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物理电学计算!急!高分!要有公式,详细过程!

作者&投稿:佐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物理的电学所有计算公式和定义有?~

自己看吧 ,电学复习资料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第四部分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第五部分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五、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 公 式 单位 测量仪器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符号) ( 符号)

电功(W) W=UIt 焦耳(J) 电能表 W=W1+W2 W=W1+W2
W1: W2= R1: R2 W1: W2= : R2 : R1

电功率(P) P = W /t 瓦特(W) 电流表 P=P1+P2 P=P1+P2
P=UI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P1: P2= R1: R2 P1: P2= R2 : R1
(伏安法)


电热 Q=I2Rt 焦耳(J) Q=Q1+Q2 Q=Q1+Q2
(Q) Q1: Q2=R1: R2

电流=电量/时间(秒)
电功=电流*电压*时间(秒)
电功率=电功/时间(秒)=电流*电压
串联电路:
总电压=导体A两端电压+导体B两端电压+……
总电流=通过导体A电流=通过导体B电流=……
总电阻=导体A电阻+导体B电阻+……
并联电路:
总电压=导体A两端电压=导体B两端电压=……
总电流=通过导体A电流+通过导体B电流+……
总电阻的倒数=导体A电阻的倒数+导体B电阻的倒数+……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电阻
焦耳定律:
导体产生热量=电流*电压*时间(秒)

第一道:
(1)滑片P在中点时,R'1=100/2=50欧姆
I1=0.2A
E=I1*R'1=10V
(2) I2=E/R2=10/5=2.0A
(3)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电压表V的量程为15V,电流表A2的量程为0.6A
设两表指针偏转角与满偏角的比值为K,则:
k*15=K*0.6*R"1
R"1=15/0.6=25欧姆

第二道:
(1)已知电压表V的读数V1=2V,电流表A读数I1=0.5A
R2=2/0.5=4欧姆
(2)R1=(4.5-2)/0.5=5欧姆
(3)根据上述计算可知,电压表V的量程为3V,电流表A2的量程为3A(因为4.5/5=0.9A)
设两表指针偏转角与满偏角的比值为K,则:
K*3*5+K*3=4.5
K=1/4
V'=K*3=0.75V
I'=K*3=0.75A
R'2=V'/I'=1 欧姆

第一题
(1)电源电压 U=I1R1/2=0.2*100/2=10V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U/R2=10/5=2A
(3)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为 Pm=U^2/R1=10^2/100=1W
(4)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为10V(为量程0-15V的2/3),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4A(量程为0-0.6A时)或2A(0-3A时)
则R1=U/I=10/0.4=25Ω
或R1=U/I=10/2=5Ω

还没学到这儿。

第一题可知两电阻并联。A2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可得电压为10伏,R2两端电压也为10伏,其电流为2A。所以A1示数为2.2安 。因为电源电压为10伏,所以电压表示数为满偏刻度的2/3电流也为2/3为0.4安,10除以0.4为25欧姆
第二题,滑动变阻器有欧姆定律直接算出为4欧姆。
R1为2.5除以0.5等于5欧姆,当滑动变阻器为0时,R1电流最大为0.9安
根据题意知,两个表都选小量程,则电压表0.1乘以x比上电流表0.02x等于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欧姆。注:x为表盘的刻线的条数

OK!

两道物理电学计算!急!高分!要有公式,详细过程!
答:(2) I2=E/R2=10/5=2.0A (3)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电压表V的量程为15V,电流表A2的量程为0.6A 设两表指针偏转角与满偏角的比值为K,则:k*15=K*0.6*R"1 R"1=15/0.6=25欧姆 第二道:(1)已知电压表V的读数V1=2V,电流表A读数I1=0.5A R2=2/0.5=4欧姆 (2)R1=(4.5-2...

初中物理电学题,高分悬赏
答:解:P灯=I*I*R灯,I↓,P灯↓。而I=U/(R灯+R滑),R滑↑,I↓。所以R滑↑, P灯↓。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R滑↑时,U滑↑,但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3V,所以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P灯最小。此时U灯=1V.R灯=2.5V/0.3A=8.33Ω,所以P灯=U灯*U灯/R灯=1...

高分求初中物理电学的全部计算公式!
答: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初中物理电学题!高分!!!在线等!要过程!!
答:1.灯正常发光时:(U/R+r)^2*R=10 2.只有电阻R时:U^2/R=90 简单的比例关系可解得:r=2R,又因为p=I^2*R,即p与r成正比例相关,第一次时,灯又是正常发光,则L的额定功率为R所消耗的2倍,即20w。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的功率消耗大,那是因为第一次电源没有满功率运行。

几道物理计算题,有关电学的!
答:(过程)已知:P=2.4KW=2400W,U=220V则:I=P/U=2400W/220V=10.9A一般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为熔断电流的一半,现取额定电流为3A10.9A>3A所以不能选用熔断电流为6A的保险丝.2:额定电压时220V,额定功率分别是40W,60W.100W的灯泡,电阻各是多少?因为R=U^2/P则R1=(220)^2/40=1210Ω R2=(220...

物理电学题目 高分求解
答:首先你看清题意,是在水平桌面上,Vo是垂直AB连线,不是垂直桌面的,是平行桌面的,也就是与重力无关。如图,B只受到一个力(在水平面),那就是库伦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那么做曲线运动,我们可以知道,只受一个力,异种电荷,只有下图一种运动路线 ,当B受到A的库仑力小于向心力,(kq1q2/...

物理题,初二,电学高分求
答:某导体的电阻为20欧,通过电流为220mA=0.22A,通电3min=180s,产生的热量为 Q=I^2Rt=0.22^2*20*180=174.24焦 该导体的热功率为P=Q/t=174.24/180=0.968W

高分悬赏 求物理电学题玩玩,要用解定电路(各点电压,电流)并给图...
答:如上图所示:对回路1: E1 = I1 R1 +I3 R3 或 I1 R1 +I3 R3 -E1 = 0 对回路2: I2 R2+I3 R3=E2或 I2 R2+I3 R3 -E2 = 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不仅应用于闭合回路,也可以把它推广应用于回路的部分电路。KCL 每个节点假设电流方向,流进结点的总电流等于流出结点的总电流。

初中物理电学题。高分求解!!在线等要过程!!!
答:所以电流表的指示为0.375A始终不变。电流表应当选择0-0.5A量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以百分比表示:0.375/0.5*100%=75%。电压表的最大指示U=IR2=0.375*50=18.75V。因此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压表的指示从0变化到18.75V。所以,电压表应当选择0-20V量程。按题目所给条件,电压表指针的...

物理电学问题,高手回答,高分求
答:以5Vx为受控电流源,由并联分流有 2*(5Vx-I)=5+5I=5+Vx 解之:Vx=25/43,I=5/43 AB间的电压Vth=5+Vx=(240/43)V 电路的等效电阻Rth=10+10/7=80/7o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