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自何处?

作者&投稿:红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

示例:清·侯方域《万孝子割股议》:“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圣人之训也。”

扩展资料: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孝经·开宗明义章》是《孝经》第一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孝经·开宗明义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处是什么?
答: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示例:清·侯方域《万孝子割股议》:“身体发肤,不敢毁伤...

身体受之父母那句古语是什么?
答:古语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出自《孝经》,意思是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这是非常著名...

发肤受之父母整句
答:“发肤,受之父母”整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的全文是什么
答: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

身体受之父母那句古语是什么?
答:其实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译文为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的全文是什么
答:《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身体发肤】身体发肤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ēn tǐ fà fū。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出自《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谁说的?
答:解析:孔子说的。这句话是收录在孝经里。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
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谚语,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孝顺的开始。来源于《孝经·开宗明义》。出处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明-沈鲸《易鞋记》三一:“自古道:‘身体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属于诸子百家思想吗
答: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而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因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属于诸子百家思想 ...

有一句诗句的含义是身体上的毛发都是父母给的,伤不得,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原文】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