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的故事

作者&投稿:顾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称要大举伐齐,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
在朝会上,他先让掌管宗庙祭祀、礼乐仪制的太常卿王谌占卜吉凶,一见卜得《革卦》,便高兴地说《革卦》的彖辞讲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没有什么卦比它更吉利啊。
群臣见状,不敢多言。任城王澄站出来反对,孝文帝发怒道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想要阻挠用兵么,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为陛下所有,但我是国家大臣,知道用兵危险,怎能不说话。
过了好一会,孝文帝才消了气,说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也没什么关系。退朝后,他立即召见任城王澄,屏退左右,单独与澄计议说这次举动,的确不易。
但国家兴自塞外,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能实行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实在难啊!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朕想趁此南伐大举而迁居中原,不知任城意下如何,拓跋澄被提醒。
赞同地答道陛下要迁居中原以经略四海,百姓知道这件事应当大庆才是。孝文帝又担心地询问道北方鲜卑人的习俗好依恋旧土,如果迁都,必将惊惶不安,为之奈何。
澄果断地答道非常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只要陛下拿定主意,他们还会有什么能为,孝文帝一听,兴奋地说任城,你真是我的张良啊。
六月,即刻下令修造河桥,以备大军渡河,并亲自讲武,命尚书李冲负责武选,选择才勇之士。七月,立皇子恂为太子。
发布文告,移书齐境,声称南伐,下诏在扬、徐二州征集民丁、召募军队;又使广陵王羽持节安抚北方六镇,调发精骑,至此,准备基本就绪。

扩展资料:
北魏孝文帝因汉化改革而被后人熟知,其中汉化改革中迁都洛阳是一个比较大的举措,当时的鲜卑族是在山西地区的,当时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是比较恶劣的,地方是比较偏北的,所以寒风凛冽。
由于土地的问题是比较干燥的,所以生长出来的农作物是比较少的,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不高的话,那么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还想要推行其他的政策是天方夜谭的。但是如果迁都洛阳的话,粮食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那边的地理环境是比较好的,土地资源比较的丰富。
并且当时汉族的农作物的生产工具也是比较先进的。其次迁都洛阳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北魏的地理环境并不是很好的,气候比较的干旱,并且气温是比较低的。
这样会影响百姓们平时的生活,而洛阳是气候是比较好的,常年都是温暖湿润的,也是历代帝王比较希望的帝都。
除了北魏孝文帝迁都原因,孝文帝还有很多的汉化改革是比较出名的,比如说是让鲜卑族和汉族的人民进行通婚,这样直接从根本上面解决了民族之间的矛盾,因为之后不会再分鲜卑和汉族两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在之前定都平成(今山西大同东北),孝文帝继位后就下了一个决心——迁都,把都城从平城迁到今天的洛阳。但是,北魏的鲜卑族已经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在他们眼里,洛阳是南方,不习惯在那里生活,迁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孝文帝想了一个办法,他全国动员,说要攻打南齐。有一次上朝,他就把这个南伐攻灭南齐的主张提了出来,果然引起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这里挺好啊,咱们要打到南方干嘛?南方都是成片的河流,没有成片的草原,我们是游牧民族,为什么要把马迁到那里?”
反对最激烈的是拓跋成,孝文帝见此情景,拍桌子发起火来,实际上他 不是真的发火。他说:“我是一国之主,我想发兵攻打南齐,你们反对什么?”回到宫中以后,他单独召见拓跋成,跟她说:“老实告诉你,我刚才冲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因为你是群臣之首。
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一个用武的地方,这里适合打仗,但是不适合做一个发展壮大的王朝的都城,更不适合在这里推广改革。现在要想移风易俗,要想改革,必须要迁都。
这次我说出兵伐齐,实际上是以这为借口,率领或者逼迫文武官员和那些贵族们,还有军队,跟我一起迁都中原。”拓跋成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听孝文帝的话,就什么都明白了。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带领30万步骑兵南下,大家都以为他要去伐齐,没想到是迁都。那个时候,正好是秋雨绵绵,足足下了一个多月,道路泥泞不堪。
虽然行军很困难,有受到贵族的阻拦,但是孝文帝毫无退意,他说:“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那岂不是要让后辈人耻笑吗?好,既然大家反对再往南去攻打南齐,要不我们就把国都迁到这里,你们看怎么样?”虽然大家面面相觑,最终也不得不统一迁都了。
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的政治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大融合,这种融合没有通过杀戮,没有掠夺人口,而是以主动融入的方式完成了。

扩展资料:
迁都后续
1、全面汉化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
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2、皇族反叛
然而,事隔不到半年,一场反对改革、反对汉化的武装叛乱便从朝廷内部发生了。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素不好学,体又肥大,最怕洛阳的炎热天气,每每追乐旧都,常思北归。
又不愿说汉语、穿汉服,对所赐汉族衣冠尽皆撕毁,仍旧解发为编发左衽,顽固保持鲜卑旧俗。中庶子高道悦多次苦言相劝,他不但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
孝文帝出巡给了他可乘之机,遂与左右合谋,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高道悦于宫禁之中。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防遏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
3、南伐萧齐
洛阳位居河南,距离南齐较近,需要北魏时常南下以保证南部的安全。太和二十一年(497)六月,孝文帝一行渡渭水入黄河,东还洛阳。返京后的第三天,即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准备再次大举南伐。太和二十三年(499)孝文帝南伐时病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皇帝是指北魏的 孝文帝 拓拔宏,本姓拓拔,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后,皇族姓也改为元,称元宏。他五岁就当皇帝,原因是他的父亲献文帝拓拔弘常遗世之心,喜欢黄老之术,我觉得这和 冯太后 威权过盛有关。

说起献文帝和 孝文帝 父子两代皇帝,不能不提 冯太后 。 冯太后 实际出身也是显贵,是后燕皇帝冯弘的孙女,后燕国亡后其父在北魏做官,后犯法被杀,女被收入宫中做宫女,后被立为文成帝拓拔浚的皇后,文成帝只活了26岁,所以这冯太后实际上是青年守寡。献文帝拓拔弘并不是她所生,他的母亲李氏在他立为太子按惯例赐死,于是冯太后就母养献文帝。文成帝死后,权臣元叉专权,冯太后设计除了元叉后,成为当时北魏的实际统治者。冯太后是汉人,所以,北魏的民族融合实际上从她开始了。但没有孝文帝执政哪样彻底。

冯太后执政时间久,献文帝和她实际上是母子情深。但冯太后闺门不整,献文帝亲政后,感到非常为难,并不是他没有实际的权力。曾在一次上朝时表示要禅位给皇叔京兆王拓拔子推,而群臣莫敢出声,只有任城王拓拔云,也是他的叔叔开口坚决反对,于是时任太尉的北魏大政治家源贺也同声反对,魏书如下记载:

云进曰: “ 陛下 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魏之兴,未之有革。皇储正统,圣德夙章。 陛下 必欲割捐尘务,颐神清旷者,冢副之寄,宜绍宝历。若欲舍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 陛下 辄改神器,上乖七庙之灵,下长奸乱之道,此是祸福所由,愿深思慎之。”太尉源贺又进曰:“陛下今欲外选诸王而禅位于皇叔者,臣恐春秋蒸尝,昭穆有乱,脱万世之后,必有逆飨之讥,深愿思任城之言。”东阳公元丕等进曰: “皇太子虽圣德夙彰,然实冲幼。陛下富于春秋,始览机政,普天景仰,率土系心,欲隆独善,不以万物为意,其若宗庙何!其若亿兆何!”显祖曰:“储宫正统,受终文祖,群公相之,有何不可?”于是传位于高祖即孝文帝。

这样,孝文帝当时大概只有五岁,就当了皇帝,而献文帝不到二十岁就成了太上皇了。实际上执政的还是献文帝。

冯后传这样记载: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就是说,献文帝不能对太后的闺门实行强制措施,又开不得口去规劝母后不要和人通奸,只好对太后的内宠采取非常措施,杀了两个内宠,这惹恼了抚养他长大的太后,于是太后下毒害死了献文帝。献文帝死时只有23岁,太后重新执政到孝文帝长大。

孝文帝对太后非常孝顺,皇帝即位便开始为自己修坟墓,孝文帝给自己修的坟墓比太后小很多,当时的坟墓应该是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附近修建,当时以大同为都,称平城。“有宦者谮帝于太后,太后杖帝数十;帝默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后殂,亦不复追问”。

太和14年,即孝文帝19岁的样子,太后去世了,他才完全执政。太后死,“高祖勺饮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哀毁过礼”。实际上太后临死前,已经让他学习理政,部分政务交给他处理。冯太后和晚清哪个臭名昭著的 慈禧太后 是完全不同的,冯太后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她执政时,北魏的政治经济向极盛发展。这样给孝文帝执政后,把北魏发展到最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汉化政策,强制朝臣说汉话,穿 汉服 。照顾年老的朝臣可以不说汉话,但 汉服 是必须要穿的。

东阳王拓拔丕,是烈帝拓拔翳槐的 孙子 ,(拓拔翳槐是拓拔什翼健的哥哥),八十多岁了,和孝文帝的祖宗拓拔?一辈,大概比孝文帝高五六辈的样子,上朝时倚老卖老,仍旧穿 鲜卑 服,孝文帝没有处罚他,而是在朝堂上准备了一套合体的 汉服 ,在拓拔丕上朝时,亲自给他换上。皇帝给他穿衣,他敢不从?只好从此也以汉服上朝了。

做得更彻底的是把复杂的 鲜卑 姓改为汉姓,连皇族姓“拓拔”也改为“元”,“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 刘氏 ,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现在看来,我们常见的刘姓和于姓,说不上祖上是鲜卑人啊,哈哈。哪鼎鼎大名的 穆桂英 ,假如真有其人,哪也必定是鲜卑人的后代了。 唐太宗李世民 的皇后 长孙皇后 也肯定是鲜卑人无疑了。

孝文帝对冯太后一家照顾一直很周到,他本人也娶了两个冯家姑娘做皇后,是冯太后的弟弟冯熙的女儿,就是冯太后的侄女。按汉族规矩是差辈份的,好在当时汉化并不深。

后进宫的冯后是姐姐长得漂亮,很受宠,进宫后不久原来的冯后,是她的妹妹出家为尼了并病死在寺中。姐姐实际取代妹妹立为皇后也不久因病出家为尼,大概是身上起荨麻疹之类的。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服丧期满,又迎回宫中立为皇后。谁知这冯后品行不端,冯太后在做了太后守寡出现闺门问题还有情可原,毕竟是青年守寡。而这冯皇后本来受宠,在孝文帝南征时,与中官高菩萨私通,据说在她出家为尼时,就有淫乱的行为。孝文帝在南征时,病在南方,她更肆无忌惮,没人敢管。更恶劣的是,叫她母亲行巫术,诅咒孝文帝早点死,她好效仿她的姑母冯太后哪样,做太后掌权。可惜出了一件事,暴露了她的丑行。她的弟弟想娶新寡的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公主并不愿意。冯后想强迫人家,于是公主秘密和几个仆人及侍婢轻车逃奔到兄长驻军处苦诉。孝文帝非常惊讶,但叮嘱不要外泄。回来后,抓起皇后的奸夫和亲信高菩萨、双蒙等审问,得到真情。召进皇后审问,令 太监 搜查其衣物内如有兵器之类就立刻斩杀,皇后叩首哭谢,令其坐着回答。皇后要求叫别人走开才说,这样,孝文帝命令长秋卿白整抱着刀耳朵里塞进棉花听不到声音才开始谈话,这样夫妇谈话内容就无人可知了。

在调查清楚后,孝文帝念及冯太后的恩德,没有废掉这个失德的皇后,打入冷宫皇后的名份保留,又回到前线继续南征。但身体还是不行,病重时召来弟弟彭城 王元 勰,叫赐冯后自尽,葬以皇后礼,这样掩盖冯家的大过错。

元勰这人是有名的贤王,也有几分狡猾,他叫北海 王元 详,也是孝文帝另一个弟弟宣遗诏,哪个耳朵曾塞满棉花的长秋卿白整给皇后毒药,但冯后不肯死,说是几个王要杀他,皇帝不会叫她死的。只好强制灌下毒药死去了。如果孝文帝不是病死,能够长命百岁,他是不会遗诏杀这皇后的。孝文帝要死了,如果不杀这冯后,她日后会掌权并威胁皇朝政权的。

这被杀的冯皇后的妹妹本来是先进宫立为皇后的,而这废皇后进宫后由于长得比妹妹漂亮,所以比妹妹更受宠,所以在孝文帝前百般地说妹妹的坏话,这样妹妹被废后为尼,并病死于寺中。

还有一件使孝文帝很伤心的事,是原来的太 子元 恂,由于长得肥胖,在迁都洛阳后,对洛阳闷热的气候很不适应,几个旧臣密谋拥他回平城即大同去另立朝廷,被告发后废掉关了禁闭在禁中病死了。而元恂的母亲林氏本是孝文帝爱妃,由于元恂被立为太子按惯例要赐死了。当时,由于孝文帝较为仁厚,曾求冯太后停止这种残忍的规矩,冯太后不允许。这样儿子没有当皇帝哪林氏也就白死了。
具体请参考史书记载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生活速写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跟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不很疼爱,但是拓跋宏却真可以算是冯太后的肖孙,即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孝文帝

名人年谱

公元471年,拓跋宏袭皇帝位。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改革
  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整顿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逐渐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减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小改革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史实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即北魏孝文帝(467—499在位),名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
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孝文帝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关于他的历史故事
答: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另外,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为远道而来的印度高僧跋陀修建的。也是在孝文帝时期,五台山的佛教得以兴盛。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

孝文帝的改革故事500字
答: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

孝文帝的故事
答:献文帝死时只有23岁,太后重新执政到孝文帝长大。 孝文帝对太后非常孝顺,皇帝即位便开始为自己修坟墓,孝文帝给自己修的坟墓比太后小很多,当时的坟墓应该是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附近修建,当时以大同为都,称平城。“有宦者谮帝于太后,太后杖帝数十;帝默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后殂,亦不复追问”。太和14年,即孝文帝19...

北魏孝文帝元宏年仅33岁便驾崩,临终前为何下令赐死心爱的皇后?
答:提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首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他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拓跋宏五岁就登基,二十四岁亲政,三十三岁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并非都是好的,比如他的第二任皇后就让他相当失望,以至于在临死的时候下遗诏,叮嘱自己的弟弟,在他死后,赐皇后自尽。那么,孝文帝的皇后...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故事:北魏长期都于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偏北的地理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孝文帝喂母亲喝苦药的故事叫什么
答:汉孝文帝懂得孝敬母亲 ——亲有疾 昼夜侍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汉孝文帝,母病在床。三载侍疾,汤药亲尝 汉朝时有个汉文帝, 叫刘恒, 是汉高祖刘邦的第 三个儿子。 文帝从小就很孝顺父母。父母亲叫他的时候,总 是立刻答应, 父母亲让他做事的时候, 总是马上去做; 对父母的教诲,总是恭敬地...

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找借口的故事
答:帝王做事要有分寸,特别像迁都这种事情,这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时就不得不多方面考虑,找个借口是十分必要的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有宏图大志,想成就霸业魏都在乎城,为天兴元年自盛乐迁到这个地方,都城遍居北荒僻之地,很难有更大的发展。孝文帝一向仰慕中原文化,基于这个原因,他早就筹划迁都洛阳,问鼎中原,...

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小故事
答:回答: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

爱民如子的故事
答:问题一:爱民如子的君王故事 孝文帝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 礼仪,爱民如子,注重发展农业,到了播种的时候,亲自带领大臣到乡下耕地、播种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身为皇帝 非常虚心,而且知错就改,在位期间,没有建新宫室,把省下的钱用来照顾孤儿和老人 他治国有方...

孝文帝是哪个朝代?
答:孝文帝的故事:孝文帝的第一位皇太子元恂,出生于历经改革时期的背景下,在冯太后权倾朝野的十五年里,对元恂十分的溺爱。元恂自幼因冯太后的溺爱,养成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厌烦学习与教习的性格。再加上孝文帝监管时期,对元恂极为严格要求,但开导不足,这一反差让元恂一度产生了逆反心理。孝文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