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作者&投稿:营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按照阴历,从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别经历(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凸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望月、朔月。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冰轮。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玉蟾、蟾蜍、顾兔。

月相变化规律:
1、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娥眉月。娥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
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娥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残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扩展资料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侧)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侧)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相变化

月亮每天都会自西向东移动,随着反射太阳光面积的不同产生了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这一天叫做“新月”或者“朔”,是农历的初一。

过了新月,随着月球的公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一丝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天空西侧,弓背朝西,叫做“蛾眉月”,是农历初三、四。

到农历初七、八,可以看到半个月球,凸面朝西,叫做“上弦月”。

到农历初九至十四,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叫做“凸月”。

农历十五、十六、十七,能看到一轮圆月,叫做“满月”或者“望”。

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叫做“下弦月”。

再过几天,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牙,弓背朝东,叫做“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又从朔开始,周而复始。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就是一个“朔望月”,约29.53天,农历一个月的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用一个口诀可以简单地记忆月相的变化规律,那就是“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天空的西侧,亮面朝西。下弦月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天空的东侧,亮面朝东。

月相变化规律是()A.先小后大再变小。B.先小后大。C.先亮后暗。D.先...
答:月相变化是依照农历月而发生变化的。在农历月初,月球显示的月相是黑月或者小弯月,之后小弯月逐渐变大,在农历初七初八左右变为半月(此时为上弦月),而之后半月继续变大在农历十五左右成为圆月(即“满月”);在此之后,满月再次开始变小,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再次成为半月(此时为下弦月),然后...

4.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周期大约为29.5天。月相是指月球在其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观测者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的外观变化。月亮的外观会随着月球的不同位置和照明角度而变化,形成了所熟知的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不同的月相。1、新月:新月是指月球和太阳...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用图表示)
答:1. 月相按照阴历从初一到月末的变化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 —凸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2. 阴历是依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例如中国农历。农历月初,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新月或朔月。3. 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位于地球的另一面,被太阳照亮的...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请问月相变化具有怎样的规律
答:从月初开始到月底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农历月初,看不见月亮)——峨眉月(月牙)——上弦月(农历初7、初8,西半边月亮)——凸月(大半个月亮)——满月(农历15、16,圆月)——凸月(大半个月亮)——下弦月(东半边月亮)——峨眉月(月牙)——新月(农历月底,看不见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
答:月相变化规律:1、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月相的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的,这一天叫做“新月”或者“朔”,是农历的初一。过了新月,随着月球的公转,在地球上可以看到一丝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天空西侧,弓背朝西,...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用图表示)
答:阴历就是依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中国农历属于阴阳历),农历月初时,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新月,或者叫做朔月;农历十五十六时,就是满月,或者叫做望月,如此循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需要27.32天,但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变化周期,是要滞后于月球公转周期的,月相周期为29.53...

月相变化规律是怎么样的
答:1、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2、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

月相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答:月相变化规律:1、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称为新月或朔,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因为被挡住了光线。2、农历初三、初四,称为新峨眉月,月面朝西 ,太阳落山时出现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晚上九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3、农历初七、初八,称为上弦月,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在正午太阳的...

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月相变化规律 (1)从我们站在地球的观察角度来讲,月相大致分四个阶段,即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