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的内容包括什么

作者&投稿:保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和辅助性要素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2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共17个)”标准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和辅助性要素分别包括以下内容: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法规和其他要求;
(4)目标;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6)结构和职责;
(7)运行控制;
(8)绩效测量和监视;
(9)审核;
(10)管理评审。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辅助性要素包括:
(1)培训、意识和能力;
(2)协商和沟通;
(3)文件;
(4)文件和资料控制;
(5)应急准备和响应;
(6)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7)记录和记录管理。

扩展资料: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2、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3、法规和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得适用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4、目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如目标宜予以量化。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实现其目标。方案应包含形成文件的a)为实现目标所赋予组织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6、结构和职责
对组织的活动、设施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影响的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应确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以便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职业健康安全的最终责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担。组织应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确实施,并在组织内所有岗位和运行范围执行各项要求。
7、培训、意识和能力
对于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职业健康安全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在教育、培训和经历方面,组织应对其能力作出适当的规定。
8、协商和沟通
组织应具有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职业健康安全信息进行相互沟通。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9、文件
组织应以适当的媒介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a)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b)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10、文件和资料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资料。
11、运行控制
组织应识别与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运行和活动。
12、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计划和程序,以识别潜在的事件或紧急情况,并作出响应,以便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疾病和伤害。组织应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计划和程序,尤其是在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如果可行,组织还应定期测试这些程序。
13、绩效测量和监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
14、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以便:处理和调查事故、事件、不符合;采取措施减小因事故、事件或不符合而产生的影响;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完成;确认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15、记录和记录管理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标识、保存和处置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结果。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应规定并记录保存期限。
16、审核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审核方案和程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登第审核,以便: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划安排,包括满足本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是否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评审以往审核的结果;向管理者提供审核结果的信息。
17、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管理评审应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应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他要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作业文件是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之一,其内容包括(答案:B)。
  A.管理手册、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
  B.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
  C.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管理手册
  D.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

解析:主要考查的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作业文件是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之外的文件,一般包括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监测活动准则及程序文件引用的表格。参见教材P205.

  依据OHS18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简单归纳以下,企业需要做以下内容(需要准备的东西):

  1、HSE方针

  2、风险辨识、合规性清单、设立量化的HSE目标指标

  3、调配资源(组织结构、职责、人员资质、培训、沟通、运行控制、应急控制等)

  4、审核评审(检查、绩效跟踪测量、事故、不符合、内外审)

  5、管理层评审

  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很麻烦的!这里只是将其涵盖的方面进行了简单说明,都需要有具体的文件进行阐述的,而且因其需要执行,所有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依据OHS18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简单归纳以下,企业需要做以下内容(需要准备的东西):
1、HSE方针
2、风险辨识、合规性清单、设立量化的HSE目标指标
3、调配资源(组织结构、职责、人员资质、培训、沟通、运行控制、应急控制等)
4、审核评审(检查、绩效跟踪测量、事故、不符合、内外审)
5、管理层评审
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很麻烦的!这里只是将其涵盖的方面进行了简单说明,都需要有具体的文件进行阐述的,而且因其需要执行,所有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及现场管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员工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业病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工伤保险的缴纳由公司负责。
3.定期组织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宣传教育由安全主任负责。
4.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治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5.公司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用。
6.每年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工作场所及职工健康的影响做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其防护设施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公司生产流程、生产布局必须合理,应确保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使从业人员尽可能减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9.在尽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确定责任人和检查周期,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0.安全主任应根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防治计划或实施方案,要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目标、方法、资金、时间表等,对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要定期检查,确保职业危害的防治与控制效果。
11.公司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部门报告,确诊的,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人事部门报告。

职业健康检查的管理
1.公司负责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2.公司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病禁忌症以及疑似职业病者,应根据职防机构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治疗、诊断等,并进行观察。发现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险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监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3.公司按规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存期限妥善保存,生产部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4.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公司应及时组织对生产作业场所进行调查,并会同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
5.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公司自体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体检者本人。
6.应严格执行女工劳动保护法规条例,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1安全主任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全体员工安全培训,必须培训职业病防治的法规、预防措施等知识。
2.生产岗位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掌握生产现场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相应的演练活动。
3.危险化学品使用与贮存岗位、生产性粉尘、噪音等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员工必须接受上岗前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 )。
答:【答案】:D 职业健康安全是使员工及相关方面满意 环境管理体系是使公众是社会对环境保护满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的内容包括什么
答:依据OHS18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简单归纳以下,企业需要做以下内容(需要准备的东西):1、HSE方针 2、风险辨识、合规性清单、设立量化的HSE目标指标 3、调配资源(组织结构、职责、人员资质、培训、沟通、运行控制、应急控制等)4、审核评审(检查、绩效跟踪测量、事故、不符合、内外审)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确定为哪些环节_百度知 ...
答:1. 制定管理体系目标:确定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和方向,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和运营目标相一致。2. 资源准备:为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分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明确责任和权限。3. 制定政策和程序:制定适用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政策和程序,确保其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标...

怎么建立ohsa18000体系
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指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总的目标和承诺。5.策划 策划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策划,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管理方案。进行策划时,要求具有组织管理特色和反映企业文化。6.实施和运行 根据策划结果实施风险控制的活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
答:1.先确定各岗位人员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使之清楚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根据不不同次人员的情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需要进行必须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使之具有相应的意识和能力 3.对有关职业健康安全事宜与组织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及相关方之间进行协商和沟通,收集意见建议,以便于持续...

如何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答:一、建立的目的:可以预防伤亡、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劳动者和相关方的安全与健康。二、建立的意义:实际的及潜在的效益巨大。1、管理者推动:减少各种伤亡事故和职业疾病隐患,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形象与综合竞争力。2、客户推动:国内外竞争中的门槛与机会。三、如何建立:1、成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小组...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什么
答: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政府实施安全生产分类指导、分级监管的重要依据;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应该如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答:1、组织制定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管理手册中);2、编制各层次领导自上而下的职业健康安全承诺书;3、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图;4、进一步明确职业健康安全职责,确定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5、编制完善体系各职能、各层次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6、组织各职能管理部门会审管理手册,重点是横向职能与...

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说法错误的是( )。
答:【答案】:B 2021 P452 / 2020/2019 P448 (二)(1)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策划建立,适用于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由来
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WTO的最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其中包含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就已提出:“各国不应由法规和标准的差异而造成非关税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欧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