耆王寻叛归欲谷可汗”。据此来看,在西突厥的拉拢下,焉耆开始与唐朝疏远,臣服于西突厥。

  二、唐军出兵讨伐焉耆
  当时,太宗非常关注西域的动态,命令安西都护郭孝恪时刻注意焉耆,相机征讨,“令孝恪伺其机便”(《旧唐书》列传33)。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郭孝恪请求出兵讨伐焉耆,“安西都护郭孝恪请击之,太宗许焉”(《旧唐书》列传148),“诏以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帅步骑三千出银山道以击之”(《资治通鉴》)。
  下面对此战进行简单分析。
  1、行军时间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九月,“辛卯,上谓侍臣曰:‘孝恪近奏称八月十一日往击焉耆,二十日应至,必以二十二日破之。朕计其道里,使者今日至矣!’言未毕,驿骑至”。
  据此看,郭孝恪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八月十一日,从西州出发,前去进攻焉耆,大约在八月二十日到达焉耆,数日之内击破焉耆,九月辛卯(二十一日)奏报抵达长安。
2、两军将领
  唐军主将是郭孝恪,时任安西都护、西州刺史(《旧唐书》列传33)。关于郭孝恪所担任的行军总管的名称,《资治通鉴》、《新唐书》本纪二太宗本纪、列传36以及列传146均记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但是,《册府元龟》卷985和《旧唐书》列传33记为“安西道行军总管”。
  此外,焉耆王之弟栗婆准,作为唐军向导,也参与了此战。据《资治通鉴》记载,“会焉耆王弟颉鼻兄弟三人至西州,孝恪以颉鼻弟栗婆准为乡导”。
  焉耆方面的主将应是焉耆王突骑支,据《旧唐书》列传148记载,“其王姓龙氏,名突骑支”。
  3、参战兵力
  唐军兵力很明确,“步骑三千”(《资治通鉴》)。
  焉耆方面,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焉耆“户四千,胜兵二千”,则其可以出动的军队约为二千人。
  4、行军路线
  诸书记载的唐军行军路线均为银山道。
  据《新唐书》志30西州交河郡记载,“自州西南有南平、安昌两城,百二十里至天山西南入谷,经礌石碛,二百二十里至银山碛;又四十里至焉耆界吕光馆;又经盘石百里,有张三城守捉;又西南百四十五里经新城馆,渡淡河,至焉耆镇城。”郭孝恪唐军很可能走的就是这条路。
  这条道路的地势从“天山西南入谷”开始变得险要起来。据《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引用的《西域图志》记载,该山谷“两崖壁立,人行其间,如一线天,为古车师(亦即唐朝的西州)西境关隘”。太宗在“赐郭孝恪玺书”(《全唐文》卷7)中也说,“焉耆绝域,地阻天山,恃远凭深”。
5、唐军击破焉耆都城
  据《册府元龟》卷358记载,“焉耆所都城四面有水,自恃其甲,不虞於我,孝恪倍道兼行,夜至城下,潜遣将士浮水而渡,及明,一时攀堞,鼓角齐震,城中大扰,孝恪纵兵击之,虏其王突骑支,斩首虏七千级”。
  焉耆都城地势极为险要,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焉耆所都周三十里,四面大山,海水缭其外”,《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对此也有描述,“城极大,在海水之北(今博斯腾海),大河(今海都河)东岸,众流交杂,群山外绕,极为险固”。博斯腾海,亦即博斯腾湖,海都河,亦即开都河,博斯腾湖和开都河的具体位置,可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唐陇右道西部地图。
  由于焉耆都城地势险要,焉耆守军守备松懈,郭孝恪所部倍道兼行,大约在八月二十日的晚上抵达焉耆都城,郭孝恪命将士趁夜渡水,待天明时,突然出击,登上城墙,鼓角齐鸣,焉耆城内大为慌乱,唐军趁机出击,击败焉耆守军,俘获焉耆王突骑支。
  至于唐军杀获敌军的具体数量,诸书记载不尽一致:
  《资治通鉴》记载:获首虏七千级;
  《册府元龟》卷358记载:斩首虏七千级;
  《旧唐书》列传148记载:首虏千余级;
  《新唐书》列传146记载:斩千馀级;
  结合焉耆“户四千,胜兵二千”的记载,斩七千级的战果似乎有些太大。当然,关于焉耆可出兵人数的记载,诸史书也不尽一致:
  《汉书》焉耆传记载:焉耆国,……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
  《北史》列传85记载:隋大业中,……其国(即焉耆国)胜兵千余人而已;
  《隋书》列传48记载:(焉耆)国内有九城,胜兵千余人;
  《新唐书》列传146记载:户四千,胜兵二千;
  诸书对比来看,《汉书》与《新唐书》关于焉耆户数的记载是相同的,而《北史》、《隋书》与《新唐书》关于焉耆胜兵人数的记载则相对接近。由于隋唐在时间上相近,因此,笔者认为,焉耆在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能够出动的军队,可能也就二千人,据此看,斩千余级的战果相对可信。
  唐军击破焉耆都城后,并未在焉耆留兵镇守,而是“以栗婆准导军有功,留摄国事而还”(《旧唐书》列传148)。

6、唐军击败西突厥援军
  面对唐军对焉耆的进攻,龟兹和西突厥均对焉耆进行了援助。
  先看龟兹,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郭孝恪伐焉耆,(龟兹)乃遣兵与焉耆影援,自是不朝贡”。不过,龟兹对焉耆的援助力度并不大,从史料记载来看,也未与唐军郭孝恪所部发生全面交战。
  再看西突厥,上文说过,西突厥重臣屈利啜与焉耆关系密切,因此,西突厥派出了援军,“孝恪去三日,屈利啜引兵救焉耆,不及,执栗婆准”(《资治通鉴》)。以此来看,西突厥援军到达焉耆的时候,唐军已经撤走三天了,西突厥屈利啜就囚禁了留摄国事的栗婆准。
  西突厥囚禁栗婆准后,继续追击唐军,在银山与唐军交战,被唐军击败,“时屈利啜将兵来援焉耆,以劲骑五千追孝恪至於银山之下,孝恪逆击破之,追奔数十里而还”(《册府元龟》卷358)。
  至此,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军讨伐焉耆之战以唐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月,“郭孝恪锁焉耆王突骑支及其妻子诣行在,敕宥之。丁巳,上谓太子曰:“焉耆王不求贤辅,不用忠谋,自取灭亡,系颈束手,漂摇万里;人以此思惧,则惧可知矣。””(《资治通鉴》)。
  当时,太宗已于十月甲寅去了洛阳,因此,郭孝恪是将焉耆王突骑支及其妻子送往洛阳。太宗赦免了突骑支。
  对于郭孝恪的战功,太宗也降玺书褒奖,《全唐文》卷7和《旧唐书》列传33均收录了这篇“赐郭孝恪玺书”,全文如下:
  卿破焉耆,虏其伪王,功立威行,深副所委。但焉耆绝域,地阻天山,恃远凭深,敢怀叛逆。卿望崇位重,报效情深,远涉沙场,躬行罚罪。取其坚壁,曾不崇朝,再廓游魂,遂无遗寇。缅思竭力,必大艰辛,超险成功,深足嘉尚。
三、战后的焉耆乱局
  唐军撤走之后,焉耆出现了混乱局面。在西突厥屈利啜被唐军击败后,西突厥的另一位部落首领处那啜,趁乱派出手下的一名吐屯摄焉耆国政,但是,该吐屯在遣使到唐朝朝贡之时,被太宗斥责,吐屯惧怕唐朝,返回了西突厥,“西突厥处那啜使其吐屯摄焉耆,遣使入贡。上数之曰:“我发兵击得焉耆,汝何人而据之!”吐屯惧,返其国”(《资治通鉴》)。
  处那啜手下的吐屯虽然退出了焉耆,但是为了能继续控制焉耆,处那啜采取了二项措施。
  首先,除掉亲唐的栗婆准。这一点,新旧唐书记载不尽一致:
  据《旧唐书》列传148记载,“处般啜乃执栗婆准送于龟兹,为所杀”,亦即栗婆准是被处般啜(处那啜)擒拿,并送往龟兹;
  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焉耆立栗婆准,而从兄薛婆阿那支自为王,号瞎干,执栗婆准献龟兹,杀之”,亦即栗婆准是被薛婆阿那支擒拿,并送往龟兹。
  不论如何,亲唐的栗婆准最终被杀掉了。
  第二,扶持薛婆阿那支为王。据《旧唐书》列传148记载,“焉耆又立栗婆准从父兄薛婆阿那支为王,……薛婆阿那支既得处般啜为援,遂有国”。
四、焉耆归附唐朝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的阿史那社尔率军讨伐龟兹,“阿那支大惧,遂奔龟兹,保其东城,以御官军。社尔击擒之,数其罪而斩焉”(《旧唐书》列传148)。
  消灭了薛婆阿那支之后,唐朝对焉耆采取了二项措施。
  第一,重新册立焉耆王。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十月,唐朝重新册立焉耆王。
  关于重新册立的焉耆王的名字,新旧唐书的记载不尽一致:
  据《旧唐书》列传148记载:求得阿那支从父弟先那准,立为王,以修职贡;
  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立突骑支弟婆伽利为王。
  《资治通鉴》对此也是莫衷一是,其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条下,采用了《旧唐书》的说法,“立其从父弟先那准为焉耆王”,但是,在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条下,又采用了《新唐书》的说法,“焉耆王婆伽利卒”。
  据此推测,先那准和婆伽利可能是同一个人。
  后来,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焉耆王婆伽利卒,国人表请复立故王突骑支;夏,四月,诏加突骑支右武卫将军,遣还国”。
  突骑支归国后,一直臣服于唐朝,此后,焉耆遂成为唐朝的忠实臣属。

由于自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至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这段时间,焉耆王多次发生变化,笔者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起止时间 焉耆王姓名
  ?——贞观十八年(644年) 突骑支
  贞观十八年(644年) 栗婆准
  贞观十八年(644年) 西突厥处那啜麾下的一名吐屯
  贞观十八年(644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薛婆阿那支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永徽二年(651年) 先那准(婆伽利)
  永徽二年(651年)——? 突骑支

第二,在焉耆设置都督府。
  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唐朝在焉耆设置了都督府。
  关于焉耆都督府的设置时间,诸书的记载同样不尽一致:
  据《新唐书》志33记载,“焉耆都督府,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灭焉耆置”。
  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军册立先那准(婆伽利)后,“以其地为焉耆都督府”;
  据《旧唐书》志20记载,“上元中,置都督府处其部落”;
  笔者认为,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军击破焉耆后,并未留兵镇守,且唐朝留下的摄焉耆国政的栗婆准很快被推翻,因此,唐朝在这一时期设置焉耆都督府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设立了,也是羁縻色彩浓厚,而且非常短命。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军击破龟兹后,“始徙安西都护于其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此时,安西四镇初步成形,唐军留兵镇守,因此,这时设置焉耆都督府是有可能的。
  再看高宗上元年间,唐朝自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丢失安西四镇后,于上元年间开始逐步恢复其对安西地区的控制,据《资治通鉴》记载,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春,正月,丙寅,以于阗国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内为十州,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毘沙都督”。如果处于安西地区南部、与吐蕃相邻的于阗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新归附于唐朝,则处于安西地区东部、紧邻唐朝西州的焉耆,在这段时间应该也重新归附于唐朝。因此,唐朝在上元年间设置焉耆都督府也是有可能的。
  此外,笔者认为,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朝设置焉耆都督府,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入寇安西,攻破四镇,唐朝撤销焉耆都督府,上元年间,唐朝恢复其在安西地区的影响,再次设置焉耆都督府。
  以上推测,因史料不足,聊备一说。

综上所述,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军郭孝恪所部击破焉耆,其后,唐朝在焉耆设置都督府,并将焉耆列为安西四镇之一,此举扩大了唐朝在西域的影响,是唐朝控制西域的重要步骤之一。
  最后引用龟兹一位僧侣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据《新唐书》列传146记载:
  初,孝恪之击焉耆也,龟兹有浮屠善数,叹曰:“唐家终有西域,不数年吾国亦亡。”
  (全文完)

鄯善国是西域古国之一,国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产马、驴、驼等。本名楼兰。楼兰和鄯善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以前称楼兰,以后改国名为鄯善。公元448年,北魏灭鄯善国,共存国600多年。
《汉书·西域传》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北去都护治所(今甘肃张掖)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橐驼,能作兵,与婼羌同。”依记载之地望,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地区。王府所在的“扜泥城”地,说法不一。经新疆考古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考察,摸清了从今甘肃敦煌西南(古阳关)出发,经疏勒河古道近白龙堆,绕过罗布泊北端土垠遗址,到达古楼兰城的道路;同时又摸清了古伊循道路,即从今若羌县米兰(古伊循城)通往汉楼兰城的道路。汉朝时期,伊循城是鄯善国的水草丰盛之地,国王曾请求汉朝廷派官吏40人到此城组织、指导军民屯田。在寻找这两条古道中,勘察出了鄯善国的王城故址是在今罗布泊西岸,平面略呈方形,占地面积10.8240万平方米。古城中间有三座用土坯建筑的房屋残垣,其两侧又都有大型房屋基址遗址。基址中至今尚存有粗状的木础,木础上又存有朱漆的痕迹。还有雕镂精细的木柱和雕花装饰和木板。基址中还采集到汉代钱币,可佐证此城即汉代鄯善国王城并将他们归入氐羌。因楼兰古城一直沿用至魏晋,故发现有不少魏晋遗物。
《汉书·西域传》记载的鄯善“与婼羌同”。是指的逐水草而居,会作兵器,而非为同族。鄯善系楼兰改名,楼兰系黄帝裔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之后代。《路史·国名纪丁》云:“娄,楼也,本作楼,商所封,即牟娄,曹东之地,一曰无娄。密之诸城有娄乡,矣夷国也,所谓封祀而号东楼,缪。东楼与晋娄、穰娄异。”娄、楼、偻三字古代通用。东楼公的裔族大部分归于殷,不愿受奴役的部分楼(娄)人由今山东南迁或北迁。其中北迁的一部分又分为两支,一支迁入东北,成为挹娄、豆莫娄,一支向西迁徙,形成楼烦、楼兰。古汉语中的方言称人为兰,楼兰即楼人之义,迁居地在今新疆罗布泊。至战国时期赵国夺取楼烦西河之地后,楼烦被迫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迁往河套之西,成为匈奴的臣属。赵武灵王夺取河套地区后,部分楼烦人西逃入同族楼兰地,于战国末建立楼兰国。《史记·大宛列传》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今罗布泊)。”西汉初,楼兰依附于匈奴,故公元前170年冒顿单于致汉文帝书称:“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三国,皆以为匈奴。”匈奴单于使居于西方的日逐王设置憧仆都尉,管理西域诸国。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收复西域,楼兰降伏。但因其国位于西域36国东端的要通口上,处于汉匈争夺地,故楼兰采取两面讨好之策以自存。楼兰系华夏族所立之国,后融合了当地的塞种人羌人及少部分伊兰人,又互相婚配,遂发生人种上的混血化,有欧洲高加索人种特征。塞种人允姓,亦系炎黄后裔,与娄(楼)人的远祖同宗。黄文弼先生论证说:楼兰干尸不分男女都戴着尖顶高硬帽,与古代塞种相同,从而认为楼兰土人与塞种人不无关系并将他们归入氐羌。何光岳《南蛮源流史·楼烦楼兰西迁》释:“娄人的象形文字也象戴着尖顶高硬帽。所以,楼兰土人正是古娄人,基本群众和统治者大多是黄种羌族的娄人,其余则为伊兰人,他们互相通婚融合而发生混血变化,也是自然现象。”并将他们归入氐羌此外,楼兰族中还有塞种人后裔。
汉昭帝时楼兰王的两面派行为引起汉室反感,帝派傅介子带人潜入楼兰杀其王立尉屠眷为王,将其王城由罗布泊西岸迁往南岸的伊循城(今若羌县米兰),另置伊循都尉镇抚,又改其国名为鄯善。汉朝又在楼兰故地设都护府、置军侯,开井渠,屯田积谷。从罗布泊至渠犁亭燧相望,成为军事和交通要地。罗布泊当时被楼兰人称为楼(又写作牢)兰海,汉人则称其为泑泽、盐泽或蒲昌海。许慎《说文解字》云:鄯善,西胡国也,从邑善,善亦声。”段玉裁注曰:鄯是汉代初制。《水经注》云:“即释氏《西域记》所谓二支北流,经屈茨,乌夷,禅善入牢兰海也”;“东经楼兰城南而东注,盖坺田土所屯故城,禅国名耳。”由此知,鄯善又写作“禅善”或简称“禅”国。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上册《鄯善》释云:鄯为译音,但鄯、善音回,初时何以不作鄯鄯(大慈恩传》五)或善善(慧琳《一切经音义》),而偏作鄯善,此必有故。余尝思之,鄯字应是肖音,善字应是命意”,“曰‘鄯’者象当日城国之原称,曰‘善’者犹‘阗喜’,‘怀来’之易号(例如《车师传》有通善君、乡善君)。”何光岳《南蛮源流史·鄯善国的兴衰》释:“鄯与禅同音异译,华教最重禅理,楼兰人是最早接受佛教之国,其都城伊循的急读音为禅,即鄯善,意为佛教城。善者良也,亦为佛经宣传慈善之义,应起于佛教。”并将他们归入氐羌此说是正确的。不过,在这里应补充的是,佛教传入中国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时期,西汉昭帝时西域有否佛教?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佛塔地宫中已发现秦始皇时珍藏的舍利子佛骨,故可证西域在秦与西汉已有佛教的传入。于阗、龟兹是佛教传播中心。新疆和田已发现东汉初用印度佉卢文写的佛教经典《法句经》。因此说鄯善国人信佛而称禅善或禅国是可信的。鄯善迁王城于伊循城后,婼羌不复记载,显然是被鄯善国吞并了。《后汉书·西域传》在记载自敦煌出玉门、阳关后“涉鄯善”,而不再提涉婼羌,亦可说明它早就不存在了。汉明帝永平中鄯善吞并小国时只提到小宛、精绝、戎卢、且末,不见婼羌,则又进一步婼羌早已被吞并了。汉安帝时窦宪击败匈奴,西域诸国归汉,复设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及其下属宜禾都尉予以管理。1906年,斯坦因在新疆尼雅县北遗址中发现有佉卢文书及东汉封泥,鑴刻篆文“鄯善都尉”,说明鄯善完全归服了汉朝。鄯善国当在此时才迁王城于今鄯善县地。楼兰古城(今罗布泊西岸)东约六七公里处曾发现东汉墓葬区,经先后发掘清理,在一座保存较好的墓竖穴墓室中,发现青壮年男女尸体各四具,仰身直肢,交错迭压,显然是战争中死亡者。“仰身直肢”则说明鄯善人仍是依汉族葬俗。墓区内发现有大量东汉丝织品,出土有漆、木器、五铢钱及铜镜钱片,还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长寿光明”、“长乐光明”、“长葆子孙”锦,以及瑞兽纹、瑞禽纹、波纹锦等,充分说明鄯善国民众已从游牧转入农耕,完全汉化了。

阗(tian)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君主国姓为尉迟(读音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他们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8年。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传说中的楼兰古国是怎么一回事
答:”楼兰,西域古国名。(英文为:Kroraina)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

于阗国被哪一个国家所灭亡
答:信仰佛教的于阗国(新疆南部)于1006年被信仰伊斯兰教的黑汗国(新疆西部)所灭,这是一场宗教之战,奠定了现今新疆宗教的基本格局。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答:①大夏国:西域古国。《史记·大宛传》说: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魏书》、《隋书》、新旧《唐书》皆说:大夏即是吐火罗国,后被大月氏族所灭。在今阿富汗一带,亦叫犍陀罗国。 ②③身毒、天竺:都是印度古时旧称。[附记...

楼兰古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为何会一夜之间消失?
答:楼兰古国是欧罗巴人种中的吐火罗人创建的国家,它坐落于新疆罗布泊的中西部、丝绸之路的补给线上,楼兰国是西域三十六国里的七大大国之一。楼兰国消失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1900年伊朗人儒雅·赫定在新疆罗布泊看到了楼兰遗址,...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
答:2、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

请问最神秘的楼兰古国遗址在新疆哪个地方,楼兰古国有多少年历史,什么时 ...
答: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是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

汉朝统一西域后是如何开发新疆的?
答:所以在汉武帝时期,西域电田事业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汉武帝虽然没有采纳桑弘羊的建议,但汉朝统一西域的基本方针并没有改变。要实现统一西域的大业,就必须建立军事和生产基地,只有这样才能对付灵活机动的匈奴军队。所以,汉昭...

楼兰古国的楼兰文明
答:这个远离近代绿洲带的沙埋古城,曾是古国于阗的重镇,而后来,斯坦因、特林克勒等在这儿都作过发掘,所获颇丰,它的存在至少证实,千年之前塔里木的沙漠绿洲格局与今天迥然不同。丹丹乌里克对再现中国古代西域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塔里木河流域精彩...

西域古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答:西夜,古西域国名。西夜的分布区在今提孜那甫河东岸一带。属氐羌族。《汉书·西夜国传》载:“西夜国、王号子合王、治呼犍谷。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四十六里,东与...

楼兰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它的起源,没落,政治,经济,文化又是怎样的?
答:楼兰古城位于东径89°22′22〃,北纬40°29′55〃,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西域古国名。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