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平合战为何日本平氏家族会没落,幕府将军会崛起?

作者&投稿:羽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平治之乱过后20年的时间里,平氏家族的首领平清盛在日本朝野的地位是平步青云。当时,后白河上皇需要借助平清盛及其背后的武士集团的力量,以此来维持他对二条天皇的控制。而平清盛有了后白河上皇的支持后,先后担任参议、右卫门督、兵部卿,最终位居太政大臣。他的弟弟平赖盛成为后白河上皇的大臣,儿子平重盛成为京都的军事指挥官。二条天皇22岁时因急病逝世,平清盛安排了一场联姻,把女儿平德子嫁给二条天皇的继承者,其同父异母的弟弟高仓天皇。在平氏家族的控制下,公卿逐一没落。


后白河上皇增强平氏家族势力的计划开展得过于顺利,直至1179年,后白河法皇(1169年出家的后白河上皇)。他为了阻止平氏家族继续扩张的野心,强力介入平清盛的事务,没收了平清盛强占的土地,并将其还给藤原家族和源氏家族。

做完这一切后,后白河法皇认为铲除平氏家族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平清盛武士集团的势力依然远超其他人;平清盛率领成千上万效忠于平氏家族的武士进入京都,幽禁了后白河法皇,次年又逼迫年轻的高仓天皇禅位于其幼子,即平清盛的外孙安德天皇。

此时的平清盛位于权力的巅峰。他是天皇的外祖父,且控制了法皇,成为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为了坐上这个位置,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但他仅仅享受了不到一年,就突染热病,于1181年3月去世。

随着平清盛的死去,反抗平氏家族的浪潮也越来越激烈。


发起反抗的人就是平治之乱的一个幸存者:源赖朝,就是被斩首的源义朝的儿子。平治之乱时,源赖朝12岁,凯旋的平清盛没有将他处死,而是将其流放。这一仁慈之举成了策略上的失误。父亲去世后,源赖朝一直生活在南方名为伊豆诸岛的火山群岛上,后又去了东海岸。东海岸原本是源氏家族的领地,所以他在抵达之后能够召集自愿追随他的人。一系列胜多败少的小规模战役之后,他的军队力量渐强,最后他得以在镰仓这个沿海城市站稳脚跟。

与此同时,平清盛的儿子平宗盛在京都召集平氏家族的追随者。但是之后的14个月里,天气恶劣,旱涝交替导致食物匮乏,瘟疫横行,双方交战不得不推迟。源义仲是源赖朝的堂弟,比源赖朝小7岁,原本也打算骤然举兵,也因此而推迟。源义仲既有野心,又有作战经验,于1155年丧父。同与堂兄并肩作战相比,他更倾向于自立门户。他占领了西部城市信浓,不久之后就聚集了比源赖朝麾下更多的兵力。

平宗盛决心率先对付他最大的敌人。不过平宗盛矛头并未直指源赖朝。据史书记载,1183年,他派10万大军进攻源义仲。

平宗盛根本就没有军事天赋,支撑他必胜的信念就是以多打少,不过可惜的是,他麾下的人大多都是被强征入伍的乡野村夫。当平家军靠近源义仲阵营时,源氏的武士们故意以合乎古礼的传统对决方式应战,拖延时间至夜幕降临。天一黑,源义仲就下令放出一群犄角上绑着松枝火把的公牛冲入敌阵。惊慌之中,缺乏作战经验的平氏京都军溃逃至附近狭窄的俱利伽罗峠(qiǎ,中国古字,日本的和制汉字)断崖,他们已穷途末路,之后惨遭屠杀。听闻平家军战败,安德天皇和他的平氏亲信逃离京都。源义仲一路挺进,占领京都,受到了法皇的迎接。老奸巨猾的后白河法皇转而表态将支持源氏家族。


平氏家族在俱利伽罗峠之战中遭到重挫,其家族势力在此后的两年中迅速衰落。以京都为中心,源义仲开始竭尽所能追杀剿灭平氏家族余党。1180年至1185年,在源平合战的这5年间,平氏家族的势力几乎被源氏家族歼灭。

1185年4月25日,平氏舰队连同平清盛的外孙、7岁的安德天皇和天皇的外祖母、平清盛的遗孀被困于坛浦海峡。他们的船被源赖朝一个兄弟指挥的源氏舰队击毁。眼看敌人临近,天皇的外祖母抱着天皇纵身跳海。其朝臣及战败的平氏武士们纷纷效仿,由于盔甲沉重,他们一齐沉入了海底。

平宗盛继俱利伽罗峠之战失利之后,再没有什么作为。他拒绝跳海,一名下属对平氏领袖懦弱的表现备感羞愤,于是推其入海。但他深谙水性,后被源氏家族的船救起,成为战俘。几天后,平宗盛在由镰仓送往京都的途中被斩首。


平氏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平氏家族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源赖朝称霸日本,并把他的堂弟源义仲赶出京都,自请就任右近卫大将,这意味着他控制了天皇身边的禁军。早在1183年,后白河法皇的另一个孙子,3岁的后鸟羽天皇登基。但源赖朝掌控着日本的武装,一向能在混战中择良木而栖的后白河法皇承认了源赖朝的统治。幼主登基,实权却掌握在其他人手中。这场权力斗争的结局,和其开始时的局面,简直是一样的。

1192年,源赖朝接受幼主授予的“征夷大将军”一职,成为军队总指挥,即日本的最高统帅。统治实权再次转移,由上皇到了武士手中;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幕府将军成为仅次于天皇的日本统治者。



因为在这场战争以后,日本的平氏家族遭到了很大的打击。所以最终导致幕府将军崛起。

源平合战为何日本平氏家族会没落,幕府将军会崛起
答:平氏家族在俱利伽罗峠之战中遭到重挫,其家族势力在此后的两年中迅速衰落。以京都为中心,源义仲开始竭尽所能追杀剿灭平氏家族余党。1180年至1185年,在源平合战的这5年间,平氏家族的势力几乎被源氏家族歼灭。1185年4月25日,平氏舰队连同平清盛的外孙、7岁的安德天皇和天皇的外祖母、平清盛的遗孀...

平家迅速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随着平氏权势的膨胀,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也随之加剧。皇室和旧贵族对平氏的不满日益增长,新兴武士阶层的权益被忽视,社会动荡不安。平清盛试图通过迁都福原以削弱旧势力,却未能成功,反而加剧了自身的孤立。最终,源赖朝的起兵和内部的无能领导,成为压垮平氏的最后一根稻草,源平合战后,平氏政权土崩...

平清盛生平 平清盛怎么死的
答:后又与天皇家族结成了裙带关系。此后,平氏家族垄断了朝廷的所有高级职务,并控制日本全国一半的地区。1185年源平合战的最后一战,平氏家族在下关海峡东端发生的坛浦之战中被彻底歼灭。安德天皇也投水而死。此后,源氏家族建立起了对全日本的统治。

源平合战什么时候发生的?源平合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源平合战"是一般的俗称,但并不足以正确描述事实,甚至有所误导。虽然"源平合战"的两大阵营领袖为源氏和平氏,但并不一定所有的源氏就支援源氏,平氏就支援平氏。事实上,同族间的战争屡见不鲜。也有父方是源氏,母方是平氏,因而左右为难,不得不衡量利害得失,以致一族分崩离析,彼此交战的悲...

平氏的男性公子们不是在坛浦合战平家覆灭后全被源赖朝杀光了吗.怎么...
答:再有源义仲入京时平家子嗣并没有全部离开京都,有一部分平氏公子由于尚在年幼不宜从军,只是隐匿起来,其中信长所称其出自平氏,是指重盛次子资盛之子,当年平家灭亡时,由乳母带到北国,后来成为当地某神官的养子,改称织田,大体是这样的,细节记不清了,但是信长之后又称自己出自藤原氏,所以大致...

平氏是不是源氏的下一代的姓氏?
答:他是56代清和天皇赐予其孙源经基的。一般谈论日本武将时,提到平,源二氏就是专指清和源氏与桓武平氏。因为他们均是日本历史上的朝权重族,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桓武平氏掌握朝廷重权,且领有整个关东地区之时,清和源氏一系则以关西为根基,形成势力强劲的武士家族,伺机而起。

能不能简述日本平氏和源氏的历史??
答:平氏一门将领,或自杀,或被俘,终于遭受了灭顶之灾。 【结果】 战争以源氏集团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影响】 源平战争对日本历史有着重大的影响。其彰示着武士集团的逐步上升,公卿集团的快速衰败。源平合战结束后,源赖朝于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镰仓设府理事,开始了镰仓幕府时期,开创了以后...

日本皇室姓氏有哪些?
答:平安时代末期,平氏家族中的平清盛崛起,他的伊势平氏是桓武天皇一支的分支,通常简称为平家。然而,在源平合战中,平家被源氏击败,许多平氏成员因此改姓,许多大名家族就是这些平氏的后代。关于日本皇室和天皇姓氏的起源,日本国王最初被称为大王。在607年,推古天皇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国书中首次...

日本平氏的桓武平氏名人
答:1028年平氏家族的首领平忠常企图重建平氏家族对关东地区的统治,京都朝廷派遣源赖信前往镇压。1031年平忠常宣告投降。从此,平氏家族日渐衰败,在镇压平氏的战斗中为朝廷建功效力的源氏家族开始抬头。然而,削弱了平氏家族在朝在野的势力后,天皇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夺回应有的独立政权。权力的接力棒交到了源氏家族的手...

求源平合战中平氏大将平景清生平。
答:在平家於坛浦之战为源义经歼灭後,景清葛格就落跑到了摄津‧水田的三宝寺,投靠叔父大日能忍去了。不过他也衰到家了,在大日能忍被暗杀後,平景清立即被人出卖 (大日能忍的弟子跑去向源家告密) ,平景清就被源氏以『恶七兵卫』之名通缉。建九六年 (1195)景清就这样被上洛去供养东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