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作者&投稿:景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A.B.C.D级的含义是?~

它出台的前提条件是:(1)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2)食品安全秩序已基本建立。两者缺一不可。而目前在我省的普遍情况是(1)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基本上没有建立分所(已建立分所的,多数是刚成立,经验尚浅)。人力不足,不能按规定监督频次开展;物力不足,不能全面开展;财力不足,不能多次开展评定检查。(2)食品安全形势严重。在这个时候,全面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则一方面是拖延监督时间(需对监督对象进行2次以上的评定检查,责令限期改正的跟进复查,等级评定),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多数单位评定等级为D级,“突出重点”实际上是一目了然。实际操作中,卫生状况好的话,我们自然会减少监督。难不成,以后去监督之前,还要想想以前监督了几次,达到规定次数没?路过时看到有违法行为存在,只因为已达到规定次数而不去监督。(3)专项整治等硬件任务过多,综合执法(并不仅仅包括食品卫生,还有医疗卫生等),再加上人力、物力、财力本来就不足,拆东墙补西墙,愈显紧张。
食品卫生安全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永恒主题。
量化分级管理有如下特点:
1、目标性:量化分级管理是对取得卫生许可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量化评分,根据卫生许可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果对其进行风险性分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并确定次年食品卫生监督频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了得高分,降低风险,提高信誉,注重发掘企业潜能,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社会经济效益。这样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有利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整体性: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指标,是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外食品卫生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食品生产经营现状制订出来的。它重视对全局内多个关键环节的监管和协调发展,促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保证整体水平的提高。
3、定量性:量化分级的各项指标是按量化的原则来制订的,同时力求考核方法简便、效果可靠,能够对一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软硬件指标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较好地克服了以前在执法监督中标准不具体、不量化、不统一的弊端。
4、竞争性:量化分级不仅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了统一具体的量化评价标准,而且将信誉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使消费者能作出知情的选择,有利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公开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卫生安全环境。
5、指导性:量化分级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规范了卫生监督的具体内容,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整改和监督执法人员的监督频次等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机制的核心是规范经常性卫生监督频次
积极稳妥推行量化分级管理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宣传,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有关文件和标准。
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内容:
食品卫生等级管理是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考虑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的可能性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布局、卫生设施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状况等逐一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量化评分,按所得分数高低评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食品卫生风险级别和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在这里提供全市范围餐饮业等级查询(50平米以下餐馆、建筑工地食堂、3个月内新办证餐馆、民俗户农家饭未参加量化分级,无卫生等级项)。
A、B、C、D级代表餐馆卫生等级,A级代表卫生优秀,B级代表卫生规范,C级代表卫生基本合格,D级代表存在一定卫生问题,需要限期改进。

5、掌握食品中细菌污染指标的定义及卫生学意义。
6、掌握餐饮企业常见细菌性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7、掌握餐饮业中常见的病毒危害及控制措施。
8、掌握餐饮业中常见寄生虫危害及控制。
9、掌握餐饮业中常见的霉菌及其毒素危害与控制。
10、掌握餐饮业常见的天然毒素及控制措施。
11、掌握人工添加的化学添加剂危害及控制措施。
12、掌握环境污染或偶尔进入食品的化学物质的危害及控制。
13、熟悉常见的物理危害及控制措施。
三、食品卫生管理知识
1、了解餐饮业的加工制作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2、了解餐饮业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3、了解造成餐饮业食物中毒发生较为集中的主要原因。
4、了解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现状。
5、了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6、熟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核心理念、内容和主要特点。
7、掌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4个卫生等级的含义。
8、熟悉餐饮业自身检查的有关内容。
四、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掌握食物中毒的定义。
2、掌握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应当向卫生部门报告的内容。
3、掌握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的措施。
4、掌握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种类、特征和临床表现。

[病因]

由于食用被某些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均属于“食物中毒”。其特征是突然暴发,潜伏期短,发病者均与毒性食物有明确的联系等。

[诊断]

1、沙门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4~24小时,亦可短至2小时,长达2~3日。起病急,先有腰痛、恶心、呕吐,继而腹泻、水样便、恶臭,偶带脓血,一日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2、变型杆菌食物中毒:可分过敏型及胃肠型两类。潜伏期,过敏型为30~120分钟,胃肠型为3~20小时。多数病例在l~2日内迅速痊愈,短者仅数小时,长者可达数日。

3、嗜盐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1~26小时,突然发病,多以上腹部绞痛开始,迅速出现呕吐和腹泻,一日大便数次至十数次,多为水样便。吐泻严重者,可致脱水和休克。病程一般为2~4日。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为1~6小时,突然起病,上腹痛和腹泻,以呕吐最为显著。一船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5、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可短至2小时,长达8~10日。起病突然,先感头痛、头晕、全身软弱、乏力等,随即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如复视、斜视、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险下垂等。病员可于4~10日后逐渐恢复健康,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严重者在发病3~10日内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继发性肺炎等而死亡。

[治疗]

1、轻者,可卧床休息,多饮盐开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泻次数过多时,可口服复方樟脑酊一次2~5毫升。呕吐不止者,可肌注氯丙嗪25毫克。

2、对有高热、中毒症状重、吐泻不止、脱水、休克等重病员应进行抢救。

①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输液量依病情而定。注意酸碱平衡,酌情补充5%碳酸氢钠液或11.2%乳酸钠等。有尿时补钾盐。

②口服、肌注或静滴红霉素或四环素。

③对症处理:高热者,可物理降温:烦躁不安者,可给水合氯醛1克或苯巴比妥0.03~0.09克,口服。

④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早期,应立即用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灌肠。安静卧床,注意保温。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在起病后24小时内或在发生肌肉瘫痪前静注或肌注5~10万单位,必要时6小时后重复注射。有报道,盐酸胍乙啶有促进末梢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可用以治疗肉毒杆菌中毒,半数患者症状好转,但对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无效。

[预防]

1、事人员要提高警惕,严格执行厨房卫生制度。就餐人员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暴饮暴食。

2、加强食品的选购、运输、保存、烹调过程及剩饭的处理等卫生监督和检查。

3、患有皮肤化脓病及咽峡炎者,不能做炊事工作。

4、生人员要深人厨房,尤其是过节会餐时,要进行严格的卫生监督。

5、吃变质的罐头食品,香肠、咸肉应充分加热后再吃

它是一项确保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公平、公正、透明的重要措施。为加快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的转变,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实现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立的目标,而在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实施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要求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和信誉分级,形成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企业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建设;同时,规范卫生监督行为,使执法强度、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较性,建立明确的监督效果评价标准,保证将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问题突出、群众意见较大的产品和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现食品卫生监督由定性管理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动态管理转变,将注重最终产品抽检转向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管,将单纯监管转向监管和技术指导并重的模式,彻底改变盲目的拉网式监督检查方式。

什么是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答:它是一项确保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公平、公正、透明的重要措施。为加快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的转变,努力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实现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立的目标,而在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实施的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要求的食品...

公共场所量化分级评分标准是什么 分值是多少?
答:1. 量化分级管理的概述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向风险管理转变的一种方式,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由定性向定量分析研究的转变,是建立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评价体系最基础依据。使管理更加具体化、数据化,对各个管理条例的深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给基层管理带来了方便。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量化分级管理是什么意思
答: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指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度和信誉度量化评价和分级,确定监管重点,对高风险、低信誉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的科学监管模式。背景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责任分担”食品卫生安全理念,强调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食品安全管理知识
答:内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企业自律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根本措施之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在现行监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主要是统一监管标准,加强重点环节监督力度,增加执法透明度,提高监管效率。强调的是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主要特点是:按食...

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A.B.C.D级的含义是?
答: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机制的核心是规范经常性卫生监督频次 积极稳妥推行量化分级管理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宣传,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有关文件和标准.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内容:食品卫生等级管理是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考虑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的可能性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对食品生产经营...

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分为哪几个级别
答:食品安全监督评定标准 1、动态等级评定标准分为:A级(代表食品安全状态良好)、B级(代表食品安全状态一般)、C级(代表食品安全状态较差)三个等级。2、年度等级评定标准分为:A级(良好)、B级(一般)、C级(较差)三个等级。

...管理局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工...
答:(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践行科学监管理念,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的积极探索。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实施。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及时解决,确保...

卫生检查酒店需要出示(量化等级公示)吗?
答:依据《卫生部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5号文,公共场所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住宿业是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点单位。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公共场所的量化评分和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原则上由卫生许可证的发放...

什么是分级管理原则
答:依据医院的综合水平,医院分为一级十等。一,二级医院分别分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分为特,甲,乙,丙四等。医院分等的标准和指标主要有5个方面内容。一、医院的规模。包括床位、建筑、人员配置、科室配置等四方面的要求和指标。二、医院的技术水平三、医疗设备四、医院的管理水平,包括院长的...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分为哪几个级别?( )
答:1.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评定标准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和C级。A级表示食品安全状态良好,B级表示食品安全状态一般,C级表示食品安全状态较差。2. 年度评定标准同样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和C级。A级代表年度表现良好,B级代表年度表现一般,C级代表年度表现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