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和汉族是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别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认知上的错误,就是“羌汉源于古羌”,这需要先澄清。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羌人的概念,古代羌人的祖先来自哪里,何时何地形成族群认同,后代在哪里分化。


从目前的民族研究来看,古羌人有两个直系后裔,一个是云中的山地羌人,一个是察隅地区的萨巴人。因为这两个民族顽固地坚持着祖先的生活习俗,所以他们的种族是非常精粹的。两个民族的基因统计基本一致。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调查结果,两个民族的基因中都含有95%的O3和少量的C、D、N,其中O——M117占90%以上,O——M1F444占贤者土什克的5%。这种基因形式基本代表了古羌人的民族结构。基于这个统计结果,我们来看看古羌人这两个基因种族的起源和归宿,以及它们与汉族的关系。


古代羌人95%的主体基因,现在平原河谷羌族占36%,这是与其他民族杂居融合的结果。


现在,O3,即父系基因,是基因系统中汉族人特有的基因,其谱系基因的大致世代时间为:


2。O——m175——f75形成于五千年前的云南和缅甸;


2。34一万年前,O——M175F75在中南半岛分化出O1A——M119,成为百越董台的祖先;


2。3万年前,OM175F75在中南半岛分化出O3*M122,O3*M122成为白普人的祖先。


2。2万年前,O——M175F75在中南半岛分化出O2*——M268,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也是日韩O2族的始祖。


2。15一万年前,O3*——M122突变为O——M324,成为中国羌族和藏族的祖先;


2。08一万年前,O——M324L465分化,是伏羲基因的上游基因。


2一万年前,O——M324进一步分为O——M324P201,是连山基因,神农的上游基因。


两万年前,以O1A——M119、O——M324L465为主的族群开始沿海东移,以O3*M122、O——M324P201为主的族群进入两广。


O3——M324P201原型,及其下游的M188基因,在中国东南部、台湾省少数民族和东南亚都有高频分布。两万年前产生的基因广泛分布在岭南,此后产生的基因很少分布在岭南,都是两千年来南迁的结果。也就是说,神农和连山古羌人的祖先基因产生于中南半岛,而古羌人和神农后裔M134以下的基因在岭南没有原生分布,所以古羌人基因和神农基因是在M324——P201迁徙到南岭后产生的。还有一个逻辑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西北民族的母系基因,因为所有父系YO人种原来的母系基因都应该是MTN系列基因,而西北部落的母系基因却变成了MTM,这说明从中原迁徙到西北的母系部落M324P201系列人种的母系基因,在与西北的YC/D部落合并后发生。现在考察羌族母系的遗传组成,可以证明古羌族是什么时候从西北汉族中分离出来的。如果羌族母系还保持MTN,古羌族在1。应该是两万年前就分离了,仙木时间之后没有部落融合;如果MT——M占优势,应该是从MTM部落中分离出来,在一万年内迁移到甘南。


1。84一万年前,P201在湘西和湖北附近分化成M134,


1。8000年末末次冰期后,岭南及沿海避寒的人都随着植被带由北向西的延伸而迁移。O3——m324*kl1从海岸向西。P201及其下游的M134向北迁移,然后向西北迁移。


1。69一万年前,N2的N基因发生了突变。在中国西北祁连山区,从祁连山向北呈扇形分布,华东地区的分支很少。这也是匈奴人崇拜昆仑神的原因。N3极北基因在n275kBP发生突变。


1。64一万年前,M117由M134进一步分化而来。


1。61一万年前,P201在两湖地区分化为M7,


1。54一万年前,江淮地区的O——M324*——KL1分化出JST002611。


1。25万年前,新仙女木气候发生突变,气温持续下降6到9摄氏度,仅持续了1000年,没有达到冰河时期的降温水平。这一事件导致西北、华北、东北的部落由南向东撤退,西北的汉族从阿尔泰、祁连山撤退到河湟、渭水流域,古羌人很可能撤退到甘南,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羌汉同源,起源于古羌人。


还有一种误解,认为西北民族是通过滇缅,跨过横断山脉,经过云南、四川、甘南,由O3基因来到西北的。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古气候、古代部落生活方式等因素。O3分化的时间是末次冰期的鼎盛时期,我国李四光将其命名为大理冰期。当时云南、川西贡嘎山、甘南的很多高山都被冰川覆盖,下面是冻土,植被发育很晚。而且,古人的迁徙也不是现在的驴友。他们每天步行数百公里。它们漫无目的地追逐猎物,以植被和动物为生态链中的一环进行迁徙。从缅甸到西北估计要走2000年左右,一年才一两公里,所以旅程必须能存活很久。当时没有畜牧业,只有采摘和有限的狩猎,不可能走西北路线。现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汉族O3特征的比例很低,母系基因MTN的比例也很低,不能支持西北地区汉族采用的结论。


可以确定的是,汉人的祖先不是一个。江淮伏羲集团基因系列O——m324kl1JST002611的人种占当今中国人的16%,华东吴越M119大禹基因系列的人种占中国人的10%,华北C——m217和西南C——m407的土著人种占中国人的10%。江汉西南汉族上游基因小种O2、K——M9、0——M7占中国人的29%,以氐族、藏族为代表的Y——D基因占2%,西北周人的基因占3%,西北汉族代表基因M134——F444、M117占25%,这是由于其所处的位置。


所以说汉族起源于西北是不成立的。只能说颜地部落与古羌人同宗同源,是中原人的后裔。姚笛基因极有可能是M117,因为陶寺高级墓的基因检测基本都是M117。黄帝部落是中原的一个部落。基因是不是M117还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占羌族36%、藏族30%的M117基因与中原主要民族的基因有共同的祖先。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就是羌姜的起源。说这两个字是羊字头是不对的,因为羌姜时代在1世纪。25万年前,羊在1万年前的两河流域被驯化,5000年前才在新疆出土。黄河流域发现最早的羊骨是4000年前,这个问题就像古羌人和古汉人的关系一样完全颠倒了。


羌、江的起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连山图腾,一个是祁连山,连山图腾是江字,是图形的起源,而齐、江、羌的发音是一样的。以前都说黄帝的祖先姓齐,可见其内在联系。这些部落的祖先在神木事件期间在祁连山、阎志和昆仑山之间的草原上避寒,形成了族群认同和图腾等文化因素。在连山部落形成之前,他们命名为祁连山,而另一个_兹氏部落命名为阎志山。之后,古羌、姜诸氏族均以连山图腾为族徽,进一步演变为母系部落姓氏。


古代羌人形成部落后,经过万年左右的演变,现在有三个归宿。其中有一个还自认为是羌族,分布在甘肃、四川、青海、云南、西藏。其中一个与狄族融合成为藏族,另一个与狄族和西北其他少数民族融合成为其他民族的一部分。


先说藏族吧。最近看到信息说西藏发现了7000年前的人类遗迹,把人在西藏生活的记录提前了2000年。也就是说,因为t


现在的分子遗传考古对藏族进行了遗传抽样调查,发现y——d基因占60%,y——o基因占31%,而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可以进行农业生产的林芝、甘南、日喀则地区,O3比例高于45%,部分地区高于60%。在藏语Y——O中,以羌人的M117及其上游的M134为主,所以古代南迁的羌人是藏人的主要来源之一。古代羌人后裔集中在卫藏,藏王族起源于藏南,与羌人关系很大。羌人的原始生活形态偏向于山地采集狩猎,山地农耕。


西北羌族经过几千年的采集狩猎,在5000年前完成了牦牛的驯化,期间与以YD为主的民族融合。西南山区的羌族和氐族有明显的民族差异,而青藏草原和甘南草原的游牧部落没有太大的差异。


马尧文化中的羌族应该是主体民族。今天,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以及四川岷江上游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后期由东部向云贵川北部发展的彝族势力向西北渗透,逐渐改变了西北河湟地区的民族结构。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是其“国方”之一,一位首领在朝鲜担任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有的则从事农业生产。记载:“昔有一汤,自提羌,不敢不享,不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的密切关系。甲骨文中

到了周代,大量羌人融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羌人在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和河套以南地区建立了彝区。是中原各国统一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交战170余年。朱融,其主要成分是羌族,逐渐被秦国兼并。而生活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湟水流域的羌族,至今仍处于“粮少、畜禽多、以狩猎为业”的状态。公元《诗经商颂》年,羌人在秦二世李在位时,在没有的情况下被俘,逃回故里,然后教羌人“耕畜”。此后,羌人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人口增加,经济发展。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分化。755-79,000年:“当简的曾孙忍受第一次建立,而其类人附南,给其千里河湾之西,使其远离他人,不再有交通。之后子孙各种,要么跟他们,要么跟牛,羌人越多越多。或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狼种,武都羌也。”这一时期,西北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大规模长途迁徙。


汉武帝时期,匈奴控制了干青地区,羌人接受了匈奴官员的管理。即使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军也没有覆盖羌族和氐族的游牧干青地区,因为那里没有农耕,也没有游牧政权可以控制。此时甘肃、青海的羌族并没有形成强大的族群和民族意识。汉末三国时期,西凉部分部落参与西北战事,但基本都是诸侯。此时的强帝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公元307年至312年,鲜卑族慕容部落的一支,在涂率领下,从辽东西部迁到内蒙古西部,后又迁到甘肃西南部和青海东南部。逐渐征服了当地的羌族和边民部落,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元329年,吐谷浑的孙子子夜彦以其祖父命名国家和民族的名称,建立了吐谷浑政权。其势力范围东至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南至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至祁连山。公元663年,吐蕃军队占领了吐谷浑全境,有350年历史的吐谷浑王国灭亡了。吐蕃的贵族是鲜卑慕容氏,而他的族人是羌族和氐族的后裔,与藏族没有种族差异。吐蕃的文化遗产集团后来在西藏形成了安多人。而北方鲜卑的Y——C基因也少量渗入藏族。


到了唐朝,羌人和边民融合成了藏族。西藏王室大概是藏南羌人的后裔,吐蕃王朝空前强大,控制了甘肃、青海、南疆的大部分土地,经常威胁长安地区。


唐朝后期,西北的羌、氐民族在拓跋鲜卑后裔的带领下,形成党项,党项建立西夏。这个西夏和夏朝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对传播虚假信息的一种奖励,或者说是政客们自己买单的一种需要。比如周朝的Q1A人群,坚称自己是中原黄帝的嫡系子孙。


整体来看,羌人是连山先民的分支,是中国汉族的兄弟。他们的文化传承基本上被切断了,他们的民族传承形成了藏族,这可能已经主导了藏族的文化和政治发展。而我国西北地区的古羌人,由于其游牧特点,与中亚、蒙古等游牧民族有基因交流,促成了M117人种的分布,这是这些地区比例极高的民族。


汉族人在末次冰期前后两次从中南半岛迁移到东亚,是最早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开始农耕活动的人的直系后裔。只是基因和人口输出到西部、西北、北方和东北,很少被游牧民族的基因冲淡。


羌人是昆仑文明的代表,也就是最后一个昆仑民族。人类出现后,由于气候和地球的变化,从东方迁徙到西方,又从西方迁徙到东北。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和古羌人是一体的。


2015年,昆仑山东端郎木寺的阿强人给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从我们现在的文明中心来看,青藏高原是边缘。从昆仑文明中心来看,我们在边缘。


日夜奔流的叶尔羌河,从喀喇昆仑山奔腾而下,一路欢歌,汇入滔滔的塔里木河,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生活在两岸的人们,在享受叶尔羌河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通过口口相传讲述着一个英雄的故事。


在黄轩温明时代,喀什南部昆仑山脚下有一个普通的村庄。它并不富裕,但生活并不缺衣少食。村里有个年轻人叫叶尔强。从小父母双亡,他吃百家饭长大。村里每个人都是他的衣食父母。


叶强18岁时,村子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流淌了几千年的河流干涸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汗滴在地上,八种庄稼,叶子在烈日下枯萎,变黄。看到奄奄一息的庄稼,善良的人们称之为“天天如此”、“地不灵”。部落首领召集村民,决定选一个聪明勇敢的年轻人,沿着干涸的河床寻找水源。村民们想好了,觉得叶二强是最合适的,因为他的聪明和智慧有目共睹。


叶强被选中后,他非常感动。他认为,这不仅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也是他回报村民恩情的时候了。叶强二话没说,向村民们深深鞠了一躬,带着主人送的甜馕和贾茜的葡萄,上路了。那时候葡萄叫蟠桃,蟠桃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意思是把像珠子一样的果实用昆虫也就是蛇串起来,种在乡下,长在人们搭起的架子上。


他走了一段又一段,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出现在他面前。两个月过去了,叶尔强还没有找到水源,但他的干粮和水已经消耗殆尽。另一座雪山展现在他面前。他双手捧起雪,铲了起来。毕竟,雪不能代替食物,而疲惫的叶尔羌没走多远就掉进了雪原。雪很软,叶儿强躺在上面做了个梦。他梦见山上的雪在烈日下慢慢融化,变成小溪流向远方的村庄。他笑着醒来,眼前依然是白雪皑皑。


从现代气象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地球上最严重的干旱往往是在水结冰的时候,也就是在冷热循环的最低温度之后。


叶强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心里问自己,“村民们都在等水,你却躺在这里睡觉!你还是人吗?”他挣扎着从雪中爬起来,一直往前看。终于,翻过九十九座山,走过九十九条山路,在一座山上遇到了一位满头银发,胡须齐腰的老人。叶强礼貌地鞠了一躬,问道:“请问前辈,您知道哪里有水源吗?”老人捋了捋胡须,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问道:“孩子,这对你来说很重要吗?”“重要,太重要了!”叶强气喘吁吁地回答。然后,他告诉老人村里的干旱情况。老人说:“找个水源不容易。你只有吃得起苦,才能成功。”从老人的话里,叶尔强看到了希望。他迫不及待地回答:“亲爱的长者,我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只要村民能用上水,我就赴汤蹈火!”老人被叶二强的真诚打动,笑着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水葫芦,郑重地对他说:“这是宝葫芦。回村后你要站在最高的地方把里面的水倒出来,泉水就喷出来了。”老人叫他站高一点?电流越大。叶强小心翼翼地接过葫芦,谢过老人,日夜兼程往回赶。


久别回村,叶尔强顾不上和村民打招呼,也不去吃一顿热饭,就气喘吁吁地跑到村后最高的山上。太阳已经西沉,叶尔羌正要爬到山顶时,脚下被荆棘绊了一下,手里的葫芦掉到了山涧里。葫芦掉在哪里,立刻出现一股清泉,只是流量太小。叶强跪在山坡上,哀叹这么小的泉水怎么能养活整个村庄。叶强感到懊悔,跳下悬崖,跳进汩汩的泉水中。突然,眼的清泉变成了滚滚的河流。


从此,村里干旱缺水的现状被彻底改变,数百里外方圆的农民都成了这条河的受益者。河水浇灌的土地乌黑发亮,一抓就会有油出来。水稻饱满,玉米粗壮,棉花巨大。安居乐业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青年,给这条河起了一个英雄的名字,——叶尔羌河。羌族是最古老的种族。羌族河流流经他们的领域,并加入塔里木海,在那里河流交汇。


叶,意为黄色,指土地。强是指山上的水往下流,颜色是深黑色,也就是藏青色。所以昆仑人的叶尔羌人是东方海陆的黄轩时期,讲的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象形文字“羌”也表达了拿着权杖的使徒在高山上从神的国度引来河水的意思。


早元古代是本区地壳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大陆核发展为大陆块体的时期。元古代早期,广泛而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变形,最终塔里木地块、柴达木地块和准噶尔微地块聚合成一片。


从新近纪到第四纪,随着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和碰撞,以及碰撞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楔入所造成的远程效应,天山和昆仑山发生了大幅度的隆升推覆。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俯冲,西昆仑造山带强烈挤压、收缩和抬升,北部地块在塔里木盆地上空长距离逆冲,加剧了塔里木板块内岩石的偏转。


西昆仑山和天山褶皱强烈隆升,并伴有走滑断裂系统的活动,盆地相对下降,形成统一的被造山带包围的塔里木盆地。


这是古代北海的海底,西南高东北低。帕米尔高原海拔只有1000米的时候,和现在的海洋相比是浅海。盆地西南的土地在第二个太阳时代,4800——42万年开始有人居住,也就是现在以邺城为中心的地区出现了昆仑文明。


的确,羌族和汉族同源的说法没有问题,因为今天的羌族和汉族都是从古羌族来的,是羌族在古代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同分支。


古羌人最早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大片地区,而青海河湟谷地是他们生活的核心区域。古代羌人以游牧为生,部落壮大后,会需要更肥沃的土地来满足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


因此,古代羌人继续四处迁徙,包括东移的颜地部落。在东迁过程中,颜地部落不断征服其他部落,从而形成了颜地部落联盟。最后到达中原后,与黄帝部落联盟激烈争夺土地。最后两个部落联盟合并形成华夏部落联盟,也就是华夏部落的前身。


颜地部落起源于古羌人,这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甚至有说法认为黄帝部落也起源于古羌人,两者是叔侄关系。


古代西北地区的羌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融入周边其他民族。


今天的羌人是从河湟谷底南迁的古羌人的一部分。打败岷山土著后,世代定居于此。由于这里山高谷深,易守难攻,这部分羌人相对平静地延续至今。


他们也是唯一继承古羌人文明血脉和古羌人姓氏的民族,是古羌人最直接的后裔。



汉族的兄弟民族有哪些
答:现存的兄弟民族:彝族、阿昌族、傈僳族、拉祜族、哈尼族、藏族、门巴族、羌族、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克伦族、景颇族等、基诺族、独龙族、珞巴族、壮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黎族、毛南族、仡佬族、苗族、瑶族、畲族 已消亡的兄弟民族:西夏族 和汉族关系有争议的民族:玛雅人(玛雅语和上古汉语...

问一下羌族在远古时从西方何处而来?最早的羌族属于什么人种?
答:据相关资料记载,古羌人生活在中国的西北部(今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一带),五六千年前部分西羌与黄河流域以黄帝部落为代表的中原族群相互交融,形成了我们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据说炎帝和大禹都是羌人或羌族的后裔,大禹的故乡就在这次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另几支西羌分别发展成藏族、彝族...

中国古代羌族是现代哪个民族
答:主要是现代的羌族。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部落的血统。羌族的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歌与民间故事的内容广泛,语言生动。民歌分苦歌、颂歌...

羌族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答:很多的,后继民族有很多:中国: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同时汉族中也有很多羌人血统,姜尚、秦始皇都有羌人血统。缅甸:缅族(三千五百万)、克钦族(景颇族,一百五十万)、克伦族(近五百万)、克耶族(二十余万)、钦族(一百余万...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羌族人,他们都去哪里了?
答:华夏文明发展至今已经几千年了,在这样的时间跨度里,华夏文明不断融合扩大。在扩大融合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争斗和战争。例如,曾经在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羌族,就是在战争中渐渐融入进来的。羌族和汉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朝时期,羌族就已经存在,并且当时给秦朝西部边疆制造了很多的...

汉族原本是由哪些民族组成的
答:炎黄帝时期并没有明显的民族划分,炎黄后,这两个部落联盟成为最早的华夏族前身。夏朝后,其实华夏族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后来的周人和秦人并不属于原始的华夏族。汉朝时所谓的华夏族已经融入了周、秦和羌族的一部分。汉朝后,少数民族称华夏族为“汉人”,这时候的汉人也逐步融入了南方百越的一些少数...

羌族的起源
答:历史上的羌和现在的羌族有什么关系吗? 解读古“羌” 羌,中国最古老的部落,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 华夏族是以夏、商、姬、姜四大族氏为主,融合其他一些民族部落而形成,其中,夏、姬、姜皆属古羌系列,商为东夷族。远古时代,西羌、东夷主政中华,西羌占了绝大多数。我们习惯上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汉族的始族是...

羌族女生和汉族女生有什么不同?认识两个感觉性格都大大咧咧,但是外貌又...
答:汉族羌族都是古代游牧民族-古羌族(一种以生活方式和习俗来命名的族称,就同现在的中华民族一样,只不过古羌族是个已经远去的称谓罢了)逐渐发展而来,从血缘基因而言绝对相同。只是语言习俗由于几千年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罢了。都是自家人。

羌历年的来历和文化
答:汉代是羌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西羌、南羌和北羌三个部落分别在巴蜀、南方和北方形成,建立起完整的政治和军事体系,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族长和将领。与此同时,羌族与汉族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和商贸关系,促进了双方文化的繁荣。随着唐朝的兴盛,羌族的地位再次提升。唐文宗时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以羌族为...

古代的鲜卑族,氐族,羌族,匈奴,羯族,现在各指哪个族?
答:古代的鲜卑族和氐族现在指汉族;羌族现在还是羌族、匈奴灭族或汉化了、羯族灭族了。一、鲜卑族和氐族——汉化了,成了汉族,这两个民族的血统遗传可能发生在很多人身上。二、羌族——现在还是羌族 虽然被汉族和藏族慢慢侵迫 但至今还保持着本民族的特色和传统并有一定的地域分布和人口数量。三、匈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