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

作者&投稿:滕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并非没有真正的哲学家。中国古代虽无“哲学”这一名词,但哲学的概念是近代从西方引入的。在中国,哲学一词常与处世学问、三教九流、统治术、权谋术、易经算命等概念相混淆。哲学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为“热爱智慧”,即哲学家。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这两个词语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将爱智者归为自由人,并将自由与真理联系在一起。“哲学家”一词的英文是philo—so—pher,意指一个爱智慧的人。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汉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问题。科学则是在哲学对宇宙的定性、定逻辑的基础上分科认识宇宙中的各部分演化的定量变化规律的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全部知识之母。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哲学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寻求能做出经过审视的假设且不跳脱信念或者只是纯粹的类推。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想法。简单地说,哲学想创造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
广义的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具体定性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中国的哲学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实际上,在《易经》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这就是中国哲学起源的开始,我们可以称之为“饥饿哲学”,或者理解为绝路逢生的哲学。
中国人的思维能力萎缩在一般的简单的认识论、二元论的水平上,因为一直处于大困农耕社会的中国,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直就是衣食住行、权力争斗。中国的生存环境迫使中国人没有比较大的范围的思考力,去探索更大更多的空间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研究范围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鸣”、“汉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学的发展”、“近代中西融合”四个阶段。现代哲学主要指“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西方哲学家通过各种问题来进行哲学实践,逐步形成了西方哲学的主要几门学科:形而上学、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以及美学等等。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大智慧还在于:不具备独创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的逻辑思维能力,缺少缜密的分析能力和抽象的演绎能力,因而连概念都十分模糊。能否创建一整套学说的关键,还在于是否掌握系统论的方法。系统论就是具有哲学价值的世界观。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由于人类设定的参照系不同,而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宇宙是由具有组织性和复杂性的不同子系统构成的,这就是宇宙系统观。同时系统论又有很多类似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来面对具体的子系统,从科学工具的角度来看系统论,系统论又是具有哲学价值的方法论。
总之系统论在具备系统科学之个性化属性的同时,又有别于具体的数学方法、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等等具体科学门类的技术方法,从而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的哲学属性,像宗教观、物质观、信息观一样,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广义的系统论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例如人体由十一大系统构成:皮肤系统、骨构成骼系统、肌肉系统、淋巴和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正所以分析得这么复杂,说明西方哲学家不管涉及到何种领域,都是认真地系统地拿出主题、论点、论据进行考证,分文别类的各章展开,都是写上大部头的论文,才能最终完成一种学说。马克思学说就是其中这么一个典范,可惜徒子徒孙的中国人就是难以学到。就拿当代许多中国人最崇拜的毛泽东来说吧,他的五篇哲学经典文章不能创建为一种体系,大多数只是解释为对认识论的个人体会。中国有名气的人物都是只愿意写上不痛不痒的中短文,评论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看法,也包括擅长写杂文的鲁迅。更包括当今盛行在网络上的文章。似乎中国人个个都是杂谈家。古代也好,现代也好,中国没有思想家、哲学家,只有杂谈家。杂谈就是七扯八拉杂乱地谈论一番。是一种快捷的对现实社会现象发表自己见解的一个文体,它反应灵敏、传递迅速、观点明确,会对现实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尽管杂谈的内容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尤其是批评类的时评和杂谈,对社会的某些丑恶的现象、某些不良的作风、某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给予一针见血的批评,尽管这种时评和杂谈也犀利,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毕竟省时省力,不能完整的系统的阐述社会现象的病源、病状和根除方法。这是当代中国人为什么活着犹如瞎子摸象一样的原因。

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真正的指挥家?
答:中国为什么没有一个真正大师级的指挥家呢?我觉得归根到底两个字“体制”。我为什么说文化差异不是原因呢?我们不妨来看下。日本的小泽征尔,他也是二十多岁才到西方学习音乐的,他的文化根基就是东方文化,但是他如今是大师级的指挥家。远的不说,咱们就说朗朗,这是咱们中国人吧,如今也是享誉世界的...

中国现在的智慧库是怎么的一个情况?智慧库是做什么的?拜托各位大神_百度...
答:民间智库一欠渠道,二缺影响力,三缺经费,因此举步维艰。 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曾说,衡量一个好智库的标准是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但对大多数中国智库来说,独立性可望而不可及,质量与影响力也大打折扣。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库。”一位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这样说。在中国,行业协会属于半官方组织,在...

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与古希腊悲剧相比,中国的悲剧处于何种地位...
答:你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传统的中国悲剧吧!!中国人并非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悲剧,因而对于悲情的承受能力较之西方人要差一些。比如《窦娥冤》,这出悲剧描绘的是一个小人物受冤屈而死的故事,作者将窦娥的悲剧归结为社会的不公。又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描绘的是两个小人物因为门第的缘故为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有人把它定位成发达国家?
答:从人均GDP还有人均消费指数,国际金融环境发达程度,来看中国从严格意义上不算一个发达国家,因为自身存在着很多没有完善和达标的相关指数,从人均GDP来看,欧美国家都是上万GDP,而中国才达到1万多,还有国家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程度,我国的教育普及率并不是特别高,特别是在大学博士研究生这些高尖科技人才的...

中国古人那么迷信,为何宗教力量没有像古代西方那样强大呢?
答:先秦甚至汉朝之前,中国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出现,那会儿主要就是祖宗、莫名其妙的鬼神和传说中的上古人物如女娲、伏羲、神农这些人,这些都是人。这个时候中国的皇权政治已经确立了,而且相当成熟了。没有神权的机会了。哪怕后来到南北朝时候,外族入侵,佛教盛行,一度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为何没产生一个影响全球的宗教?
答:由于道教没有经历一波又一波的血腥洗礼,三大教派无不是经历了血腥的杀伐,征服与被征服,并且有一个主导信仰人物才得以传遍世界。道教晦涩难懂,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人物,并且佛教过早的传入中国,加上历朝历代并没有推崇道教。所以也就导致了中国最著名的道教没能走上世界舞台。这也是中国虽然历史...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答:哲学教授邓晓芒在《》一文中认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信仰,是因为我们没有独立的个体,没有内心独立的精神和需要”。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信仰,是一种社会心理,它反映特定的社会结构;它一般需要特定人群的支撑,因此一种信仰往往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性的。譬如,中国人追求了很久的科学,科学这种事物也不是一两个人的...

近现代为什么中国找不出一个有名的思想家呢?
答:因为中国的教育本身就不重视哲学方面的研究,从而也就不会诞生出有名的思想家了。中国的思想家和国外的思想家两相比较的话,其实中国的思想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处于一种比较舒适的状态,并没有用心去感受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且很难真正观察到社会的现状和人文主义的真实体现,在洞察力方面,中国的思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活着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答:作为一个中国人活着,真正的意义就是学会忍,这是针对中国

清朝在历史上的时间不算短,为什么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呢?
答: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在位的皇帝都是小心翼翼的,而清朝的皇子们都是接受过极其严格的精英教育,皇储更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清朝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康雍乾是清朝盛世,皇帝都很有才干,但是从乾隆晚期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乾隆之后的皇帝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清朝走向灭亡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