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

作者&投稿:华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1

   本课题教时数: 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30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旧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口算练习九第1题

  问:分数除法要怎样算?

  2、引入新课

  这节课,就用学过的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1、教学例5

  出示例5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按照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分数连除,要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改写成连乘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相乘。

  2、教学例6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

  根据例5、例6的学习,你能说一说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吗?

  指出: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里,凡是遇到除以一个数,都可以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行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

  练习九第2题第一、二行,第3题第二行。

  课后感受

  这节课的例题对学生而言很简单,但是练习九的第3题解方程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解方程上比较合理。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的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3、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资源: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讨论练习十二第10~11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三、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9、10、11题。

   教学后记: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2页练习八第10~13题。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

  运算的试题。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

  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1)各自尝试列式。

  (2)指名汇报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学“试一试”。

  (1)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

  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

  提问:在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讨论练习八第11题。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指出:你是怎样列式解答的?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

  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四、作业

  练习八第10、12、13题。

  板书设计: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是什么?
答: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实际上是同一级运算,因此,最简单的办法是一步计算,就是将所有运算中需要作为乘数的数都放在分以上,将所有应该作为除数的数都放在分母上,列成一个大的繁分数,然后约分,将分数上下能够约分的因数都约掉,把剩下的数分别乘起来,分别放在分子和分母上,就可以得出最终结果了...

分数除法知识点有哪些?
答:三、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知识点三: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该注意什么地方
答:在分数四则计算中,要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法则、性质和某些公式,将算式进行一些转化,将复杂的算式化繁为简,通过巧算使计算变得简便。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

六年级上三单元主要知识点!急!
答: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下表是内容的编排。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例1)整数除以分数(例2、例3)分数除以分数(例4) 练习十一实际问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例5)两步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例6) 练习十二“整理与练习”从上面的表格里,可以看到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
答:因为是分数除法,要把它都改成它的倒数,然后用乘法计算。

混合运算说课稿
答: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分数除法有何意义和计算法则?
答: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三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的字母组合有哪些
答:单元内容一简单的统计(一)二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约数和倍数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六总复习补充:本单元是学生学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再教学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为...

求学霸解答!用分数连除与乘除混合来做
答:~

用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
答:5/6 /3/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