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古诗全文以及诗意解析

作者&投稿:崔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如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全诗的字面意思: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全诗的解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唐代卢肇《牧童》原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情感表达:

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诗意解析:

牧童笛音传遍南北七言绝句开篇就有种莫名羡慕的感觉:谁人能有牧童这般心思灵巧?横躺在牛背上酣睡转眼已经深秋了,时不时地来回吹上一曲,一点儿都不必发愁南来北往的客人听不懂这笛音。牧童的付出貌似简单得很,只消吹吹笛子便无人不知,而我呢,贫家小子究竟要多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名扬四海呢?或许可以学习下牧童的好好展现自己。

诗人介绍:

卢肇是唐会昌三的状元,江西宜春头号状元,从小家境贫寒不受待见,进京赶考与同乡作伴遭受过势利太守的冷眼忽视,下定决心积极努力终于达成穷小子逆袭成状元的目标。

从前所有的冷嘲热讽,一夜之间变成阿谀奉承小人嘴脸,卢肇安之若素,历任四州刺史,官声政绩优秀,名声在外。



李涉 牧童词 诗意
答:【赏析】:李涉,在唐代数以千计的诗人中实在属于寂寂无名之辈,尽管他身后留有一百多首诗。不过,蛀书初读他的《牧童词》,勾起了对自己以前放牛生涯的回忆,所以还是写一下吧。《牧童词》曰:“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

五年级下册牧童诗意
答: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

牧童的诗意简短
答:译文: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原文:《牧童》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古诗宋朝黄庭坚诗意有哪些?
答: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该前两句描写牧童悠然牛背上吹短笛的情景,后两句即事论理,拿牧童和长安名利客对比,表达了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的情怀,黄庭坚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在 《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

牧童 古诗的意思
答:意思是: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全文: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自:唐代·吕岩《牧童》...

牧童吕岩古诗的诗意
答: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突出了牧童生活地点的休闲,安详。后两句写牧童的生活,放牧回来已经不早了,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地上欣赏起明月来,突出了牧童的悠闲自在,更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详,自在的牧童生活的美图,全诗由远及近,景中有...

唐代古诗牧童的诗意?
答: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

牧童诗意
答:诗意: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⑴陂(bēi):池塘。⑵衔:口...

牧童古诗的诗意是什么
答:《牧童》一诗诗意:该诗写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

《牧童》 吕岩的诗意(300字)
答:白话翻译: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