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整理一些C语言的基础知识,谢谢!!

作者&投稿:宗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人讲讲c语言最最基础知识,谢谢,拒绝求分不答题的。我要求最最基本的知识,我要补考啊!~

如何学好c语言
教了多年《C程序设计》课程,大多学生觉的这门课程难学。其实,按照我们现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只要同学们掌握一些方法,克服心理上畏难、不轻言放弃,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C程序设计》的内容很丰富,按照我们现在的教学大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四种结构的的程序设计、函数与数组的应用和一些简单的算法。在学习时,同学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部分,通过实践(练习和上机调试等熟练掌握。当然,在初学C语言时,可能会遇到有些问题理解不透,或者表达方式与以往数学学习中不同(如运算符等),这就要求不气馁,不明白的地方多问多想,鼓足勇气进行学习,待学完后面的章节知识,前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一方面我感觉是我们同学最欠缺,大多学不好的就是因为一开始遇到困难就放弃,曾经和好多同学谈他的问题,回答是听不懂、不想听、放弃这样三个过程,我反问,这节课你听过课吗?回答又是没有,根本就没听过课,怎么说自己听不懂呢?相应的根本就没学习,又谈何学的好?
学习C语言始终要记住“曙光在前头”和“千金难买回头看”,“千金难买回头看”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就是说,学习后面的知识,不要忘了回头弄清遗留下的问题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识,这是我们学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却又是最重要的。比如:在C语言中最典型的是关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思,不管是那种教材,一开始就强调这种方法,这时也许你不能充分体会,但是学到函数时,再回头来仔细体会,温故知新,理解它就没有那么难了。学习C语言就是要经过几个反复,才能前后贯穿,积累应该掌握的C知识。
那么,我们如何学好《C程序设计》呢?
一.学好C语言的运算符和运算顺序
这是学好《C程序设计》的基础,C语言的运算非常灵活,功能十分丰富,运算种类远多于其它程序设计语言。在表达式方面较其它程序语言更为简洁,如自加、自减、逗号运算和三目运算使表达式更为简单,但初学者往往会觉的这种表达式难读,关键原因就是对运算符和运算顺序理解不透不全。当多种不同运算组成一个运算表达式,即一个运算式中出现多种运算符时,运算的优先顺序和结合规则显得十分重要。在学习中,只要我们对此合理进行分类,找出它们与我们在数学中所学到运算之间的不同点之后,记住这些运算也就不困难了,有些运算符在理解后更会牢记心中,将来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些可暂时放弃不记,等用到时再记不迟。
先要明确运算符按优先级不同分类,《C程序设计》运算符可分为15种优先级,从高到低,优先级为1 ~ 15,除第2、3级和第14级为从右至左结合外,其它都是从左至右结合,它决定同级运算符的运算顺序。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 5*8/4%10 这个表达式中出现3种运算符,是同级运算符,运算顺序按从左至右结合,因此先计算5 *8=40,然后被4除,结果为10,最后是%(求余数)运算,所以表达式的最终结果为10%10 = 0;
(2)a = 3;b = 5;c =++ a* b ;d =a + +* b;
对于c=++a*b来说,按表中所列顺序,+ +先执行,*后执行,所以+ + a执行后,a的值为4,由于+ +为前置运算,所以a的值4参与运算,C的值计算式为4*5=20而不是3*5=15了;而对于d=a++*b来说,由于a + +为后置运算,所以a值为4参与运算,使得d的值仍为20,而a参与运算后其值加1,值为5。 这个例子执行后,a的值为5,b的值为5,c的值为20,d的值也是20;
(3)(a = 3,b = 5,b+ = a,c = b* 5)
例子中的“,”是逗号结合运算,上式称为逗号表达式,自左向右结合,最后一个表达式的结果值就是逗号表达式的结果,所以上面的逗号表达式结果为40,a的值为3,b的值为8,c的值为40。
(4)a=5;b=6;c=a>b?a:b;
例中的a>b?a:b是一个三目运算,它的功能是先做关系运算a>b部分,若结果为真,则取问号后a的值,否则取冒号后b的值,因此c的值应该为6,这个运算可以用来代替if…else…语句的简单应用。
二.学好C语言的四种程序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是最简单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就行,它的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例如;a = 3,b = 5,现交换a,b的值,这个问题就好象交换两个杯子水,这当然要用到第三个杯子,假如第三个杯子是c,那么正确的程序为: c = a; a = b; b = c; 执行结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变其顺序,写成:a = b; c = a; b = c; 则执行结果就变成a = b = c = 5,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初学者最容易犯这种错误。 顺序结构可以独立使用构成一个简单的完整程序,常见的输入、计算,输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顺序结构,例如计算圆的面积,其程序的语句顺序就是输入圆的半径r,计算s = 3.14159*r*r,输出圆的面积s。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顺序结构都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与其它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程序,例如分支结构中的复合语句、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等。
(2) 分支结构
顺序结构的程序虽然能解决计算、输出等问题,但不能做判断再选择。对于要先做判断再选择的问题就要使用分支结构。分支结构的执行是依据一定的条件选择执行路径,而不是严格按照语句出现的物理顺序。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据不同的程序流程选择适当的分支语句。分支结构适合于带有逻辑或关系比较等条件判断的计算,设计这类程序时往往都要先绘制其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程序流程写出源程序,这样做把程序设计分析与语言分开,使得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程序流程图是根据解题分析所绘制的程序执行流程图。
学习分支结构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确绘制出流程图,弄清各分支所要执行的功能,嵌套结构也就不难了。嵌套只不过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语句而已,不是新知识,只要对双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难的。下面我介绍几种基本的分支结构。
①if(条件)
{
分支体
}
这种分支结构中的分支体可以是一条语句,此时“{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即复合语句。它有两条分支路径可选,一是当条件为真,执行分支体,否则跳过分支体,这时分支体就不会执行。如:要计算x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定义,我们知道,当x>=0时,其绝对值不变,而x<0时其绝对值是为x的反号,因此程序段为:if(x<0) x=-x;
②if(条件)
{分支1}
else
{分支2}
这是典型的分支结构,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分支1,否则执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条或若干条语句构成。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为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实根,否则(b^2-4ac<0)有两个共轭复根。其程序段如下:

d=b*b-4*a*c;
if(d>=0)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
”,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
”r, i);
printf(“x2=%8.4f-%8.4fi
”r,i)
}
③嵌套分支语句:其语句格式为:
if(条件1) {分支1};
else if(条件2) {分支2}
else if(条件3) {分支3}
……
else if(条件n) {分支n}
else {分支n+1}
嵌套分支语句虽可解决多个入口和出口的问题,但超过3重嵌套后,语句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对于程序的阅读和理解都极为不便,建议嵌套在3重以内,超过3重可以用下面的语句。
④switch开关语句:该语句也是多分支选择语句,到底执行哪一块,取决于开关设置,也就是表达式的值与常量表达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语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并列的,程序执行时,由第一分支开始查找,如果相匹配,执行其后的块,接着执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块,直到遇到break语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个分支是否匹配。这个语句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开关条件的合理设置以及break语句的合理应用。
(3)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可以减少源程序重复书写的工作量,用来描述重复执行某段算法的问题,这是程序设计中最能发挥计算机特长的程序结构,C语言中提供四种循环,即goto循环、while循环、do –while循环和for循环。四种循环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换,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环,因为强制改变程序的顺序经常会给程序的运行带来不可预料的错误,在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while、do…while、for三种循环。常用的三种循环结构学习的重点在于弄清它们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在不同场合下使用,这就要清楚三种循环的格式和执行顺序,将每种循环的流程图理解透彻后就会明白如何替换使用,如把while循环的例题,用for语句重新编写一个程序,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在循环体内应包含趋于结束的语句(即循环变量值的改变),否则就可能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是初学者的一个常见错误。
在学完这三个循环后,应明确它们的异同点:用while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的初始化的操作应在循环体之前,而for循环一般在语句1中进行的;while 循环和for循环都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而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表达式,也就是说do…while的循环体最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 循环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执行。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这三种循环都可以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用continue语句结束本次循环,而goto语句与if构成的循环,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语句进行控制的。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并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环中可以有分支、顺序结构,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环、顺序结构,其实不管哪种结构,我们均可广义的把它们看成一个语句。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常将这三种结构相互结合以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相应程序,但是要编程的问题较大,编写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长、结构重复多,造成可读性差,难以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C程序设计成模块化结构。
(4)模块化程序结构
C语言的模块化程序结构用函数来实现,即将复杂的C程序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编写成一个C函数,然后通过主函数调用函数及函数调用函数来实现一大型问题的C程序编写,因此常说:C程序=主函数+子函数。 因些,对函数的定义、调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应用,并通过上机调试加以巩固。
三.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编程其实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以相应的编程语言写出代码。这就要求掌握算法,根据我们的《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中,只要求我们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在掌握这些基本算法后,要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就容易了。如两个数的交换、三个数的比较、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这就要求我们要清楚这些算法的内在含义,其中选择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稍难,但只要明白排序的具体过程,对代码的理解就不难了。如用选择法对10个不同整数排序(从小到大),选择法排序思路:设有10个元素a[1]~a[10],将a[1]与a[2]~a[10]比较,若a[1]比a[2]~a[10]都小,则不进行交换,即无任何操作;若a[2]~a[10] 中有一个比a[1]小,则将其中最大的一个(假设为a[i])与a[1]交换,此时a[1]中存放了10个中最小的数。第二轮将a[2]与a[3]~a[10]比较,将剩下9个数中的最小者a[i]与a[2]交换,此时a[2] 中存放的10个数中第2小的数;依此类推,共进行9轮比较,a[1]到a[10]就已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存放。即每一轮都找出剩下数中的最小一个,代码如下:
for(i=1;i<=9;i++)
for(j=i+1;j<=10;j++)
if(a[i]>a[j]
{temp=a[i];
a[i]=a[j];
a[j]=temp;
}
结语:当我们把握好上述几方面后,只要同学们能克服畏难、厌学、上课能专心听讲,做好练习与上机调试,其实C语言并不难学。

//在你的源程序上修改,有修改的地方都有注释 #includeint main(){int sum=0,flag=1; char a,c; while(flag){ //加一对花括号 printf("1.sprint 5.0,2.coke3.0
"); printf("输入您需要的饮料:
"); scanf("%c",&c); if(c=='1') sum+=5; else if(c=='2') sum+=3; else printf("data error,plese enter again
"); getchar(); //在输入下一个字符前,清除输入缓存 printf("continue or not?(Y/N?)
"); scanf("%c",&a); if(a=='N'||a=='n') flag=0; getchar(); //在输入下一个字符前,清除输入缓存 } //加一对花括号 printf("caculate sum:%d
",sum);}

C语言基础知识
1.1 C语言简介
C语言于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发明,并首次在配备了UNIX操作系统的DEC PDP-11计算机上实现。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BCPL(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发展演变而来。1970年,AT&T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了较先进并取名为B的语言,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更先进的C语言问世了。
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具有发展前途的计算机语言。它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设计,也可用于应用软件的开发。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都是由C语言编写的。C语言具有下列特点:
(1)C语言既具有低级语言直接操纵硬件的特点,又具有高级语言与 自然语言和人的思维逻辑相似的特点,C语言程序易编写、易查错,而且实用性很强。
(2)C语言具有丰富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语法结构简单。
(3)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完整的程序控制语句。
(4)C语言是一种模块化程序设计语言,适合大型软件的开发和研制。
(5)C语言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如DOS、UNIX,也适用于多种机型,其程序移植性好。
1.2 C语言的数据类型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数据类型是数据的内在表现形式。例如,学生的年龄和成绩具有一般数值的特点,在C语言中称为数值型,其中年龄是整数,称为整型;成绩可以为小数,称为实型。而学生的姓名和性别是文字,在C语言中称为字符型数据。
C语言具有丰富的数据类型,其中基本的数据类型有整型、实型、字符型。
1.2.1 变量
变量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可以被改变的量。
1.变量命名规则
和人的取名一样,变量的命名也有一定的规则。
(1)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
(2)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打头;
(3)字母区分大小写(在系统默认状态下);
(4)前32个字符有效(在系统默认状态下)。
例如:a,Book,book,_Make_Cipher都是合法的变量名,且Book与book是不同的变量名,而123A,x+y都不是变量名。
2.变量的数据类型
变量可以是任意的一种数据类型,如整型变量、字符型变量、指针变量等。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特性如表1-1所示。
表1-1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名 数据类型描述 数据类型的长度(字节) 数据取值范围
char 字符型 1 0~255
int 有符号整型 2 –32 768~32 767
unsigned int 无符号整型 2 0~65 535
short 短整型 2 –32 768~32 767
long 长整型 4 –2 147 483 648~2 147 483 647
unsigned long 无符号长整型 4 0~4 294 967 295
float 单精度实数 4 |3.4×10–38|~|3.4×1038|
double 双精度实数 8 |1.7×10–308|~|1.7×10308|
long double 长双精度实数 10 |3.4×10–4932|~|3.4×104932|

3.变量的定义
每个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先定义其数据类型,定义变量数据类型的语法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符 变量名1,变量名2,…;

例如:

int age,score; /* 定义年龄和成绩为整型 */
char name[20]; /* 定义姓名为至多含20个字符的字符数组 */

4.变量的存储类型
当定义某个变量时,C语言的编译系统就要给该变量分配若干个存储单元用来存放该变量的值。而在计算机中寄存器和内存都可以存放数据,内存又可分为临时占用和长期占用。变量的存储类型是指变量在计算机中的存放位置及时间。
定义变量存储类型的语法格式如下:
存储类型符 数据类型符 变量名1,变量名2,…;

变量的存储类型有自动型(auto)、寄存器型(register)、静态型(static)和外部型(extern),具体特点和使用方法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在变量定义时,如未说明存储类型,则系统默认为自动型(auto)。
5.变量的初始化
变量的初始化是给变量赋初值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变量定义时就给变量赋予初始值。变量初始化的方法很简单,在变量定义的语句中,在变量名后加一个等号和初值即可。
例如:

int x, age=20, score=100;

在上面的定义中,变量x未赋初值,而变量age和score的初值分别为20和100。
在程序中,变量未赋值之前不允许使用,即要遵循“先赋值后使用”的规则。
1.2.2 常量
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发生改变的数据。例如,圆周率3.1415926就是一个常量。常量也有数据类型,它们是整型常量、实型常量、字符常量、字符串常量及符号常量,整型常量及实型常量的数据长度及取值范围与变量的规定相同。
1.整型常量
整型常量用来表示整数,整型数据可以以不同数制形式来表示,不同的进位制有其不同的表示方式,其表示方式如表1-2所示。
表1-2 整型常量的表示方式
数 制 表 示 方 式 示 例
十进制 一般整数的写法 0,–22,55
八进制 在八进制整数前加数字0 00,–072,+0331
十六进制 在十六进制整数前加数字0和字母x 0x0,0x1B5,–0xb3

另外,对于长整型常量,应当在其后加后缀L或l,例如30L。30L和30数值一样,但占用内存的大小不一样。30占用2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30L占用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2.实型常量
实型常量只有十进制数表示方式,它没有单精度和双精度之分。其表示方式有定点数表示和浮点数表示两种。具体表示方式如表1-3所示。
表1-3 实型常量的书写方法
类 别 表 示 方 式 示 例
定点数 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0.0,1.34,–34.0
浮点数 尾数E(或e)指数 3.57E10,–5.6e–9

说明:
(1)浮点数表示方式相当于数学中的科学计数法,其换算公式如下:
尾数E(或e)指数=尾数×10指数
(2)浮点数中的指数部分只能是整型数,尾数可以大于或等于10。
3.字符常量
字符常量是用两个单引号引住单个字符来表示的。例如:'A'、'*'、'!'等。使用字符常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空格也是字符,表示为'a'。
(2)单引号中必须恰好有一个字符,不能空缺。如' '是错误的字符常量。
在C语言中有一类特殊的字符常量,被称为转义字符。它们用来表示特殊符号或键盘上的控制代码,常见的转义字符如表1-4所示。
表1-4 常用转义字符表
转 义 字 符 意 义 转 义 字 符 意 义
\n 回车换行符 \a 响铃
\t 水平制表符 \" 双引号
\v 垂直制表符 \' 单引号
\b 左退一格 \\ 反斜杠
\r 回车符 \ddd 1~3位八进制数ddd对应的字符
\f 换页符 \xhh 1~2位十六进制数hh对应的字符

4.字符串常量
字符串是用双引号引住的若干个字符。例如,"hello!","485769","a"。
字符串可以不含任何字符,称为空串,表示为""。
字符串中所含的字符个数称为字符串的长度。例如,"abc123","3",""的长度分别为6,1,0。计算字符串长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含有转义字符的字符串,应将转义字符计算为1个字符。例如,"abc\\12\n"的长度为7,而不是9;"abc\\\12\n"及"abc\\\123\n"的长度均为6。
(2)在字符串中,反斜杠表示转义字符的开始,如果其后面没有表1-4中所列出的转义符号,则该反斜杠被忽略,并不参与计算长度。例如,"\A"的长度为1,但"\"是非法的。
5.符号常量
上面所介绍的常量都是具体数据,在程序中也可以用特定符号来表示某个常量,这个符号被称为符号常量。
符号常量的语法格式如下:

#define 符号常量名 常量

例如:

#define PI 3.1415926

经过上述定义后,可以在程序中使用PI来代替3.1415926。
在程序中使用符号常量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了程序的易读性;二是为修改程序提供了方便。例如,当不需要太高精度时,只需要将符号常量定义修改为
#define PI 3.14

而不需要在程序中去修改每一处的圆周率。
1.3 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用来表示各种运算的符号称为运算符。C语言中包括以下七大类的基本运算符: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逗号运算符、条件运算符和位运算符。本节主要介绍算术运算符,其他的运算符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介绍。
1.3.1 算术运算符
C语言中的算术运算符和数学中的算术运算相似,是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的。算术运算符的运算对象、运算规则及结合性如表1-5所示。
表1-5 算术运算符
运算对象个数 名 称 运 算 符 运 算 规 则 运算对象
数据类型 结 合 性
单目 正 + 取原值 整型或实型 自右向左
负 – 取负值
双目 加 + 加法运算 自左向右
减 – 减法运算
乘 * 乘法运算
除 / 除法运算
模 % 整除取余 整型
单目 增1(前缀) ++ 先加1,后使用 整型、字符型、指针型变量或数组元素、实型 自右向左
增1(后缀) ++ 先使用,后加1
减1(前缀) – – 先减1,后使用
减1(后缀) – – 先使用,后减1

在C语言中,参加运算的对象个数称为运算符的“目”。单目运算符是指参加运算的对象只有一个,如+10,–67,x++。双目运算符是指参加运算的对象有两个,如2+3,7%3。
相同运算符连续出现时,有的运算符是从左至右进行运算,有的运算符是从右至左进行运算,C语言中,将运算符的这种特性称为结合性。
加法(+)、减法(–)、乘法(*)与数学中的算术运算相同。例如:3.5+4.7结果是8.2;3.5 – 4.7结果是–0.8;3.5*4.7结果是16.45。
除法运算(/)与数学中的除法不完全相同,它与参加运算的对象的数据类型相关。当参加运算的两个对象均为整型数据时,其运算结果为数学运算结果的整数部分。如7/4结果为1,而不是1.75。若参加运算的两个对象有一个是实型或两个都是实型,那么运算结果为实际运算的值,如7/5.0的运算结果为1.4。
模运算的运算对象必须为整型,结果是相除后的余数,如7%5结果为2。
增1减1运算符都是单目运算符,用来对整型、实型、字符型、指针型变量或数组元素等变量进行加1或减1运算,运算的结果仍是原类型。
1.3.2 常用数学函数
C语言系统提供了400多个标准函数(称为库函数),设计程序时可以直接使用它们。库函数主要包括数学函数、字符处理函数、类型转换函数、文件管理函数及内存管理函数等几类。下面介绍常用的数学函数,其他类型的函数将在后面章节中陆续介绍。
1.函数名:abs
原型:int abs(int i);
功能:求整数的绝对值。
例如,设x=abs(5),y=abs(–5),z=abs(0),则x=5,y=5,z=0。
2.函数名:labs
原型:long labs(long n);
功能:求长整型数的绝对值。
例如,设x=labs(40000L),y=labs(–5),z=labs(0),则x=40000,y=5,z=0。
3.函数名:fabs
原型:double fabs(double x);
功能:求实数的绝对值。
例如,设x=fabs(5.3),y=fabs(–5.3),z=fabs(0),则x=5.3,y=5.3,z=0。
4.函数名:floor
原型:double floor(double x);
功能:求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它相当于数学函数[x]。
例如,设x=floor(–5.1),y=floor(5.9),z=floor(5),则x= –6,y=5,z=5。
5.函数名:ceil
原型:double ceil(double x);
功能:求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
例如,设x=ceil(–5.9),y=ceil(5.1),z=ceil(5),则x = –5,y=6,z=5
6.函数名:sqrt
原型:double sqrt(double x);
功能:求x的平方根。
例如,设x=sqrt(4),y=sqrt(16),则x=1.414214,y=4.0
7.函数名:log10
原型:double log10(double x);
功能:求x的常用对数。
8.函数名:log
原型:double log(double x);
功能:求x的自然对数。
9.函数名:exp
原型:double exp(double x);
功能:求欧拉常数e的x次方。
10.函数名:pow10
原型:double pow10(int p);
功能:求10的p次方。
例如,设x=pow10(3),y=pow10(0),则x=1000,y=1
11.函数名:pow
原型:double pow(double x, double y);
功能:求x的y次方。
例如,设x=pow(3,2),y=pow(–3,2),则x=9,y=9
12.函数名:sin
原型:double sin(double x);
功能:正弦函数。
13.函数名:cos
原型:double cos(double x);
功能:余弦函数。
14.函数名:tan
原型:double tan(double x);
功能:正切函数。
1.3.3 算术表达式
由算术运算符和运算对象连接形成的式子称为算术表达式。
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规定如下:
++ – –
* / %
+ –
位于同一行的运算符的优先级相同。
1.4 数据类型转换规则
对数据进行运算时,要求参与运算的对象的数据类型相同(运算得到的运算结果的类型与运算对象也相同)。因此,在运算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变量或常量的数据类型进行转换,转换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系统自动转换(又称为隐式转换);另一种是在程序中强制转换(又称为显式转换)。
1.4.1 自动转换规则
在不同类型数据的混合运算中,由系统自动实现转换。转换规则如下:
(1)若参与运算的数据的类型不同,则应先转换成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
(2)将低类型数据转换成高类型数据后进行运算。如int型和long型运算时,先把int型转换成long型后再进行运算。
类型的高低是根据其所占空间的字节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顺序如下:
char,int,long,float,double。
(3)所有的浮点运算都是按照双精度进行运算的,即使仅含float型单精度量运算的表达式,也要先转换成double型,再作运算。
(4)char型和short型参与运算时,必须先转换成int型。
例如,设有:

float PI=3.14;
int s,r=7;
s=r*r*PI;

因为PI为单精度型,s和r为整型,在执行s=r*r*PI语句时,r和PI都转换成double型后再进行计算,运算结果也为double型,右边的运算结果为153.86,但由于s为整型,故应将赋值号右边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整型(舍去小数部分),因此s的值为153。
1.4.2 强制类型转换
强制类型转换是通过类型转换运算来实现的,其语法格式如下:

(类型说明符)(表达式)

其功能是把表达式的运算结果强制转换成类型说明符所表示的类型。例如: (float) a 把a转换为实型;(int)(x+y) 把x+y的结果转换为整型;而(int)x+y 则只将x转换为整型。
在使用强制类型转换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类型说明符和表达式都必须加括号(单个变量可以不加括号),如把(int)(x+y)写成(int)x+y则只是把x转换成int型之后再与y相加。
(2)对于被转换的单个变量而言,无论是强制转换还是自动转换,都只是为了本次运算的需要而对变量的数据长度进行临时性转换,而不会改变变量定义时所声明的类型。
例如,设有:

float f = –5.75;
int x;
x= (int)f;

将f强制转换成整数–5,因此x = –5,而f本身的类型并未改变且其值仍为–5.75。
1.5 程序结构
1.5.1 主函数结构
每一个C源程序都是一系列函数的集合。其中,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主函数,其函数名为main,其结构如下:
void main(void)
{

}

其中,void main(void) 称为函数说明部分(又称函数头),而

{

}

称为函数体,函数体中的每个语句行末尾都必须用分号结束。
1.5.2 文件包含命令

C语言系统提供了400多个库函数,并将这些函数根据其功能分成了若干组,每组都有一个组名。如数学类函数组的组名为math。在C语言系统所安装文件夹的下级文件夹中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文件math.h,这些扩展名为.h的文件称为头文件。
include称为文件包含命令,当用户在程序中使用到系统的标准库函数中的函数时,需要在程序中(一般在程序的首部)增加一条预处理语句如#include<stdio.h>,以便告知系统需要使用某个头文件中的函数。
1.5.3 C语言程序基本结构
一个完整的C语言源程序由如下5个部分构成:
(1)预处理命令;
(2)全局变量说明;
(3)函数原型说明;
(4)主函数;
(5)其他子函数。
一个简单的C语言源程序只需要(1)和(4)两个部分,其中“预处理命令”一般是一系列文件包含命令,即include命令。
关于程序结构,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可由若干个函数构成,其中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以main命名的主函数,可以没有其他函数。每个函数完成一定的功能,函数与函数之间可以通过参数传递信息。main()函数可以位于原程序文件中任何位置,但程序的执行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main函数执行完毕时程序执行结束。
(2)子函数的结构与主函数相同,即分为函数说明部分和函数体两个部分。
(3)函数中的每个语句最后要有一个分号,作为语句结束标记。但某些特殊的语句行末尾不需要分号,有时还不能有分号。
(4)“/*”和“*/”括住的任意一段字符称为“程序注释”,用来对程序作说明,可以插入到程序的任何地方,且可以跨行使用。程序注释不影响程序运行结果。
(5)函数的书写格式很灵活,在一行中可以书写多个语句(每个语句末尾都要有分号),一个语句也可以写在多行中。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插入空格或回车符。
(6)主函数可以调用任何子函数但不能调用它自己,任何子函数之间也可以相互调用,但是子函数不能调用主函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源程序:
【例1-1】 求圆的面积。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void)
{
float r,s,p=3.14;
r=10.5;
s=r*r*p;
printf("圆的面积是:%f ",s);
}

下面是一个较完整的C语言源程序:
【例1-2】 较完整的C语言程序示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conio.h>
int y,z;
void abc(int x);
void main(void)
{
int x;
clrscr();
x=10;
y=20;
z=30;
printf("ok1: x=%d y=%d z=%d \n",x,y,z);
abc(x);
printf("ok2: x=%d y=%d z=%d \n",x,y,z);
getch();
}
void abc(int x)
{
int y;
printf("ok3: x=%d y=%d z=%d \n",x,y,z);
x=100;
y=200;
z=300;
printf("ok4: x=%d y=%d z=%d \n",x,y,z);
}

自己去网上查啊,这样印象深

C语言基础知识总结大全
答:C 语言可以零基础入门,它的语法是很多高级编程语言的基础,比如说 Java、C++;并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可以学习高级编程语言,向下可以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等偏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书籍 第一本书《阿哈C语言》的写书风格个人认为比较风趣幽默,对于培养兴趣,基础学习还是很不错的 《C程序设计语言》,...

c语言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有哪些?
答:a、C语言中的八进制规定要以0开头。018的数值是非法的,八进制是没有8的,逢8进1。b、C语言中的十六进制规定要以Ox开头。2.小数的合法写法: C语言小数点两边有一个是零的话,可以不用写。1.0在C语言中可写成1 0.1在C语言中可以写成.1。3.实型数据的合法形式:a、2.333e-1就是合法的,...

编程入门指南
答:我一个哥们现在在学编程,每天面对电脑10个小时以上,不过,他是专业编程。如果你只是想入门,那就简单多了,看几本基础书就差不多了。C语言编程只想入门了解。那我建议你学C或c++,这个简单易学,花上1个月时间就可以了。推荐你去看以下谭浩强的《C语言编程》。很经典的。JAVA编程想从事编程这个行业。那你...

c语言入门(基础知识)
答:1.安装编译器:首先,我们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C语言的编译器。常用的C语言编译器有GCC、Clang等。2.编写代码: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一个新的C语言源文件,并编写代码。C语言的源文件以.c为扩展名。3.编译代码:打开命令行窗口,进入到保存源文件的目录,并使用编译器将源文件编译成可执行文件。例如,使用...

c语言的基础知识入门有哪些
答:01、c语言入门基础知识点有:c语言的命名;变量及赋值;基本数据类型;格式化输出语句;强制类型转换;不可改变的常量;自动类型转换。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面向过程式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

C语言知识总结
答:根据你的问题,我大致总结一下(可能总结的不是很好)1.基础:基本语句的使用。比如最基本的输入输出,还有语法。这个很简单,应该没什么好说的。2.基本数据类型与顺序程序设计:基本数据类型(只说常用的),短整型(short int),整型(int),长整型(long int),浮点型(float,double)。在C里面基本就这些常用。 按照程序...

学这么久的C语言大学连基础都没懂
答:C语言基础知识点汇总大全 1、C语言入门程序hello world 注:在最新的C标准中,main函数前的类型为int而不是void 2、C语言的具体结构 简单来说,一个C程序就是由若干头文件和函数组成。include <stdio.h>就是一条预处理命令,它的作用是通知C语言编译系统在对C程序进行正式编译之前需做一些预处理工作...

谁帮我整理一些C语言的基础知识,谢谢!!
答:C语言基础知识1.1 C语言简介C语言于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发明,并首次在配备了UNIX操作系统的DEC PDP-11计算机上实现。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BCPL(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发展演变而来。1970年,AT&T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了较先进并取名为B的语言,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更先进的C语...

大学C语言入门基础知识点你知道多少
答:第一节 对 C 语言的基础认识 1、C 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又称为编译单位。2、C 语言书写格式是自由的,每行可以写多个语句可以写多行。3、一个 C 语言程序有且只有一个 main 函数,是程序运行的起点。第二节熟悉 vc++ 1、VC 是软件,用来运行写的 C 语言程序。2、每个 C语言程序写完...

C语言基础知识点
答:C语言基础知识点集锦 【知识点1】C程序 C语言程序结构有三种: 顺序结构 , 循环结构(三个循环结构), 选择结构(if 和 switch)【知识点2】main函数 每个C语言程序中main 函数是有且只有一个。读程序都要从main()入口, 然后从最上面顺序往下读(碰到循环做循环,碰到选择做选择)。【知识点3】存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