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的翻译成现代文是什么啊?

作者&投稿:塔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 兴 文言翻译 xīng
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3]焉。”

文言实词 就 文言翻译 jiù 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 望 文言翻译 wàng 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 长 文言翻译 cháng 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之[4]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5]

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弯曲)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

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

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宏大 。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送,给予

11.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 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递进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

(4)而见者远 (表转折)

(5)锲而舍之 (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 (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鳝之穴 (的)

7.假

(1)善假于物也 (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4)因求假暂归 (假期,休假)

(5) 假以雄权 (授予,给予)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强)

(2)君有疾在腠理 (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 (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勉强)

11.一

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骐骥一跃 (数词)

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原因”)

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9. 金石可镂(被动句)

参考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劝学的翻译
答:2015-05-06 《劝学》全文翻译 177 2009-08-26 《劝学》原文+翻译 8097 2015-01-25 文言文《劝学》翻译 68 2014-02-09 《劝学》原文和翻译 字词解释 2285 2009-01-05 劝学全文及全文翻译 110 2009-08-08 《劝学》翻译 37 2016-09-19 小古文劝学的翻译 3 2011-03-15 《劝学》这首诗的英文...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
答: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劝学》。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劝学》原文及翻译
答:《劝学》原文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_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_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劝学的翻译原文
答:劝学的翻译原文如下:1、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文言文《劝学》的翻译
答:(《送穷文》)决心坚持操守,宁可穷于当时,也要追求“百世不磨”的声名。荀子《劝学》解析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

劝学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答:劝学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大愚若智4 高粉答主 2023-11-24 · 专注古诗词鉴赏、文言文。 大愚若智4 采纳数:45726 获赞数:278694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

《劝学》里的“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科学原理
答:“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翻译为现代文为: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主要是为了说明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科学原理: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还可以传递信息。《劝学》...

劝学原文翻译全文翻译
答: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的译文为: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
答: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三、出处 先秦荀子的《劝学》。赏析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

孟郊劝学原文及翻译
答:劝学 唐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翻译: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