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欣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作者&投稿:郸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王志欣教授是一位在中国石油大学拥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学者。1985年,他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的勘探系,专攻石油地质与勘察专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随后,他在1991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了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的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在教育生涯中,他曾在1985年至1988年以及1991年至1993年期间,作为胜利石油学校的教师,教授普通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1996年至2001年在石油大学(校本部)工作,2002年转至资源与信息学院,专注于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以及前苏联国家沉积盆地和石油地质特征的研究。


王教授在学术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包括对阿北油田火山岩岩相及其储集性能的探讨,以及对冀东油田北堡地区储层特征及其主导因素的分析。他还在《油气成藏机理及油气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就压实流盆地石油二次运移动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他还撰写了关于东营凹陷樊家油田、地下断层封闭性、压实水水动力特性和二轴晶矿物光性判别式等问题的研究论文。


在科研成果方面,王志欣教授与张一伟合作,对酒西盆地单北油田油藏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还研究了油气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渐变与突变以及含油(气)饱和度与油(气)运移的关系。他们的工作也获得了认可,如1999年他参与的三角洲储层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项目,荣获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扩展资料

王志欣,男,1963年11月生,山东胶南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师。



王志欣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答:在科研成果方面,王志欣教授与张一伟合作,对酒西盆地单北油田油藏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还研究了油气地质演化过程中的渐变与突变以及含油(气)饱和度与油(气)运移的关系。他们的工作也获得了认可,如1999年他参与的三角洲储层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项目,荣获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志欣的介绍
答:王志欣,男,1963年11月生,山东胶南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教师。

环渤海地区的油田
答:一边盯着屏幕上的油井日产量平面图一边说。南堡油田10亿吨的储备量将从2008年起大规模开采,据中石油专家介绍,为了保证高效开采原油,他们将采用三项重要技术手段。昨日,本报采访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专家王志欣,对其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答:金之钧,张金川,王志欣.2003.深盆气成藏关键地质问题.地质论评,49(4):400~407 李德生.1980.渤海湾盆地复合油气田的开发前景.石油学报,1(1):1~15 柳广弟主编.2009.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5 罗平,裘怿楠,贾爱林,等.2003.中国油气储层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沉积学报,21(1):142~147...

中文图书和资料目录
答:伊萨钦科(ИсаченкоАГ)等著.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编译.苏联景观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格鲁莫夫等著.2004.王志欣等译.里海区域地质与含油气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尤登奇(ЮденичГИ)著.余人译.铁锰选矿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 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