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不是8月15日或9月2日,而是9月3日?

作者&投稿:丑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的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在那里停泊。在众目睽睽之下,日本代表团签订了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

  但是,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简单讲一下。

  1949年8月,战争已接近尾声。轴心国除日本以外的两个国家全部投降。而中国军队的反攻、苏联出兵东北、美国对日本的轰炸以及两颗原子弹的打击,让日军方面损失惨重。最终,于8月15日,日本天皇仁裕天皇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

  那么8月15日为什么不能作为抗战胜利的纪念日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人于天皇所发布的《终战诏书》并不具备法律效益。

  另一方面,同盟国方面为接纳日军投降,也要做相应的部署,包括划分不同战区接受日军投降、分别由不同战区派遣代表与当地日军接洽投降业务的步骤,这些命令也是在1945年8月17日才发出的。

  日本对外侵略不仅仅只是中国。太平洋上日本的海军曾经有非常广阔的活动区域。即便是到了8月15日前后,日本海军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各个区域的士兵收到投降通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更不要提在中国的战场上了,日军的分布更是分散。所以8月15日的《终战诏书》,并不能作为一个有效的战争结束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日军正式向盟军方面投降。

  投降书原文如下:

    我们谨奉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的命令,并代表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接受美、中、英三国政府元首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的,及以后由苏联附署的公告各条款。以下称四大强国为同盟国。  

  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我们兹命令驻扎各地的一切日本武装部队及日本人民,即刻停止战事,保存一切舰艇、飞机、资源、军事及非军事的财产,免受损失,并服从同盟国最高统帅,或在他指导下日本政府各机关所要求的一切需要。  

  我们兹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即刻下令日本的一切武装部队及不论驻在何地的日本控制下的武装部队的指挥官,他们自己及他们所率的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我们兹命令一切民政的、军事的与海军的官员,服从与实行盟国最高统帅认为实践这一投降所适当的一切宣言、命令与指令,以及盟国最高统帅及在他授权下所颁布的一切宣言、命令与指令,并训令上述一切官员留在他们现有职位,除非由盟国最高统帅或在他授权下特别解除职务者外,继续执行非战斗的职责。  

  我们兹担承日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忠实实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文,并颁布盟国最高统帅所需要的任何命令及采取盟国最高统帅所需要的任何行动,或者实行盟国代表为实行波茨坦公告的任何其他指令。  

  我们兹命令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即刻解放在日本控制下的一切盟国军事俘虏与被拘禁的公民,并给予他们保卫、照料,维持并供给运抵指定地点的运输工具。  

  日皇与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将服从盟国最高统帅,盟国最高统帅将采取他们认为实行这些投降条款所需要的一切步骤。

  这份投降书的签署,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束。而这份投降书真正生效的日期是9月3日并非9月2日。所以后来才将9月3日定为了抗战胜利纪念日。

  另外1949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并由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为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为什么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而非8月15日
答:因为日本签订投降书后,于9月3日正式生效。至此,真正从法律意义上确定了日本投降,同时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1945年9月3日,当胜利的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国民政府宣布全国放假一日,举国悬旗庆祝,纪念活动持续了三天。1945年9月3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亲笔题...

为什么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而非8月15日
答:8月15日,是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它并没有在法律上履行完所有程序,也没有进行受降仪式,所以这一天只是宣告战争暂时结束。日本签订投降书后,于9月3日正式生效。至此,真正从法律意义上确定了日本投降,同时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

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是9.3而不是8.15
答:按照国际惯例,战败国签署投降书是投降日,翌日为战胜国胜利纪念日,日本投降是在第二天,所以纪念日是9月3号。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军方和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随后,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

铭记历史!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定在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答:那是因为按照国际惯例,战败国只有在签署投降书是投降日,第二天的时候才是战胜国的胜利纪念日。8月15日这一天是日本天皇只是宣布了无条件投降,还没有签订投降书。1945年9月2日,平淡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代表在这一艘船上签订了投降书,在这一份投降书上面,还有这几个国家的代表...

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定在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呢?
答:因为9月3日是日本投降正式产生法律效应的第一天,象征着全球多个国家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31年,日本作为侵略者,正式开始侵略其他国家,无数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这一年,九一八事件成为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历史案例。自1931年9月18日开始,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无恶不作。在此期间...

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不是8月15日或9月2日,而是9月3日?
答:  那么8月15日为什么不能作为抗战胜利的纪念日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人于天皇所发布的《终战诏书》并不具备法律效益。  另一方面,同盟国方面为接纳日军投降,也要做相应的部署,包括划分不同战区接受日军投降、分别由不同战区派遣代表与当地日军接洽投降业务的步骤,这些命令也是在1945年8...

8月15日为什么不设为抗战纪念日?
答: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8月15日,但是把9月3日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一度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在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重新发布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其全文如下:“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

抗战胜利日为什么是9月3日,而不是8月15日
答: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应该以战败国签署投降书的次日为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并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午,天皇裕仁向日本全国广播《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无条件投降其实还是有条件的,即保留天皇制。但除...

抗战胜利纪念日,为什么是9.3而不是8.15
答:八月十五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 而九月三号是法西斯投降的日子

为什么是9月3号纪念抗战胜利,不是应该815吗?
答:1951年政务院将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以准确反映抗战胜利的完整过程。总结来说,9月3日成为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因为它标志着中国战区全面接受投降的开始,而8月15日之后的半个月,日本的投降行为并未在所有战区得到实际执行。蒋介石的坚决态度和军事指导,确保了这一纪念日的权威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