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曹操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吗?

作者&投稿:鬱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在三国时期有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这场战争的主角儿便是刘备、曹操。而真正发起战争的人却是刘备,这场战争也历时两年之久。刘备为了夺得汉中全境而向曹操大将,夏侯渊、张郃等发起猛攻。在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汉中之战”。
在汉中之战时,刘备几乎出动了手下全部精兵猛将,大将方面除了关羽之外几乎全部上了前线。为了赢得战事的全面胜利,刘备还押上了两宝,
法正、黄权
二人。法正思虑清晰、奇谋百出,而黄权忠勇护主。此二人正是上天赐予刘备成大事者,在法正《汉中策》的指引之下,刘备率先一步派出张飞、马超二人攻打下辩,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汉中。
张飞、马超,皆当世之虎将。然而曹操却派了一个实习生曹休去对付他们,虽然当时曹体只是副将,但是大军的指挥权却是属于曹休的。曹操如此安排,是张飞马超无能,还是曹操太过轻敌?为什么要派一个实习生曹休去阻挡,川蜀五虎上将?
其实曹操这个人一生不会开玩笑,特别是在用兵方面。曹休乃是曹洪亲侄,而且此前亦是担任“虎豹骑”的宿卫一职,当然他的勇武、谋略皆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他差的就是一场实战经验,临战对敌的把握。可以说,曹操让曹休去迎战张飞、马超二人,他这是在为曹魏后续培养人才。
张飞、马超也都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张飞当时想了一个计策,假装截断曹军退路,其实只是来牵制曹军主力,同时也让曹军援军无法投入汉中的战事,不过这一点被曹休发觉,于是先下手为强,直接调遣兵力猛攻吴兰,雷铜等部,于是蜀军大败,张飞、马超二人只得撤走。曹休、与张飞、马超二人的开战,在历史上被称为“下辨之战”,此战之中,曹休、曹洪胜出。
刘备当时动用两路人马,第一路,张飞、马超已经吃了败仗。那么,第二路人马就是由刘备亲自带队,黄忠、赵云、法正为主,一行人向今天的甘肃成县一带进发,也就是当时的阳平关。在阳平关那里,曹操是预留了两员大将,一位是夏侯渊,另一位就是张郃。
张飞在下辨吃了亏,那么老司机刘备会顺利吗?
刘备率先出击,他派了陈式,让他去攻打马鸣阁道,但是却遭到了徐晃的阻挡。陈式兵马损失大半,而刘备便亲自出马了,同样的道理曹操听闻汉中吃紧,于是也在许都开始调兵遣将,准备支援汉中。
《三国志·曹操传》:秋七月,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
从资料显示,曹操是在刘备打了几个月之后才开始整兵支援的。
从外表上看,刘备似乎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不过接下来刘备派兵攻打张郃,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张郃,让刘备死伤无数,所带万余精锐差点被灭。本想,剿除张郃结果反而处于下风。无奈之下,还写信让诸葛亮调兵前来援救。刘备在这个时候其实非常无奈,好在有法正出谋,法正建议此时应该从夏侯渊身上入手。
后来,刘备一行人便在定军山附近与夏侯渊对峙。
夏侯渊这个人最擅长奔袭作战,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喜欢搞突击。但是,他这样的性格并不是适合做三军之帅,果然刘备便火烧鹿角,夏侯渊亲自带人来修补烧坏的鹿角,结果被老将黄忠一刀斩于马下。就此,曹军开始走下坡路。
后来曹操也带领大部分兵马来到阳平关,并且把曹休等将都联合到一处。在这个时候,形势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曹操远到而来,兵士皆已疲惫。二来,刘备刚刚斩杀了曹军主帅,士气大减。再者,刘备已经占据上风,他只要拒险而守,就足以逼走曹军。这三点问题,对于带兵30多年的曹操来说,他不会不知道。
曹操决定与刘备一战
尽管局势对曹操不利,但是曹操却没有认怂,也没有向刘备妥协,而是决定要与刘备一战。并且,在与刘备开战之前,还斩了之前惑乱军心的杨修。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被称为“鸡肋事件”,但这个所谓的鸡肋事件,绝对不是促使曹操与刘备开战的真正原因。
当时,曹操的粮草也都全部屯积于北山,如果刘备不能摧毁粮草,那么曹操就有资本和刘备一战。而且即便是法正在场,也未必可以战胜曹操。
不过,后来刘备方面却派遣了赵云、黄忠二人前去摧毁曹操粮草,而最终粮草竟然也被赵云、黄忠二人给毁掉。随后刘备又派遣刘封去叫阵,曹操虽然鼓起勇气与刘备一战,但是最终还是战败了。随后也就撤出汉中,而把军队驻扎在长安。
其实分析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曹操亲率大军前来与刘备相争汉中,但是曹操其实并没有真正跟刘备死拼。而只是在表面上跟刘备打了一仗,倘若不是杨修闹出“鸡肋事件”,估计曹操都不会跟刘备交手,换句话说,曹操之所以在汉中战败,他其实上是故意的!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故意输给刘备呢?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故意输给刘备?
汉中之战,乃是刘备、曹操、累积多年的一场大规模交战。
但是这场战争对于曹操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什么呢?很简单,曹操方面大将被刘备所斩,已经失去了优势。其二,聚集兵士、粮草、军械都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已经错过了最佳与刘备决战的时机。其三,曹操方面主将并不占任何优势。
当时,刘备五虎上将已出其四,而曹操方面五子良将貌似只有,张郃、徐晃在身边,而且夏侯渊已经战死。因此,在猛将、或者是统帅方面来说,曹操显然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明白多战无益,心里面只想着如何快速撤出战场,同时又不失去面子。与刘备打一场,假装失利,这对于曹操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而曹操在表面上输给刘备也有3个好处,刘备在3年之后,才发现曹操当时的高明!
第一个:曹操迷惑刘备,好让刘备动用更多的兵力、财力等。
关于第一个原因说起来也是非常好理解的,当时刘备攻打张郃受阻,于是派人向诸葛亮求救。当时,诸葛亮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手底下的蜀地官员杨洪便说了这样一句话。
“汉中乃川蜀之屏障,无汉中则不蜀矣,我们此时应该,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说白了,杨洪的话意思就是不管任何代价,也要支持刘备,支持他打赢汉中之战,从而收取汉中之地。
随后诸葛亮才火速调兵支援刘备,可以说汉中之战乃是刘备打得最用心的一战。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川蜀是真正做到了,
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的战略布置。同时,也不难发现刘备的大量,兵力,财力,甚至是物资都为支援汉中战事了。
在古代进行大的战事都是非常烧钱,耗费人力,兵力的。大国其实玩的就是消耗,而小国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成本来消耗。因此,曹操这一招,可以说是抓住了刘备的致命缺点了。
跟曹操玩消耗战,刘备本身就是输了…
第二点:曹操借此培养大批人才,曹休就是最好的毕业生。
当时,听闻刘备有所举动,于是曹操便派遣了曹洪、曹休领兵去了解战场情况。并且后来曹休在下辨还识破了刘备所布的疑兵之计,就连张飞、马超也都吃了曹休的亏。曹操看到这一点之后,很快就把曹休提拔成了中领军,开始走上管理层。
《三国志》: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太祖拔汉中,诸军还长安,拜休中领军。
曹操让曹休担当大任,在大军受到考验时,成功分析战情,而曹洪呢?从此之后,淡出管理队列…
其实说白了,曹操他是在为他的后代子孙考虑,为后期曹魏挑选可靠人才。同时,曹操还在开战前除掉了杨修,这算是帮了曹丕一个大忙了。因为之前曹操是被人看不起的,因为他是宦官之后,天下士族很多人都看不起曹氏,不过在拔掉杨修、还有孔融这个钉子之后。基本上,天下人都接受了曹氏。
第三点:给刘备来了一个以假乱真之计。
当时,曹操名义上虽然在汉中之战失利,但是实际上,曹操却把汉中的人口、物资、包括军械、钱粮基本上都搬到了长安。换句话来说,就是曹操留给刘备的就只是一座空城。这也是为什么曹操会说,“食之无味,丢掉又可惜!”。
既然如此,曹操就干脆给刘备来了一个以假乱真之计。如此,在历史上才有了曹操在汉中战败的结论。
不过,在汉中胜利之后。诸葛亮说了非常可怕的一句话,“之前大败于荆、徐,尚不感到可怕。如今大胜,反而不踏实!” 不过,刘备却不以为然。
不过,很快刘备便让魏延去镇守汉中。当然前期光靠一个魏延根本守不住,因为曹操大量兵马依然在长安。倘若等曹操安顿完所迁汉中之人口,划分好钱粮,那么接下来就是再争汉中。
而刘备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给魏延安排人才,也没有派遣马超前往汉中助阵。而是给关羽“假节权限”,意思就是说让关羽暗中攻取襄樊,如此汉中便有了发展的机会。不过后来,关羽便被曹操、孙权联手除掉了。
在三年过后,刘备称帝。下令攻取东吴,不过自己这次也败在了陆逊之手。而刘备800里连营,也成为历史上的笑柄。这一切的病源,其实皆来自汉中之战。汉中之战刘备表面胜利,其实则是败了…
刘备他是败在了自己的格局,还有战略之上。在临死之前,刘备才发现曹操当时的举动确实是高明。如果,自己当时不实行800里安营,历史上亦不会有如此笑话!打不赢迅速撤退,再换战略,安有夷陵之败?
现观刘备、曹操二人,曹操可以说是拿得起,放得下,也输得起。而刘备呢?眼光短浅,输不起,也放不下,临死还上演白帝城托孤…,如果当时刘备没有授予关羽“假节权限”,相信关羽也定然不会贸然北伐,如此一来,关羽、张飞、等荆州实力派亦不会过早消亡。而刘备最终成败,亦不好定论…
同样的,对于曹操来说,他只要尽可能的消耗刘备的军资、兵力、粮草,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汉中之战,实力强大的曹操,为何会败给没站稳的刘备?
答:因为汉中之战,曹操本来就是故意输给刘备的。其实,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曹操的战略目标,都不是想要击败刘备,而是要尽快的“止损”。我们都知道,一代枭雄曹操,可谓是汉末三国时代,最具标志性的人杰。他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之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纵观曹操的前半生,...

汉中之战曹操败给刘备,是实力不够还是故意为之呢?
答:综上分析来看,曹操在汉中兵败,更是利大于弊!当年,曹操得到汉中之时,刘晔便建议,曹操直取成都,如此可以打败刘备。这一战略,曹操当时没有采纳。估计亦是考虑到兵线太长的缘故,然,法正认为当年曹操不攻取成都肯定是曹操后方出了问题。亦不是操之力不逮也!把法正的话,结合汉中之战成败来看,就...

汉中之战,明明曹军更有优势,为何刘备却赢了?
答:说白了,汉中之战这场胜利,是他送给刘备的!换而言之,就是曹操在故意“败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汉中不是曹操的关键战略要地,对他来说,根本无足轻重!但是,对于刘备而言,汉中是他从蜀中出兵的门户,可谓是生死攸关!刘备能在汉中之战中倾全国之力和曹操死磕,但是,汉...

放弃汉中的曹操,他这么做是因为打不过刘备吗?
答:夏侯渊和张郃都是猛将,所部五万自是精兵,但是却输给了刘备。这是曹操没有想到的。因为汉中较量中,曹操的优势比较大。第一个优势是政治优势,割据汉中的老大张鲁,是向曹操投降的,他可不是向刘备投降的,所以这一仗曹操占理。第二个优势是先发优势,汉中之战不是曹刘两军拼脚力、看谁先跑到汉中...

为何不可一世的曹操最终惨败于刚刚崛起的刘备?
答:不可一世的曹操,败给了刚刚崛起的刘备,指的是公元217年到219年的汉中之战。此战曹操遭遇惨败,刘备大获全胜,得到了蜀汉第三大根据地:汉中。曹操之所以在此次大战中败给刘备,根本原因是因为刘备准备充分,战术灵活多变,曹操一方则准备不足,战术呆板单调。一、汉中之战的第一阶段 曹操遭遇赤壁之战...

汉中之战当中,兵多将广的曹操为啥会“输给”兵少将寡的刘备?
答:曹操先于刘备,出征汉中张鲁,收降张鲁,夺取汉中。刘备只能从曹操手里虎口拔牙,夺取汉中了。这个难度比从张鲁手里夺取汉中难度大多了。可是刘备有很大的信心,他认为,即使曹操亲自前来,也无济于事,他必须夺取汉中。《三国志》中记载: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惨败于刚刚崛起的刘备?
答:这么算下来,刘备和曹军六次交手,两次败给曹操,一次败给曹仁,另外三次获得胜利,如果考虑此时刘备实力有限,这个战绩已经非常惊人了。也正因为刘备能打,所以孙权、刘璋等人才会拉拢刘备希望借助他的能力。汉中之战时,蜀汉集团力量达到了历史巅峰期,足以和曹魏一战。在汉中之战时,刘备的兵力已经远不是...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输给刘备
答:在汉中之战时期,曹魏政权发展得非常好。以刘备为首的蜀汉,和以孙权为首的吴国,根本无力抵抗曹魏的势力。然而,曹操却在汉中之战中输给了刘备,这真是令人费解。不过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首先,曹操并没有集中全部的兵力来对付刘备。刘备并不是当时曹操面临的唯一敌人。此时的孙权也在曹操身后虎视眈眈,所以曹操...

汉中之战中,兵力强盛的曹操为什么会输给刘备?
答:与其说曹操是输给刘备的,倒不如说是曹操被迫无奈,所以才选择放弃了汉中。01、当时的曹操和刘备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进行交手。但刘备的大将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之后,曹操也是亲自率领部队前来支援,但此时曹操虽然率领了部队前来支援,但对于结果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主要还是因为刘备率领小部分精锐部队占领...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败给刘备
答:曹操为何败了?有以下原因:1、汉中对于刘备的重要性明显要比曹操强的多,刘备重视,而汉中对于曹操来说,相对刘备没有那么重视,而且曹操在打汉中之战时,北方的乌丸及鲜卑在蠢蠢欲动,导致曹操到达长安时,没有马上去汉中。2、汉中之战曹军实力明显不如刘备军,刘备用整个益州的力量来夺取汉中,而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